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究网络人群和社区

发布时间:2025-08-02 15:48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一本从文化路径进行网络研究的方法论初级读本。本书试图全面介绍、解释和说明对网络人群和社区进行研究的一种特定方法——网络民族志。网络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网络民族志也是一种较新的研究路径,它与其他定性研究方法的不同在于,不但与多种形式的文化研究相融合,还提供一组以网络为中介的民族志方法的严格原则。 究、其他形式的线上社会行为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有益。 这些读者可能是教授、学术研究者、本科生或研究生、市场研究者或者其他类型的专业研究者或顾问。 本书的主题涵盖多种线上文化体验。 网络民族志方法不仅帮助研究者研究论坛、聊天和新闻组,还有博客、影音材料、照片图像、播客社区、虚拟世界、网络游戏玩家、移动社区和社交网站。

这个世界日趋数字化,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社区进行互动,并形成特有的网络群体与相应的文化。为了与这种新的文化现象保持同步,研究方法也必须更新。...

(展开全部)

本书是一本从文化路径进行网络研究的方法论初级读本。本书试图全面介绍、解释和说明对网络人群和社区进行研究的一种特定方法——网络民族志。网络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网络民族志也是一种较新的研究路径,它与其他定性研究方法的不同在于,不但与多种形式的文化研究相融合,还提供一组以网络为中介的民族志方法的严格原则。 究、其他形式的线上社会行为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有益。 这些读者可能是教授、学术研究者、本科生或研究生、市场研究者或者其他类型的专业研究者或顾问。 本书的主题涵盖多种线上文化体验。 网络民族志方法不仅帮助研究者研究论坛、聊天和新闻组,还有博客、影音材料、照片图像、播客社区、虚拟世界、网络游戏玩家、移动社区和社交网站。

这个世界日趋数字化,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社区进行互动,并形成特有的网络群体与相应的文化。为了与这种新的文化现象保持同步,研究方法也必须更新。本书正是介绍这样一种新方法,为需要应用者提供实践的指南。

本书对于那些对线上社区和文化研究、其他形式的线上社会行为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有益。 这些读者可能是教授、学术研究者、本科生或研究生、市场研究者或者其他类型的专业研究者或顾问。 本书的主题涵盖多种线上文化体验。 网络民族志方法不仅帮助研究者研究论坛、聊天和新闻组,还有博客、影音材料、照片图像、播客社区、虚拟世界、网络游戏玩家、移动社区和社交网站。

作者简介  · · · · · ·

罗伯特·V.库兹奈特 网络民族志的术语提出者之一。他已独自或与他人合作撰写了多篇与网络社群相关的学术论文。是国际学术界网络文化研究这一新兴领域的领跑者。

目录  · · · · · ·

1 线上文化与社区
引 言
本书目标
我们为什么需要网络民族志
必要术语的定义:线上社区和文化
线上文化和赛博文化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贾科布·梅塞克(Jakub Macek, 2005)对赛博文化的各种概念作出有效的四种分类:乌托邦的;信息的;人类学的;以及认识论的。赛博文化这一术语可以从一种未来主义的和技术的乌托邦视角来定义,作为新信息社会的一种符号编码,作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相关的一套文化实践和生活方式,或者说反映了接入新媒体引起的社会变迁。赛博空间这些不同的定义和界定,技术的乌托邦形式与反乌托邦和后现代狂欢形成张力,与美国的四种核心技术价值观密切相关:技术乌托邦“技托邦(Techtopian)”;反乌托邦的“反对技术进步者(Green Luddite)”;实用主义的“操作机器(Work Machine)”;以及狂欢的“技术表现主义(Techspressive)”(详见Kozinets,2008)。 赛博文化这一术语在本书中使用的方式(尽管很少使用)如下:如果(p.15)我们接受定义的基本出发点——即文化是习得的,由意义系统所组成,语言的符号系统是其基础;那么我们就可以探查在特定的技术语境中(如线上社区或计算机中介的沟通)所承载的特性。是否有符号系统、仪式和准则、行为和认同?它们是通过教育得到的吗?它们对某些群体更普遍,但对其他群体却少见吗?它们是否在部分媒体更普遍呢? (查看原文)

北庵 1 回复 1赞

2018-05-31 16:27:08 —— 引自第14页 作为基本形式,上述的两个元素足够明显一认同的中心性、社区的核心行为和专长,以及与线上社区其他成员的关系,能够引导我们理解图2所示的成员的四种类型。新手是四种类型当中的第类,新手与群体缺乏紧密的社会联系,对消费行动本身只具备肤浅的或短暂的兴趣,只有相对较弱的能力和技能。混合者是第二种类型。他们是这些社区的友善者,他们是交际花,与该社区的许多成员保持强关系,但他们对核心消费行为只有表面的兴趣,投入也不多。信徒恰好与混合者相反:他们与社区成员只有浅层联系,但是对社区的消费行为全心投入且保持热情,并更新相关技能和知识。最后,行家是那些与线上社区有强关系,同时深度认同、具有能力并理解核心消费行为的用户 (查看原文)

咸浣熊 1赞

2020-03-02 16:47:40 —— 引自章节:2 理解线上文化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万卷方法(共163册), 这套丛书还有 《混合方法论》《调查研究方法》《民族志方法要义》《如何做好文献综述(第3版)》《MBA学位论文研究及写作指导--MPA\MEM\MPAcc等专业硕士均适用》 等 。

