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缺陷真是人生死穴?李玫瑾揭秘:40岁走投无路的真相

发布时间:2025-08-03 13:38

文|微微笑了

01.

一个中年男人在菜市场挥刀砍向无辜孩子。

某小区住户因家庭矛盾毒杀全家……

这些恶性事件发生时,人们总说"这人肯定有精神病",或者因为贫穷走上了绝路。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李玫瑾教授通过分析十年间媒体曝光的滥杀案件,发现此类罪犯有四项共性

1.多为40岁左右中年人;

2.多数无前科且作案突然;

3.犯罪动机多源于情感破裂、职业受挫等现实打击;

4.倾向以极端暴力手段攻击无辜群体。

这些人明明没有前科,却为何在40岁就走不下去?

在李玫瑾看来,那些到40岁了,动辄杀全家、砍孩子、在路上发狂的人,犯罪已经不仅仅是为钱和性的问题。

而是由此衍生出的挫折感、自卑感、失控感等,还有对已经到手的一切又丢掉、失去的绝望感。

对此,李玫瑾在《心理抚养》直言:

真正将这些人推向深渊的,往往是他们早年在家庭中所接受得不当养育。

这些极端行为的根源,往往藏在当事人3岁时的饭桌上,7岁时的玩具堆里。

在这些案例中,无论家庭贫富,父母对孩子,尤其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常常宠爱有加,不舍得让他们受一点委屈。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养成了任性、自恋、自私、蛮横、弱能等性格缺陷。

年轻的时候,尽管能力弱、脾气大、说不得,但他们还有父母帮扶着,还能勉强糊弄过下去。

毕业后,在社会生存中就明显处于劣势、脆弱不堪:

工作中吃不了苦,受批评易暴怒,自我为中心难合作,频繁失业;

择偶时高估自我、虚荣膨胀,常被骗或遭嘲。

即便侥幸结婚,一旦暴露喜神懒惰无能、暴躁嗜赌等品性,婚姻很可能就容易破裂。

经济上靠父母接济或撑十年,待双亲退休、自身中年后失去依靠,生活崩塌时,他们往往怨天尤人,最终一无所有便易走极端。

我曾见过一位38岁程序员,因被裁员当天捅伤上司。

翻开他的成长档案,你会发现:

他从小被奶奶追着喂饭到小学毕业,大学挂科父母花钱摆平,婚后靠啃老维持体面生活。当父母退休金停发,这个不会煮泡面的"巨婴"彻底崩溃。

说白了,这些案件不是偶发悲剧,而是性格缺陷的必然爆破。

性格不仅决定个人的人际关系,决定个人的社会影响范围,最重要的是还会决定人的命运,影响人的一生。

02.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

那该怎么办?

怎么能避免养出一个性格缺陷的孩子?

怎样才能防止出现40岁一事无成、走投无路的危机?

想要养育好孩子,最好还是在其年幼时给予良好的心理抚养,让他成为一个懂感恩、有边界、有格局、对社会和家庭有用之才。

不然,小时候过分宠溺,只会把把孩子养得骄横、无耻,到他成年尤其在中年之后,再想把他改变过来比登天还难。

一般来说,这些40岁走投无路的人,童年往往经历着"三重溺爱炼狱":

第一,替代型养育:8岁不会系鞋带,12岁要喂饭,18岁不会买火车票。就像某明星之子,留学期间把脏衣服空运回国清洗。

第二,虚假夸赞型:"宝宝真聪明"替代具体鼓励,培养出眼高手低的"自恋狂"。某相亲角35岁海归,面试时要求"月薪5万配司机",只因父母常说"我儿子天生当总裁的料"。

第三,情绪圈养型:孩子耍赖就妥协,造就"情绪恐怖分子"。某商场里4岁男孩为买玩具当众扇母亲耳光,20年后他因家暴妻子而被曝光。

对此,李玫瑾建议:

“我在研究这类犯罪人的心理问题时,最让我有紧迫感的是,告诉所有家有男孩的家庭和父母:

对男孩一定要苦着养,绝不能让他们在早年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因为他们成年后要承担养家的重任。

当然,不幸养成性格缺陷的孩子,那么也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性格矫正":

1.情绪灭火法:当孩子撒泼打滚,保持"平静凝视"比吼叫更管用;

2.能力拆解术:把"整理房间"分解为叠被子、收玩具等10个步骤;

3.挫折模拟舱:定期设置"合理困境",比如独自去超市采购。

性格缺陷不是命运判决书,而是错误养育的病理报告。

李玫瑾指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高度重视对子女的心理抚养,从情感、言语、自信、社会性、观念、性格、自控力、意志、注意力等多个要素入手,培养儿童健康心理。

看过李玫瑾《心理抚养》一书,你就会明白: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

李玫瑾《心理抚养》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为家长们照亮了科学育儿的道路。

书中通过数十个真实案例让你看透:

孩子3岁时的任性,如何演变成30岁时的凶残;那些被宠坏的微笑,怎样化作中年时的屠刀。

书中更给出从哺乳期到青春期的完整养育地图,告诉你如何在每个关键路口避开性格陷阱。

每个明智的家长都该在孩子的性格账户里存够"抗压储备金",因为人生最大的风险,不是贫穷,而是养出个经不起风雨的"瓷娃娃"。

愿《心理抚养》成为你和孩子生命中的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

-END-

举报/反馈

网址:性格缺陷真是人生死穴?李玫瑾揭秘:40岁走投无路的真相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35375

相关内容

李玫瑾:梦鸽情感不完整 其子情感有缺陷
真实的李玫瑾
李玫瑾:40年研究千余案例,说出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的重要性
李玫瑾
李玫瑾:我用40年的上千例罪案,回溯亲子关系对人格的影响 家长慧
李玫瑾:如何培养出快乐、温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李玫瑾一言惊醒梦中人!好的婚姻就像亲人,爱得要死要活反而不真实
李玫瑾:我用40年的上千例罪案,揭示家长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有多大!
李玫瑾:40年上千例真实案例,揭示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有多大!
李玫瑾就《繁花》剧评道歉:承认认知局限,是真心的吗?你怎么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