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东莞故事 彰显媒体社会责任——《公共关系学》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学习掌握新时代背景下媒体的社会责任,11月5日上午,应法社学院《公共关系学》任课教师朱晓红老师邀请,东莞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谢慧龙老师和负责新媒体运营工作的付俊老师走进课堂,为2018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新时代下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以及“互联网运营的那些事”的主题分享会。这也是学校2020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公共关系学》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尝试,旨在发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要素,引导同学们善用新媒体讲好东莞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
谢慧龙老师在东莞广播电视台从事一线新闻采编工作长达16年,多次参与东莞重大事件新闻策划采编工作,擅长在新闻现场沟通协调及全方位挖掘选题等能力。谢老师结合采编工作,将他参与过的新闻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例如东莞共享单车、东莞援鄂医疗队、东莞公办学校午托的取消与恢复、东莞南城临停车辆计时收费等,尤其是重点讲述了今年5月初受到全国关注的虎门大桥事件的报道案例,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谢老师从媒体融合的传播特点出发,探讨在面对公共事件时,新闻舆论工作如何强化阵地意识,回应社会关切,公开发布信息,积极引导舆论,体现媒体的责任担当和社会价值。
付俊老师在东莞全媒体新闻中心先后任职《体育·莞》栏目制片人,是《今日莞事》微信公众号负责人、两微(微信、微博)负责人、视频融合产品“莞视频”创始人以及负责人、全媒体新闻中心媒体融合运营组组长,一直奋斗在媒体融合的第一线,善于各类短视频创新制作等等,其作品多次获得省市新闻奖。付俊老师给我们分享的是“互联网运营的那点事”,他强调新媒体是一种符合平台规则的表达方式,强调互联网思维中“用户思维”以及在当下我们需要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文案撰写能力、创意能力,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学习新媒体运营,并给予我们胜利锦囊“你的标签永远比你的内容更重要”。
来自新闻战线的两位优秀媒体人结合自己的采编工作经历,用朴实而真挚的语言讲述职业生涯中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鲜活新闻故事。两位老师在新闻采访背后的感动、坚守与理想感染了每一位学生,每一名记者,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们在记录历史,讲有温度的故事!他们推出的一份份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展示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
精彩的分享会结束后,同学们与两位老师积极进行互动,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好机会,两位老师希望各位同学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社会实践,用脚步丈量新征程,利用网络新平台新形式进一步激发创意,以青年学生的视角讲好东莞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
网址:讲好东莞故事 彰显媒体社会责任——《公共关系学》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46464
相关内容
东莞探路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将研究设立东莞两岸创新发展基金东莞两会·权威访谈|彭碧玲:讲好每天绽放着的精彩故事
共话新时代焦裕禄精神 探索“影视思政”新路径丨这场在津南的研讨会“干货满满”
企业的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
海外访学 | “解码中东价值链,探索出海新路径”之行圆满收官
汕头大学MBA | “解码中东价值链,探索出海新路径”之行圆满收官
谈谈企业公共关系人员的素养
从一棵香树到一条产业链,一座莞香小镇的文旅野望|东莞文旅故事
枣庄:以文化书院为载体 探索文化社区建设新路径
从讲台到展柜 柳州城职院思政课教师解锁博物馆志愿讲解员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