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星出现“断代危机”
本报记者 李丽
在最近落幕的2003香港国际影视展上,有一项题为“哪几位香港演员最有市场”的调查。由于调查对象来自全球55家有影响力的影视公司,因此其意见几乎可以跟市场划等号,结果显示:最有市场号召力的五位香港男演员(票数由高至低)为成龙、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周星驰,百分百属于“老字辈”———从艺年数分别从20年至30年不等。
20至30年的时间已足以让香港电影的观众彻底改头换面,也足以让瞬息万变的娱乐圈经历好几次“改朝换代”,可香港电影演员却基本未换过“老大”———从内地、港台到亚洲、好莱坞,无论是片商还是观众,大家认可的来来去去还是这几张脸。
其实娱乐圈并非没有新人,很多新人一出道就身披几百万到上千万“包装费”,但却很少见到有哪个能化蛹成蝶,为什么?《无间道》导演刘伟强用来形容陈冠希、余文乐的话或许道出了个中真因———“他们还只是孩子!”这些“孩子”大多出身于富裕之家,从小没吃过什么苦,虽然与当年的刘德华周润发一样十七八岁出道,但对人生的理解和处世的态度却远远不及前辈们成熟。而生活历练的缺乏同样导致了他们内涵的肤浅,以致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生活在公司给他们设定的“包装”下,很少能挥洒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个人魅力。
我们不妨看一下“老星”与“新人”在方方面面的对比———

成龙、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周星驰,这批“前辈明星”中谁也没有大学学历———并非他们不用功,而是条件不允许。他们都出身于普通的港人家庭,为了养家糊口早早进入娱乐圈,从寂寂无名到星光熠熠,他们靠的完全是自己的努力,因此香港人称呼他们为“草根明星”。
如今娱乐圈的年轻人则跟他们截然不同。他们有的出身于大富之家,甚至出过国留过洋,见识固然比“草根”们广,但对世道的认识却几乎等于零。另一些新人则来自演艺世家,老爸老妈就是娱乐圈里的名人,纵然昔日风光不再,为孩子铺路还是有足够优势的。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如今的新人难成器也就不难理解了。
工作态度:玩命拼搏VS“为了好玩”
为了拍片,“大哥”成龙可以从四层楼上跳下,从山崖上跳下,从飞机上跳下;而现在的新人,常常因为拍戏没有一个单独的化妆间而大发脾气。老星们都视工作为事业,但在某些新人眼中,工作只是赚钱的手段、炫耀的凭据,再高尚一点,也只是为了兴趣。“拍戏是为了好玩”,这句话从很多新人的嘴里都听到过,而在导演们看来,伺候好一个“为了好玩”的新人,比伺候10个成龙还要难。
香港地方小,这使得香港电影圈从一开始就非常团结,很多明星在成名之后都对这个圈子负有责任感。比如成龙,虽然在好莱坞有了名气,但香港电影有什么大事他都会出席。而新一辈艺人则较缺乏这样的集体意识。
为人处世:谦逊周到VS任性大牌
一个演员成没成“星”,看他的片场表现就知道。真正的明星在片场通常台词背得最认真,动作完成得最卖力,收了工还会招呼着工作人员吃饭;而新人则更讲究前呼后拥的气派。
对媒体的态度,“草根”也与新人截然不同。刘德华跟媒体交道打了20年,到今天依旧比新人还“新人”,从没有黑着脸的时候;而有的新人出道没两年,就已经比大牌还大牌,只一会工夫就能把全香港的媒体都得罪光了,还自以为很“酷”。
形象定位:个性鲜明VS面孔模糊
若要问谢霆锋、陈冠希、余文乐这三个人的银幕形象有什么区别,恐怕大多数人都回答不出个所以然,若一定要说,恐怕也只能笼统地归于“叛逆青年”这几个字。翻开如今的娱乐版,新人们大都“长”着一副面孔———穿着一个比一个前卫,说话举止一个比一个“酷”,细嚼起来其实一个比一个无味。“草根”们跟他们相比或许很土———他们不懂得迟到,正式场合只会穿西装或中山装,不会说“耐人寻味”的句子———但他们真诚不做作,反而树立起了很鲜明的个人形象。
刘德华健康、周润发潇洒、梁朝伟迷人、成龙亲民、周星驰夸张。在这些看似信手拈来的形容词背后,是明星们几十年的心血。少了这些付出,新人们的“炉火”烧得再旺,也是没法“纯青”的。
(晓健/编制)
网址:香港影星出现“断代危机”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41959
相关内容
娱乐圈遇花旦危机 内地花旦冬眠香港断档造星娱乐圈遭遇花旦危机:内地女星“冬眠”香港天后断档(3)——中新网
娱乐圈遭遇花旦危机:内地女星“冬眠”香港天后断档——中新网
娱乐圈遭遇花旦危机:内地女星“冬眠”香港天后断档(2)——中新网
揭秘香港无线电视台40周年台庆背后的现世危机
香港明星移民现象对香港娱乐产业有何影响?
明星危机公关:公关危机到底是“危”还是“机
香港演员断层现象:多因素导致人才流失
香港的地缘文化与香港电影的关系
香港电影女神明星的电影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