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演员的自我“超”越——邓超的演技修养进化史

发布时间:2025-07-27 23:03

演员,一个神圣的名词。并不是说有机会在镜头前亮相,搔首弄姿,或者是故做深沉,摆出一些自以为好看的姿势,多让镜头停留在那些虽然秀美俊朗,但是却呆板得没有一丝灵气的面孔上,就能够被称做是演员的,那只是市场经济环境之下,读“色”时代,普通观众对于偶像的一种片面理解而已,跟演技,跟表演,甚至是跟演员的真正含义,都完全挂不上半点关系。
要想成为一个演员,当然也必不可少有一副特色的好皮囊,但是这只是一个普适的外在条件而已,更多的还是以来对于表演的热忱,与生俱来的表演天分,以及后天坚持不懈的揣摩和努力,才能达到的高度。不过可惜的是,如今的青年艺人,大多被过早来到的掌声和鲜花冲昏了头脑,又或者是被畸形的市场压迫得,都忽略了对于演员基本的素质进行充分地锻炼和修养,才造成了当下无论是大银幕,还是小荧屏上,都充斥着一些毫无灵气,表演声音浮夸,虽然或许赏心悦目,但是其实缺乏深度的男花瓶和女花瓶们。这也进一步造成了如今的影视作品,往往无法深入人心,成为经典的尴尬状态。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环境之下,邓超却始终不温不火地默默充实着自己,以一步一脚印的踏实姿态,向着一个被时下大多数青年艺人视为吃力不讨好的演技之路,稳步前进着。
以下,就让大家一起好好认识一下这位年轻但是刻苦的“演员”的演技修养进化道路吧!

《少年天子》——外型条件决定命运
作为一名籍贯江西南昌的南方人,邓超身上其实有一种特殊的北方爷们的气概,虽然在表演时,那种独特的南方男子的细腻还是会不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是外型高大挺拔的邓超从一开始进入影视圈,其实就是以这种非常典型的爷们形象逐渐开始走红的。
虽然1998年,邓超就已经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但是跟其他急功近利的青年艺人不同,最开始他并不急于借助中戏这个平台迫切地进入演艺圈,而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地潜心念书,稳扎稳打地锤炼着自己的演技。一直到接近大四毕业时,他才开始认真考虑出道的问题。这种厚积薄发的人生态度,以及很显然与他年纪不相符的沉稳,帮助邓超成功地绕过了大多数青年“偶像”,少年得志,然后又迅速因为底蕴不足而渐渐沉沦,以致最终泯然众人的弯路。
邓超于影视圈的初次亮相非常令人惊艳,这恐怕就得宜于他独特而沉稳的个性。2002年,邓超成功取得了由凌力获奖小说改编,刘恒导演的大戏——《少年天子》中,顺治帝一角。在这部清装年度大戏中,邓超完全没有被潘虹、何赛飞等一干老戏骨们淹没,反而是充分地在剧集里展露出自己独特的南方人特质,将顺治帝隐忍,不甘于懦弱,但是却又无奈的短暂人生充分地挖掘了出来。尤其是当他在表现对于爱情的执着、不忍时,更加入木三分,使得这部原本应该被一群女人主宰的剧集,摆脱了一般的脂粉气,而是更多出了几分历史的厚重。
正是这部《少年天子》让邓超逐渐为世人所熟悉,同时由于这部剧集的热播,在时隔一年之后,邓超再次出演了同样由凌力小说改编的同类型剧集《少年康熙》。与在《少年天子》中的憋屈,隐忍不同的是,康熙曲折而又张扬的执政历史给了邓超更多的演绎空间。虽然在这个阶段,邓超基本上还处于演技的懵懂阶段,难免有许多形而上的理论派模式,太过沉溺于教科书教授给他的那一部分理论,还没有达到更高层次的表演,但是基本上已经捉摸到了表演的精髓,尤其是邓超身上那股天生而来的贵气给他加分不少,使得接连两个性格特征完全不同的帝王角色在细微处有了区别,因此更能让人信服。
作为中国影剧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扮演父子两代帝王角色的艺人,邓超初闯演艺圈的表现十分迅速地展现了他惊人的潜力,自此,开始了他在演艺圈虽然还算不上一鸣惊人,但是好歹也是顺风顺水的历程。

