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临?草书名家刘洪彪临写的张旭《古诗四帖》,你打多少分?

发布时间:2025-08-03 10:32

刘洪彪先生是当今草书名家,尤其是在未卸任中书协任副主席之前,担任各大展览评委,可以说在主导当下草书发展方向上起到了很大作用。

刘洪彪先生的草书,我看到很多争议,喜欢他的人说他的草书大开大合,达到了一种境界,很好地表现了自我性情。不喜欢他的人说他的草书没有根基,没有来源,没有好好临过帖,作品挂墙上能辟邪。

也因为刘洪彪先生的一些书法观点,有人对他开始嘲笑,比如:今人的书法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古人这一说。


小编以前也看过很多刘先生的很多作品,这里不是挑弄是非,辩个对错。

是因为看到刘洪彪的一件临摹作品,想拿出来与诸君分享

临的作品是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先看临摹作品,如下图:


这作品是278*35cm的,35cm,基本上和原帖差不多了,字很小,狂草把字写小还能写出气势来也是有学问的。

这件临摹作品写得怎么样呢?不妨先看一下原作。


熟悉此帖的书友应该能比较容易看出临作和原作的不同。

临作是只写了古诗四帖的后半部分。

临作在最后落款处这样写道:张旭古诗四帖奔腾恣肆,难觅其踪,余应上海书协之邀勉力为之,意临后二帖于右,己亥初秋于京。

看作品。

个人感觉,张旭用笔的圆转在刘洪彪先生笔下多改成了方笔,转折处自然的圆劲是古诗四帖的特点,但不是刘先生的书写习惯。

放大看细节:


再看下原帖:


其实在用笔和造型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原帖对笔端的驾驭要丰富得多,粗细和中侧的交替随心所欲,笔锋翻转和平面的运笔天资烂漫,美不胜收。



笔力也不一样啊。

也许“意临”这个词能说明这些问题。同一个帖子,不同的人读起来,读到的意境是不同的,这与一个人的修养和学识积累有关。意临只是把自己想要的东西表达到就可以了,尤其是草书。但“意临”不是功夫深浅的遮羞布,这一点还是要提醒的。因为很多人写不好就说是“意临”。

当然,“遮羞布”一说不是针对草书名家刘洪彪先生的这件“意临”作品而言的,因为,作为一个草书名家,不可能对中国草书上最经典的法帖都吃不透。

那么,对这件临摹作品,网友们怎么看呢?欢迎留下精彩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意临?草书名家刘洪彪临写的张旭《古诗四帖》,你打多少分?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34794

相关内容

同样是写草书的名家,张旭光和刘洪彪提笔为啥不一样?
同样是写草书的名家,张旭光和刘洪彪的提笔为啥不一样?
刘洪彪是写草书的,他的小楷水平如何?一位书法家说写出了意境美
刘洪彪创作的草书,估价8千到1.2万元,书体与诗意背离?
“落选书法家”刘洪彪:书法“继承”和“创新”不是对立的!
刘洪彪狂草被批“随意书写”,伪大师却力捧,其实很正常!
刘洪彪的草书写得有些随便
张冰丨真诚与魄力——评刘洪彪《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
胡抗美:我现在最大的焦虑是临帖如何才能不像
(4-3)古诗四帖-中国古代书法草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