喜欢读"如何研究网络人群和社区"的人也喜欢  · · · · · ·

1 有用 帕尼尼 2021-10-30 22:19:29

【2021-028】一本关于网络民族志研究方法的指南。本书首先回顾了线上社区文化和网络民族志的相关研究,尤其强调了线上社区的真实性和独特性,由此论证了线上社区和网络民族志的学术合法性。接着阐述了整个网络民族志方法的操作流程,包括确认研究计划、进入线上田野、资料搜集与分析、确认研究伦理、研究表达和评估等,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研究伦理的着重强调,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其的重视程度。最后,作者展望了网络民... 【2021-028】一本关于网络民族志研究方法的指南。本书首先回顾了线上社区文化和网络民族志的相关研究,尤其强调了线上社区的真实性和独特性,由此论证了线上社区和网络民族志的学术合法性。接着阐述了整个网络民族志方法的操作流程,包括确认研究计划、进入线上田野、资料搜集与分析、确认研究伦理、研究表达和评估等,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研究伦理的着重强调,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其的重视程度。最后,作者展望了网络民族志的未来发展方向,如对线上社区与企业、社会和技术方面的观照等。 本书内容翔实,论证充分,行文逻辑缜密,具有比较强的方法指导意义。不足之处在于缺少了一个贯彻始终的方法案例,使得可操作性打了些折扣。此外翻译也比较糟糕,读起来有些吃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要确定好研究问题和计划,然后尽快动手去做。 (展开)

我要写书评

如何研究网络人群和社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辄馨 2016-12-05 12:18:51

如何成为研究网络社区的“老司机”

当代社会,人们在网络上生活的时间,已经不亚于现实生活。这是网络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新体验。如何研究这些从二次元并接到三次元的人类行为呢?老司机遇到新问题。“人类学家似乎更滞后于或更不愿意关注线上的社会群体。但是,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遍布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  (展开)

伟大的乌鸦大人 2024-02-14 02:16:20

短评不够了又

网络变得快,以至于书乍一看有点老了,书里给的例子与其说是网络民族志,不如说是快消失的老论坛的民族志。但正如文章引用的一段相当犀利的话吐槽的那样,很多人看着网络这么个新玩意儿就觉着应该有一套配套的划时代的全新分析理论,但实际上老理论仍然可以完全有效地覆盖这些...  (展开)

> 更多书评 4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春困夏乏冬不醒

春困夏乏冬不醒

网络民族志主要运用: 深度访谈 焦点访谈(不适用) 社会网络分析:个人出发看关系;整体网方法,研究有边界的群体的整体社会网络情况 相比实地民族志,费时少,所需资源也少,自然主义和非侵入式 民族志本质上是融合的实践,与其他很多种方法相互连接在一起:访谈、话语分析、文献分析、符号学、视频制作(71) 网络民族志适用于研究线上社区,以及在线上显示出重要社会互动的社区和文化(85) 步骤: 1)聚焦研究问题 2)发现...   (2回应)

2023-11-08 17:59:16   4人喜欢

咸浣熊

咸浣熊

作为基本形式,上述的两个元素足够明显一认同的中心性、社区的核心行为和专长,以及与线上社区其他成员的关系,能够引导我们理解图2所示的成员的四种类型。新手是四种类型当中的第类,新手与群体缺乏紧密的社会联系,对消费行动本身只具备肤浅的或短暂的兴趣,只有相对较弱的能力和技能。混合者是第二种类型。他们是这些社区的友善者,他们是交际花,与该社区的许多成员保持强关系,但他们对核心消费行为只有表面的兴趣,投入也...

2020-03-02 16:47:40   1人喜欢

加倍山尾

加倍山尾 (蛤?)

我们正在一条“网络的道路上”探索“一种多面又完整的精神形式,它可能具有人性,且敏感地在技术的镜面之屋航行”,进入一个“舌头缠绕中闪耀的”矩阵,即耶稣会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所述“精神圈”的实现。   (2回应)

2018-12-06 15:54:57   1人喜欢

北庵

北庵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贾科布·梅塞克(Jakub Macek, 2005)对赛博文化的各种概念作出有效的四种分类:乌托邦的;信息的;人类学的;以及认识论的。赛博文化这一术语可以从一种未来主义的和技术的乌托邦视角来定义,作为新信息社会的一种符号编码,作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相关的一套文化实践和生活方式,或者说反映了接入新媒体引起的社会变迁。赛博空间这些不同的定义和界定,技术的乌托邦形式与反乌托邦和后现代狂欢形成张力,与美国的四种核心技...   (1回应)

2018-05-31 16:27:08   1人喜欢

网址:如何研究网络人群和社区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31632

相关内容

北庵对《如何研究网络人群和社区》的笔记(1)
网络论坛活跃群体社交网络研究【3】
社会网络视角下社交平台社群的互动仪式链研究——以粉丝社群为例
网络论坛活跃群体社交网络研究【4】
场域理论下微博超话社区的网络趣缘群体关系研究
认知科学如何研究人类的社交网络和影响力?
网络粉丝社群中的互动仪式链研究
社会网络视角下社交平台社群的互动仪式链研究
艾瑞咨询:中国网络社群研究报告.docx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TFBOYS网络粉丝社群研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