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溺爱,正在为娱乐圈道德失守“开绿灯”

发布时间:2025-07-28 21:19

□余晨晨(安庆师范大学)

近日,艺人梓渝因出轨冷暴力其女友频繁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爆料者控诉其恋爱期间的冷暴力及出轨行为,然而部分粉丝非但未予谴责反而试图通过控评维护该艺人。“期待新歌”“宝宝相信你”等话术占据评论区前排。这一现象,揭示了当前娱乐圈艺人失德行为成本之低廉,更暴露出行业对“艺德”的系统性漠视。粉丝的无底线溺爱与捂嘴式保护,正成为加速整个行业道德滑坡的隐形推手。

粉丝的捂嘴式控评,实则是对艺德的慢性扼杀。部分粉丝常以“关注作品,尊重艺人私生活”为由对偶像的负面舆情进行控评洗白,将艺人的私德问题与艺术作品割裂,从而为其失德行为开脱。然而艺人的商业价值与影响力正来源于公众信任与社会形象。一个劣迹斑斑的艺人是不会有观众买账的,更不会有品牌方愿意与风险艺人开展合作。粉丝用铺天盖地的控评“保护”自己偶像之时,也隔绝了本应促使艺人深刻反思的舆论压力。当错误被粉饰、批评被淹没,艺人便丧失了在道德过失中自省与成长的契机。从长远来看,还会导致重流量轻品德的歪风愈发严重,优秀的作品和有道德操守的艺人难以崭露头角,最终阻碍行业的良性发展。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犯错无需担责”的扭曲逻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偶像有着强烈的崇拜与模仿心理。例如,此次艺人粉丝的控评行为,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偶像构建起保护罩,帮助艺人逃避舆论谴责,便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用上这套逻辑。这种来自偶像的错误示范,很容易导致青少年在追星途中迷失方向,模糊道德界限,其社会危害远超出娱乐圈本身。

内娱行业惩戒机制的缺位与失效,是艺人失德行为成本低廉的制度性根源。目前对失德艺人的处理大多仅依赖短暂的舆论谴责,缺乏具有长效性、制度性的约束机制。虽有《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等文件,但实际执行乏力,约束力极为有限。当违规成本远低于预期收益,失德行为自然禁而不绝。

重建娱乐圈的健康生态,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粉丝回归理性,跳出“数据崇拜”的迷思;也需要平台承担社会责任,摒弃对流量的无底线追逐,主动打破“控评”营造的信息茧房;更需要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作为基石,让艺德真正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唯有多方合力,方能终结对劣迹艺人的纵容与溺爱,让文娱市场有更多优质的艺术作品反馈给观众。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网址:粉丝溺爱,正在为娱乐圈道德失守“开绿灯”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20231

相关内容

娱乐圈丑闻频发与道德失范的深层次影响
震撼!罗志祥事件揭示娱乐圈道德迷失
流量时代的明星们:为何道德底线屡屡失守?
《娱乐圈顶流男星“睡粉”丑闻:道德沦丧与权力游戏》
在当今娱乐圈,粉丝后...
失德就该失业:道德失范明星的末路
娱乐圈之粉丝失控:追星乱象频频 粉丝尚能“饭”否?
娱乐圈乱象揭秘:资本裹挟、道德沦丧、职业操守何在?
前女友自曝“绿茶”标签,怒怼粉丝揭开娱乐圈的惊人真相!
娱乐圈风波不断:性丑闻频出,明星的道德标准何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