易烊千玺用“礐嶨”命名演唱会,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文化野心?当这个生僻词汇出现在2025年演唱会主题时,瞬间引发了全网热议。这个00后顶流艺人选择用“山石嶙峋”的意象作为暌违六年的演唱会主题,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个人成长的象征。
“礐嶨”这个字,你可能不太熟悉。它读作quèxué,在《康熙字典》中被解释为“山多大石”。而在韩愈的诗句中,“吟巴山犖嶨”更是赋予了这个字一种坚韧不拔的文学意象。易烊千玺的团队选择这个冷门词汇,与他的新EP《楔石》形成了一种美妙的互文关系。楔石在建筑中起着固定的作用,象征着基础和稳固,与“礐嶨”共同构建出一种“千锤百炼”的精神图腾。
这种文化符号的设计绝非偶然。从2019年“玊尔”演唱会(“玊”指雕琢之玉)到如今的“礐嶨”,易烊千玺一直在用汉字解构偶像产业。当其他流量明星纷纷选择使用英文标签时,他却用生僻字作为钥匙,打开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艺术之间的对话通道。自上次个唱已过去2190天,这期间他从偶像转变为实力派,主演的电影票房已突破197亿,并三次获得金鸡奖提名。演唱会以“山石”意象,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他演艺之路的磨练与成长。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他磨炼演技;在《少年的你》中,他淬炼眼神,正如砾石在时光中被打磨得愈发光亮。粉丝们发现,新歌《山花》的MV中也反复出现岩石的意象,与演唱会主题形成了艺术上的闭环。这种从音乐到视觉的符号统一,展现出这位00后艺人罕见的创作掌控力。
乐评人们认为:“这不再是讨好粉丝的甜点,而是青年艺术家精心布置的观念展。”在短视频侵蚀注意力的时代,易烊千玺用生僻字设置观赏门槛,实际上是在呼唤一种深度审美。就像周杰伦当年用《兰亭序》唤醒国风热潮,这位年轻偶像正在用“礐嶨”来探测大众市场的文化承载力。
有趣的是,演唱会批文曝光当天,百度汉语对“礐”字的搜索量暴涨了400倍。这种以娱乐事件推动文化传播的现象,或许正是Z世代偶像所具备的社会价值。他们不仅是舞台上的表演者,更是文化基因的年轻载体。当山石与声光交融,当生僻字与万人合唱碰撞,这场演唱会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娱乐范畴。那些在座位上查字典的年轻面孔,或许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文化启蒙。
易烊千玺用六年的时间证明,真正的顶流,终将以文化自信为最后的勋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