《幸福像花儿一样》、《甜蜜蜜》——独特气质决定命运
从中戏毕业之后,再加上已经有了《少年天子》、《少年康熙》两部代表作在手,邓超开始更加拓宽自己的演艺事业,一方面坚持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舞台上,出色地演出着一幕又一幕的话剧,同时也将此作为自己最基础的演技磨练。另一方面,他也开始大量地接触影视作品。正是在这一时期,也就是2003年到2006年之间,他开始密集地出现在荧屏之上,成为新生代男演员之中,十分难得的,可以跨越时代限制,演绎不同时期角色的“偶像明星”。
接棒周杰、陆毅演出的《少年包青天3》虽然由于剧集本身已经缺乏可以挖掘的潜力,并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收视成绩,但是邓超的演绎却成功地跳脱了两位前辈的窠臼,发展出自身独特的魅力。
之后,邓超终于又凭借《幸福像花儿一样》、《甜蜜蜜》两部怀旧偶像剧转型,从古装小生进化到扮相宜古宜今实力派偶像明星。与此同时,勤奋的邓超还演出了其余各种类型的剧集多部,在其中尝试扮演了身份、性格各不相同的角色。有大大咧咧的80后创业者(《浪漫的西街》),也有意气风发、重情重义的商人(《新昨夜星辰》)等等。不过这一阶段,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得说是在名导高希希调教小的怀旧偶像剧中,那个带着一点痞气,但是同样深情的“雷雷”。
不能不说,邓超身上有一种其他青年偶像不具备的纯净的气质,那是一种在动荡的时代里,依然能处变不惊,完全不会随波逐流的倔强的纯净。这种纯净尤其可贵的是,他不会主动地释放出来侵扰观众的判断力,而是默默地在细节处流露,逐渐地征服人。或许正是这种气质,才让高希希导演最终选择了他出演《甜蜜蜜》一剧中的“雷雷”。而“雷雷”这个角色也成全了邓超的第二次进化。他从最初的临摹式理论派演出,进化到了以气质取胜的表演模式。
当然,这一时期的邓超依然没有太过张扬,即便是与孙俪因为几部戏的合作,戏假情真,也从没有惹起过太多粉丝的方案,毕竟在浮华的演艺圈,如他和她这般私生活如同演技一样单纯干净的艺人,确实太少太少了。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李米的猜想》——深沉内敛,演技掌握命运
从2006年开始,邓超显然已经不满足于形象单一,表演模式相对固定的偶像剧集的演出了,他的志向应该远不止此,他更希望自己最终能成为一个能将演戏当做一门毕生从事的事业的伟大的“演员”。因此他开始尝试更多的,不同角度、不同类型的角色,更逐渐减少了在荧屏上的亮相,开始转战大银幕。
2006年,冯小刚导演的战争史诗片《集结号》,邓超并没有计较个人排名,出演了一位仅在影片后半段亮相的配角。在这部以张涵予为线索性人物串起的群戏式战争电影中,邓超的表现虽然不如影片前半段,几位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战士形象来得引人注目,但是对于演技而言,却是更大的考验。从对待谷子地的态度,从背负过去,却又必须展望将来,把握现在的身份,从与烈士遗孀间的革命情感等几个层次上,邓超出色地扮演好绿叶的角色,真正做到了一个演员应有的本分。
从《集结号》开始,邓超的演技有了更加精进的变化。2007年,《李米的猜想》,邓超一人分饰两角,两个角色之间同时又有着隐蔽的共性,和显性的差距,邓超再次表现出成为“演员”的灵气和天分,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两个角色间巨大的差距,以及内心深处趋为一同的本质。尤其是戏中向周迅所扮演的“李米”坦诚自己身份的一场戏,把角色的无奈和受生活压榨后的狠劲在一个镜头里完全释放出来,显示了他作为一个专业“演员”精湛的演技。
一转眼2010年,在正热映的年度大戏《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邓超再次采用《集结号》中的战术,以配角之出彩,成功地分走了主角的光芒,这一次更难得的是,他所面对的是同样偶像出身,却红足三十年,气场无比强大的刘德华
曾经有过一种特殊的说法,演员,只有敢于颠覆自己的形象,尤其是扮丑,或者最起码是异于常人的装扮,往往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获得奖项的青睐。邓超在《通天帝国》中饰演的“白头神探”——裴东来,大概就很符合这样的标准。
白眉白发,甚至连脸色也透出几分妖异光芒般地惨白,从一亮相就给人一种阴狠的威压,甚至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厌恶,立刻将其归类到反派之列。但是却在剧情中出人意表地扭转大家的观感,最终“改邪归正”,成为影片主角——狄仁杰的最大臂助,也是影片中十分悲情的角色。
邓超从形象上大大颠覆了过去的自己,又在武侠影片中为数不多的一些文戏段落里,十分恰当地展现了自己的演技,把这种先抑后扬的角色塑造完成得很漂亮。当然,还有更加艰难的是,作为一个偶像派演员,却要大打出手,亲自上阵,完成许多武行应尽的责任。已然功成名就的邓超并没有计较那么多,他需要的只是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作为一个“演员”的本分,也证明自己作为一个终究将成为“伟大演员”的天分和努力!

网址:一个演员的自我“超”越——邓超的演技修养进化史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17063

相关内容

从邓超看演员的自我修养,你学到了啥?
胡歌演技进阶史:从偶像派到戏骨的自我超越
TVB资深演员讲述《演员的自我修养》
剖析朱一龙,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与进阶之路
刘威:一位演员的自我修养
职场版《演员自我修养》:提升你的职业演技
人民日报评:没文化敢上镜?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孙俪妈妈赞黄轩演技 直言邓超演技更超越
没文化敢上镜?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人民日报评论:没文化敢上镜?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