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我们民族最缺的是笨人

发布时间:2025-08-05 14:26

我们民族最缺的是笨人

= 刘震云

= 本文节选自刘震云2017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PART.

01

在北大,最爱吃的菜是锅塌豆腐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这里好像是大饭堂。当时每一个北大的同学手里会提一个饭袋,是用羊肚子手巾缝成的。我记得我提了四年饭袋,但我不记得我洗过这个饭袋。当时大饭堂的饭菜有四个阶级:第一个阶级是五分钱的:炒土豆丝、炒圆白菜、炒萝卜丝;第二等是一毛钱的:鸡蛋西红柿、锅塌豆腐;一毛五的开始有肉了:鱼香肉丝、宫煲鸡丁;两毛钱的有回锅肉、红烧肉和四喜丸子。我是一个农村孩子,一毛五以上的菜我在北大四年从来没有接触过;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我最爱吃的菜是锅塌豆腐,不是肉菜,但因为豆腐被炸过,油水比较大,拌上米饭,人生不过如此,夫复何求?

PART.

02

什么是北大人?

北大人是什么人?一代一代的北大人认为,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产生地。不但北大人这么认为,全世界的人也这么认为。这里产生了严复、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和鲁迅。蔡先生办学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些人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高矮胖瘦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是民族的先驱者。什么是先驱者?当几万万同胞生活在当下时,他们在思考民族的未来。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不切实际的理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黑暗中没有火炬,我只有燃烧了我自己。我以我血荐轩辕。

PART.

03

读鲁迅,读出了三个人

我们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鲁迅先生的作品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三个人。一个是我们的父亲阿Q。阿Q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哪个同学能跟我说下?——对了这不是中文系——最大的特点是没老婆,出门就挨打。出门挨打不叫受欺负,但是你的智商被欺负了而不自知,你又是我们的父亲,我们跟着这个父亲受欺负就叫受欺负了。另外他塑造了一个我们母亲的形象,祥林嫂。她最大的特点是没丈夫,有一个孩子也被狼吃了。她一辈子最大的工作是要把这个悲剧讲成喜剧。另外鲁迅先生还塑造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孔乙己。他最大特点是腿被打断了。如果知识分子的腿被打坏了,他看的远处比平常人还要矮近,那这个民族就会出现像孙中山先生所讲的那种情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应该是我们北大人捍卫这个民族、这个民族生命的所在。大家应该知道我们的母校是谁,我们的老师是谁。

PART.

04

最缺的是笨人

大家在另外一个大学起步时,有两句话千万不要信:一是,世界上的事是不可以投机的,千万别信,世界上的事是可以投机的。另外一句话,世界上是没有近路可走的,这句话我也不同意。

投机分子走近路成功的人在人中起码占80%。但主要的区别是,他们得到的利益只是针对他们自己。你做的这些事情是只对自己有利还是你促进了这些事情的发展。这个民族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最缺的就是笨人。

PART.

05

割麦子的外祖母

我在北大有很多特别好的导师,我在另外一个学校也有两个特别好的导师。一个是我的外祖母,她是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不识字,她和上个世纪同龄,1900年出生,1995年去世,活了95年。她在方圆几十里是一个明星,如果演电影她就是安吉莉娜·朱莉,如果踢足球她就是梅西,如果打篮球她就是杜兰特,如果跑步就是博尔特。但她一辈子给地主打长工。她个子只有一米五六,但是我们黄河边三里路长的麦趟子,每次割麦子时她都是头把镰。头把镰是什么?就是第一提琴手。当她把麦子从这头割到那头的时候,一米七八的大汉才割在地头中间。她晚年的时候,我跟她有个炉边谈话。我说,你为什么割得比别人快?她说,我割得不比任何人快,只是割麦子我一哈下腰,就从来不直腰;因为你直一次腰你就会直十次、二十次;我无非是在别人直腰的工夫我割得比别人快一点。接着她跟我语重心长地说了句话:我是个笨人啊。这是一个伟大明星的教诲。

PART.

06

和舅舅的炉边谈话

我有个舅舅,是个木匠,小时候得过天花,脸上有麻子,大家叫他刘麻子。刘麻子做的箱子柜在周围四十里卖得最好。渐渐周边就没有木匠了。所有木匠都说刘麻子这个人特别毒,所有顾客都说他做的箱子柜特别好。他晚年时我跟他有个炉边谈话,我说:舅舅,你的同行说你毒,你的顾客说你好,你到底是什么人?他说别人说你毒,和说你好,并不能使你成为好木匠;我能成为好木匠,是因为别人打一个箱子花三天时间,我花六天时间;你只花六天时间也不是好木匠,我与别的木匠的区别是,我打心眼里喜欢做木匠。我特别喜欢做木匠活刨出的刨子花的味道;你只是喜欢做木匠活,你也当不好,我当木匠会有恍忽的时候,比如我看到一棵树,如果是松木、柏木、楠木,哪家的闺女出嫁的时候打个箱子柜该多好;如果是棵杨树,杨树是最不成材的,只能打个小板凳。他已经达到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境界。他虽然不是北大哲学系的,但已经达到了哲学系毕业的水平。

我送在座的师妹师弟两句话:种树要种松树,做人要做刘麻子;举起你们手里的探照灯,照亮我外祖母没工夫直腰的麦田。还有一句特别重要的话,记得下次见面的时候请我吃饺子。

刘震云长篇新作《一日三秋》刊载于《花城》2021年第4期,

点击即可进入预览。

刘震云《花城》作品盘点

《故乡面和花朵》《花城》1998年第1期、1998年第4期

《我不是潘金莲》《花城》2012年第5期

《一日三秋》《花城》2021年第4期

刘震云讲述新作《一日三秋》

《花城》2021年第4期

目录

长篇小说

一日三秋 / 刘震云

中篇小说

跳鲤 / 胡学文

短篇小说

今昔咏叹 / 东 君

你好,明媚 / 徐 衎

那年的离别 / 张品成

月亮都市电台 / 瑠 歌

花城关注

本期关键词:短篇大师的理想

栏目主持人:何 平

引言:症候性滥长和优雅的丧失 / 何 平

化学 / 弋 舟

放生马 / 海勒根那

找信号 / 索南才让

KLONE / 周婉京

诗歌

胡弦的诗(十首)/ 胡 弦

黄亚洲的诗(六首)/ 黄亚洲

散文随笔

鲸史(节选) / 盛文强

花城译介

栏目主持人:高 兴

滔滔生活 /[韩国]金爱烂 著 徐丽红 译

思无止境

文学的内在逻辑 / 艾 伟

域外视角

从荷马到鲍勃·迪伦——吟唱的人类历史/ 黑 爪

《花城》杂志订阅方法

01

微信订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即可订阅全年杂志或单期购买。

02

淘宝订阅

淘宝网或淘宝APP搜索

“广东花城出版社旗舰店”

店铺内可订阅全年杂志或单期购买。

03

邮局订阅

当地中国邮政网点订阅全年杂志

邮局代号:46 - 92

原标题:《刘震云:我们民族最缺的是笨人》

阅读原文

网址:刘震云:我们民族最缺的是笨人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43236

相关内容

刘震云最新北大演讲:我们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
刘震云:“破圈”最大意义是知道自己的缺陷
刘震云:文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交流
刘震云:我不是故意“现实魔幻”
刘震云:好人+平民
刘震云:我不生产幽默,我只是生活的搬运工
刘震云:我是个好作者 但我不是个好编剧
刘震云:我是怎么成为作家的
著名作家刘震云,用笨的方式对待真诚的朋友
刘震云:忘不了的“疯子”和妈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