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又将诞生一个明星IPO
在成功打造一家上市公司后,浙大校友裘加林又将收获一个IPO。
时间回到2009年,裘加林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带领团队将银江技术送上创业板。十六年后,他又于近日带领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微脉来到港交所门前。
通过连接医院、医生及患者,同时与药企、保险等合作,微脉利用线上+线下的运营模式,提供的服务覆盖了患者从治疗前到治疗后的整个健康管理过程。
一路走来,不管是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创立的元璟资本,亦或是腾讯原高级执行副总裁吴宵光创立的微光创投,还有BV百度风投、IDG资本、经纬创投、光源资本、源码资本、千骥资本等等,都是他们的支持者。
浙大校友创业,杭州诞生一家明星公司
在创立微脉前,裘加林已成功打造一家上市公司。
大学毕业后,学通信工程的他经过短暂的国企工作,又选择加入外企ECI电信。七年的时间,他虽然从普通员工飞速升为业务发展总监,但同时也触碰到了职场天花板。
于是,裘加林与伙伴一起创立银江技术,不仅率先提出“智慧城市”及“智慧医疗”概念,还负责统筹无线医疗、区域医疗、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及医疗物联网等医疗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到了2009年,32岁的他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带领团队将银江技术送上创业板,使其成为中国第一批创业板上市企业。随着市场发展,这家公司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名气越来越大。
直到互联网医疗在国内兴起,已拿到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裘加林于2013年在杭州成立微脉技术,为日后正式创业埋下伏笔。那个时候,虽然医疗领域“供需”矛盾突出,但由于政策等因素影响,不少已经入局的公司的发展难言顺利。
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随着“互联网+医疗”的浪潮席卷而来,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深耕多年的裘加林判断机会来了。于是,他在做了一段时间的投资后,趁势开启第二次创业,最终才有了微脉的故事。
同年,他们推出“微脉”APP,以城市为单位与公立医院合作为患者提供全病程管理,从而满足每位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健康及疾病评估需求。裘加林曾直言,微脉是给医院赋能,而不是去颠覆医院。
由于早早便成为建设互联网医院大军中的一员,也使得微脉在2020年宏观环境发生剧变时能够从容应对。再加上应用了研发多年的人工智能技术,这家公司最终实现迅猛发展。
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在2021年的时候,微脉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便覆盖了30多个省份及2000多家医院,同时累计就诊患者已经超过10亿人次。
通过连接医院、医生及患者,同时与药企、保险等合作,这家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的体量越做越大。随着微脉来到港交所门前,裘加林也将收获人生中的第二个IPO。
与数千家医院及医疗机构合作,三年入账超17亿元
时至今日,微脉提供的服务涵盖患者从治疗前到治疗后的整个健康管理过程。
这里面发挥关键作用的是,他们的微脉全病程管理中心及驻场医疗助理支持的线下院内管理式医疗服务,以及由CareAI平台及线上团队支持的线上健康管理服务。
通过与157家医院深入合作,这家公司能够在各医院设立专属的微脉全病程管理中心。由360多名医疗助理组成的团队负责面向患者及医院驻场运营,能够为患者提供检查、咨询、治疗、住院等服务。
至于将大语言模型与医疗健康信息动态知识库相结合的CareAI,则能够作为患者的线上健康助理,提供用药提醒、症状评估、科普宣教及生活方式指导,同时自动将医疗相关情况升级至医疗专业人员处理。
在全病程管理模式下,这家公司的服务包括治疗安排与预约、用药管理、康复指导、复诊协调、营养指导、家庭护理服务及远程监护等。同时,他们已开发出涵盖超过1000种疾病和病症的健康管理方案。
此外,在支付结算、病历调阅及完整病史查阅方面,微脉还与超过47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达成合作。这些数量众多的合作伙伴,未来也有望成为这家公司提供全病程管理服务的重要盟友。
翻看招股书,在2022年至2024年,他们的收入分别达到约5.12亿元、6.28亿元和6.53亿元,几乎都来自全病程管理服务、医疗健康产品销售、保险经纪服务。其中,全病程管理服务的平均收入占比达到73%。
不过在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化等因素影响下,这家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同期,微脉的净亏损分别约为4.14亿元、1.5亿元和1.93亿元。经调整后,微脉的净亏损分别达到约2.33亿元、0.99亿元和0.3亿元。
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话来说,中国全病程管理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614亿元增长到2030年的365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
按照微脉的规划,通过此次上市募资到的部分资金,便会用于扩大他们的全病程管理服务。
一路融到D+轮,估值达到40亿元
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微脉获得了众多投资者支持。
时间回到2015年,这家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便获得腾讯原高级执行副总裁吴宵光的投资。次年6月,吴宵光创立的微光创投,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创立的元璟资本,还有源码资本,也投资了他们。
半年不到,经纬创投和光源资本成为微脉的股东,源码资本和元璟资本则选择继续加码。到了2018年9月,在千骥资本领投下,这家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还包括经纬创投、源码资本、元璟资本等。
当时,千骥资本看好微脉模式在国内基层医疗生态中的长期表现,并且发现这家公司所展现出极大的服务接入和运营能力,在市场份额和业绩表现都有了迅速的突破。
2019年6月,IDG资本出手了,以领投者的身份与千骥资本、源码资本、经纬创投等投了微脉。那个时候,IDG资本认为微脉另辟蹊径的准入模式,在高门槛的城市化运营中为自己预留了极大的市场空间,“微脉完全拥抱公立医院、扮演医院帮手的态度也与我们的理念相符合”。
看好微脉团队的经纬创投曾直言,微脉构建的商业模式护城河效应极强,他们在前端的城市级医疗信息化系统构建的数据壁垒和用户壁垒非常深厚。
除了发现对方在商业化和运营上有不错进展,多次投资微脉的元璟资本也曾坦言,看好微脉在基层医疗领域,以城为单位、以医院为核心的发展路径。
到了2020年11月,他们又获得BV百度风投、源码资本、元璟资本、经纬创投、IDG资本、千骥资本支持。三年后,微脉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为求是资本、千骥资本、元璟资本、源码资本、余杭转型升级产业基金、南湖金服、湖州市德清县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估值达到约5.6亿美元(约4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微脉还与信银于2025年6月订立了一份本金额为600万美元的可换股承兑票据认购协议。这也意味着,信银有权将这部分金额转换为微脉的普通股。
如今,在微脉正式踏上IPO之路后,这些长期陪伴他们的投资人,也终于要迎来属于自己的收获时刻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杭州,又将诞生一个明星IPO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20704
相关内容
杭州又跑出一个明星IPO院士夫妇创业,杭州冲出一个明星独角兽
杭州首个二星,花落杭帮菜餐厅
6轮融资估值百亿,广州又跑出一个明星IPO
雷军投了苏州父子:明皜传感即将IPO
杭州明星(浙江杭州明星)
这个“五一”假期杭州“含明星量”很高,马龙、古子成、张晚意等都将来杭
刚刚,深圳诞生一家明星IPO
明星云集杭州,娱乐圈盛事即将拉开帷幕!
刚刚,绿茶IP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