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短暂移除张碧晨原唱标识,版权混乱如何破?
2025年7月28日,网易云音乐平台短暂取消了歌手张碧晨演唱的《年轮》《梦幻诛仙》《下一秒》三首歌曲的“原唱”标识,随后又匆忙恢复,这一“乌龙”操作迅速引爆舆论。这绝非简单的技术故障,而是数字音乐时代版权定义模糊、平台权责不清与粉丝情感撕裂的冰山一角,它预示着未来十年音乐产业将迎来一场关于“原唱”归属的深层危机。
此次风波的核心,无疑是围绕《年轮》这首歌曲展开的。2015年,汪苏泷为电视剧《花千骨》创作了这首插曲,并同步推出了两个官方版本:张碧晨的女声版(6月15日发行)和汪苏泷的男声版(6月30日发行),两者均收录于电视剧原声带。张碧晨的版本因其率先发行并广泛传唱,被大众普遍视为“原唱”。然而,2021年网红歌手旺仔小乔在翻唱《年轮》时,曾宣称“原唱只有张碧晨,汪苏泷仅为创作者”,此言论在2025年7月被重新翻出并登上热搜,直接点燃了这场争议的导火索。
随后,QQ音乐平台在7月23日也悄然移除了张碧晨版《年轮》的“原唱”标签,仅标注为“演唱者”,而汪苏泷版本则保留了“原唱”标识,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对网红言论的间接认同。紧接着,7月25日凌晨,汪苏泷工作室宣布收回《年轮》所有演唱授权,暂不开放任何表演。仅仅两小时后,张碧晨工作室发布声明,表示“与作品告别”,不再演唱这首陪伴她十年的代表作,并强调根据合同与版权登记,张碧晨是“唯一原唱”,拥有全球范围内永久演唱权。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彻底暴露了创作者、演唱者与平台三方关系中的灰色地带。
“原唱”一词在我国《著作权法》中并无明确的法律定义,其认定多依赖于合同约定、首次发行时间以及行业惯例。OST(影视原声带)领域普遍存在的“双原唱”模式,正是在这种法律真空下形成的妥协产物。然而,当流量与商业利益介入,这种模糊性便成为矛盾激化的温床。网易云音乐此次的反复操作,恰恰凸显了音乐平台在处理复杂版权问题时的艰难处境:它们既要尊重创作者与演唱者的权益,又要面对用户的舆论压力。平台信息标注的反复无常,不仅直接冲击了公众对音乐作品归属的认知,更加剧了艺人与粉丝之间的情感隔阂。粉丝对偶像作品的“守护”心态,在版权争议中迅速演变为情感站队,甚至引发网络暴力,进一步撕裂了本就脆弱的音乐生态。
此次事件无疑为整个音乐行业敲响了警钟:数字音乐的版权保护绝不能止于纸面上的模糊约定。未来十年,随着内容形式的多元化和传播渠道的碎片化,明确创作者、表演者、发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将刻不容缓。虽然中国音著协已紧急出台《短视频翻唱标注指南》,抖音也发起了#标注创作者挑战#,音乐平台也开始尝试统一标注逻辑,但这仅仅是行业自我规范的开端。根本解决之道在于法律层面完善“原唱”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并推动OST签约流程的标准化,明确演唱者排他性、版本发行知情权、身份标注规范等条款,以期从源头杜绝类似争议的产生。
一首歌的“消失”,揭示的是数字时代音乐生态的脆弱性与变革的必然性。只有构建清晰透明的版权体系,才能真正保护创作者的劳动成果、维护表演者的合法权益,并最终守护住大众心中那些不可磨灭的音乐记忆。这场版权战,关乎的不仅是过去十年华语乐坛的混沌,更是未来十年其能否健康发展的命脉。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我们恐怕将眼睁睁看着更多经典作品在无休止的版权纠纷中“消失”,最终沦为流量狂欢的牺牲品。这不仅是法律的缺失,更是对艺术尊严的亵渎。
网址:网易云短暂移除张碧晨原唱标识,版权混乱如何破?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21999
相关内容
网易云取消又恢复张碧晨三首歌原唱,汪苏泷张碧晨双原唱争议网易云音乐回应张碧晨《年轮》《梦幻诛仙》《下一秒》的原唱取消又恢复:取消是系统问题,目前已恢复显示
张碧晨方称享有《年轮》永久演唱权,但将不再演唱该歌曲
《年轮》原唱之争背后:张碧晨删除与汪苏泷相关视频,合作成“过去式”?
少城回归网易云音乐,“后浪”唱片公司如何借在线平台“乘风破浪”?
少城回归网易云音乐,“后浪”唱片公司如何借在线平台“乘风破浪”?
周深版权卖给张碧晨最新资讯
张碧晨方回应年轮原唱争议男女两版年轮上线时间相差15天
歌手单依纯、黄霄云、张碧晨:选对角色,才能唱好人生大戏!
张碧晨演唱会使用汪苏泷作品未付版权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