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奥运选手的多元职业生涯:从赛场到职场
01运动员精神的延续
▲ 引言与背景
亦舒曾言:“真正有才华的人,并不在于他们手中握有的好牌,而在于他们何时能够明智地离开牌桌。”在这届东京奥运会因疫情而开幕的背景下,当我们为参赛选手们呐喊助威时,不妨也回顾一下那些曾为新加坡荣誉而挥洒汗水的退役国手们。他们卸下战袍后,如何在职场与家庭中延续运动员精神,同时分享当年刻苦训练、参与国际赛事的心路历程,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他们今天的模样。
他们在国际体育赛场上为国家争光,经历了长期的艰苦训练和比赛的高压,锤炼出坚毅、刻苦、有韧性且永不言弃的品质。如今,这些无法用奖牌衡量的宝贵性格,正引领着他们走向人生新的篇章,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职场上,都展现出强大的信念与力量。
▲ 李佳薇的乒乓人生
以李佳薇为例,这位前乒乓国手在退役后,创立了“佳薇乒乓学院”,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乒乓人才。她将运动员时期的坚韧精神融入教学之中,用自己的经历激励着更多年轻的乒乓爱好者。这种精神的传承,正是从国际赛场到家庭职场,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
作为新加坡国家乒乓女队的主将,李佳薇在2012年12月27日宣布退役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位曾经的乒乓“一姐”,在代表新加坡参加过东运会、共运会、亚运会和奥运会后,为了家庭和事业,选择在31岁时退役。退役后,她与本地私人俱乐部中华游泳会合作,创立了“中华游泳会佳薇乒乓学院”,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乒乓人才。
尽管学院规模不大,但她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对国家的感激之情,却深深植根于心中。她每两个月都会从北京飞回新加坡,视察学院的运营情况,并亲自指导学员。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她无法亲自到场,但对学院的思念和对国家的深情,从未减少。李佳薇坚信,运动员的特质就是“坚持”。正是这份坚持,使她们能够承受更为严苛的训练,直面高压的比赛环境。
▲ 高宁的教练之路
同样来自新加坡的乒乓国手高宁,在结束了长达18年的职业球员生涯后,于2018年底接任新加坡男子乒乓队主教练一职。现年39岁的高宁,被誉为男单“一哥”,他的执教之路充满了期待与挑战。
高宁在2015年的东运会上,为新加坡摘得了男单冠军的殊荣。他的乒乓球生涯战绩辉煌,曾一度将男单世界排名提升至第九位。此外,他还代表新加坡参加了三届奥运会(2008年、2012年和2016年),并在2008年荣获最佳男运动员奖。
当谈及未来角色,高宁表示,作为一名教练,他肩负着巨大的压力与责任。压力源于期望本地男子乒乓队能突破东南亚的局限,在更广阔的区域和世界舞台上取得佳绩。而责任则是致力于为球员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提升他们的球技,更要培养他们积极的心态,以不负众望。
▲ 朱丽莲的技术官员角色
朱丽莲:从运动员到技术官员的转变
在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和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中,朱丽莲以亚洲唯一的女性技术官员身份,连续两届担任重要职务。这位46岁的前女子钩球队国手兼队长,在退役后依然与体育紧密相连,展现了卓越的沟通能力和工作风采。
技术官员在钩球比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负责赛事的整体管理,包括场外协调、处理纠纷、计时和输入比赛数据等。朱丽莲坦言,这份工作充满挑战,不仅需要精通钩球项目的规则,更需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她强调了国际曲联的专业评估和遴选的重要性,并笑称,作为运动员时的“脸皮厚”功夫在此刻派上了用场。
▲ 黄德炎的田径传奇
黄德炎,这位被誉为“铁饼巨人”的本地名将,在16岁时便踏入了国家田径队的行列,因投掷铁饼而声名远扬。在1999年的文莱东运会上,他以59米50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东运铁饼纪录,这一纪录至今仍无人能破。尽管他在2013年的缅甸东运会上再度夺得东运铁饼金牌,但在44岁时选择了退役。
退役后的黄德炎从事教育工作,担任工艺教育学院西区体育课程部门的主任,他深知奖牌对运动员的激励作用,它推动着选手们接受更为严苛的训练,全力以赴地为国家争光。黄德炎强调失败的价值和成功之母的理念,回想自己的运动生涯,他指出失败是成功之母,并以自己为例,指出没有之前的失败经历,就不会有如今坚韧不拔的自己。
▲ 杨玮玲的游泳生涯与转型
杨玮玲,这位新加坡泳坛的“金牌姑娘”,如今已迈入职业女性的行列,同时身兼妈妈的角色,生活得幸福而充实。她深知竞赛运动与保健运动的差异,更强调后者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她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健身和健康意识的普及。
在1993年的东运会上,她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夺得九面金牌,被誉为“金牌姑娘”。她的运动生涯璀璨夺目,在东运会上共斩获40枚金牌,打破了新加坡前女泳将陈丽燕保持的39枚金牌的纪录。然而,在缔造了这一东运神话后,杨玮玲于2007年宣布退役。退役后,她从事多项事业,包括创立健身中心,并通过规律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积极促进着自身的健康与活力。
▲ 林翔宽的排球与商业成就
林翔宽,这位新加坡排坛的传奇人物,不仅在排球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还在商业上取得了卓越成功。他在1983年代表国家队参加了东运会,并在2008年作为领队带领新加坡女排夺得铜牌。
此外,林翔宽在商业上的成就同样显著。作为家族生意的继承人,他于1995年开始帮助管理父亲创立的明辉电器,并在2005年成功带领公司上市。如今,明辉环球在电器化、智能环保和数码化领域已建立了广泛的商业网络。他特别强调,商业决策中运动员特质的重要性,如不怕吃苦、抗压能力出众等皆在商业生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林翔宽不仅在商业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洞察力,还曾深度参与LED灯的研发工作,并强调在快速决策的同时,需具备“预知”市场走势的能力。他以打球为喻,指出球员不仅需要出色的球技和体能,更需战术和策略的指引。他不仅在商业上延续了他的运动员精神,还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回馈社会和培养年轻一代的运动员,为社区贡献了一份强大的力量。
网址:新加坡奥运选手的多元职业生涯:从赛场到职场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20151
相关内容
奥运明星的职业生涯管理乒乓球天才孙颖莎:职业生涯的璀璨新星与赛场外的多彩世界
揭秘奥运:业余运动员背后的职业生涯与梦想
1996奥运会尼日利亚进球者,奥科查的职业生涯
詹姆斯职业生涯最高数据,勒布朗·詹姆斯职业生涯单场最高得分是多少?
羽毛球明星职业生涯奖金榜:谁是最富的选手?
年薪4000万美元,场均仅5分!本·西蒙斯到底怎么了?深入剖析这位昔日天才的职业生涯滑坡
电竞职业选手的职业规划:从新手到明星的蜕变
乔丹职业生涯全解析:从新秀到复出的传奇历程
英雄联盟颜值前五职业选手(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