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做电商了,从0到类目TOP卖家
作者 | 珞珈山人
编辑 | 文定
在经济复苏的浪潮中,中国化妆品行业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高盛研究部预测,到2025年,中国美妆市场规模将增至1450亿美元,是2019年的两倍 。在这片万亿级的商业热土上,一个新崛起的电商品牌尤为瞩目——Fan Beauty Diary(下文简称FBD)。
这个2018年才成立的电商品牌,崛起速度十分惊人,全年商品交易总额从2021年的刚刚突破3亿元,一路狂飙至2022年的8.5亿元,2023年再破11亿元大关,2024年达到14.5亿元 ,高居中国美妆网发布的年度品牌TOP 100榜单第35名。
在去年618期间,FBD更是拿下小红书品牌榜第一的成绩,超过小天鹅、Ulike、极萌等知名品牌;在淘宝,其官方旗舰店首页显示“入选618TOP国货美妆品牌”;京东平台上,也进入了京东宝藏榜唇部彩妆店铺榜第十名。
为啥能有这样的增长速度?离不开背后创始人的强大资源,她就是——范冰冰。
背靠直播,迅速崛起
在FBD之前,范冰冰做过不少生意。
自2002年参与成立的北京美涛佳艺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到2015年控股51%,被估值超过7亿元的无锡爱美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可查证的范冰冰相关企业涵盖影视节目制作发行、文化经纪、投资管理咨询、葡萄酒等诸多领域。
那时的范冰冰,演艺经商两手抓,生动诠释着什么叫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她的商业版图里,于2018年3月面世的FBD并不亮眼,业绩还上不了台面。最早,这个品牌定位高客单价、高技术壁垒、高利润空间的“三高”领域,卖价高达2399元人民币的射频美容仪,热热闹闹的首秀3000台卖空以后,增长就迎来了瓶颈。
压力当头,FBD突然改换赛道,转向面膜品类。2019年10月22日,范冰冰出现在正当红的头部主播雪梨的直播间里,短短几分钟,单片售价27.6元、远高于绝大多数国货的海葡萄面膜销量突破11万件,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海葡萄面膜这个大爆款,总体市场表现可圈可点,上市首月就狂卖120万片,帮FBD硬生生在竞争激烈的美妆市场撕出道口子。
漂亮的闪击战背后,一切都有迹可寻。
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范冰冰长期、持续输出护肤心得,甚至素面朝天地展示卸妆、护肤全过程,这种亲力亲为的深度参与打下了不错的粉丝基础。再者,内娱长期流行着范冰冰一年要敷700张面膜的传言,媒体也多次拍到她敷着面膜走在街上、坐在饭店的照片。
有这层“面膜狂人”滤镜加持,范冰冰旗下品牌出的面膜,天然就带着光环。
围绕着小红书这个营销漏斗的起点,FBD聚拢了32.9万品牌粉丝,并搭建起以天猫旗舰店为基础的品牌销售的基本盘、核心转化渠道,以及负责推动爆发式增长的抖音营销路径。
2024年,淘系(以天猫为主)渠道为FBD贡献了超过6亿元的销售额,占品牌总营收的近半壁江山,高达378万的店铺粉丝数,证明FBD已在此建立起一个成熟、庞大的私域流量池,能够稳定地承接来自小红书、抖音等外部渠道引来的流量,并将其高效地转化为实际销售额。
至于FBD在抖音上构建的“明星IP+达人种草+店铺自播”的三位一体模式,则成功触达了更广泛的年轻消费群体,2024年该品牌抖音渠道的销售额超过4亿元,官方账号单月GMV最高曾达到5000万元。
从范冰冰的个人IP,到面膜产品的精准选择,再到三大平台互相托举构建起的销售场域,FBD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
中国明星,偏爱贴牌
明星创业,用个人IP孵化品牌并不少见,但营销触觉能和FBD掰手腕的不多。
2024年3月,一位名叫“赈早见”的素人摄影师在小红书上发布了组范冰冰抓拍照片,被称作“拍丑范冰冰”,引发网友的热议和调侃。范冰冰团队立刻接住这波流量,大方承认照片是真的,还邀请这位摄影师来给新产品拍物料。
趁着热度,FBD在小红书上发起用户共创活动,邀请全国的摄影爱好者和普通用户参与品牌内容创作,并承诺由范冰冰亲自挑选优胜者参与后续专业广告拍摄,顺利把讨论和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新款VC大桔面膜上线短短3天,销量突破20万盒。
当然,和主播合作这块FBD也一直没有落下,在雪梨之后,这几年先后跟香菇来了、林依轮等更多头部主播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可复制、可规模化的方式,迅速奠定品牌的销售基础。
强大的营销能力,为这个年轻的品牌带来爆发式增长,创下年营收14.5亿元的亮眼成绩,但华丽的营销战袍下,支撑起骨架的却是“轻资产”模式。
FBD持有的7项专利均为外观设计专利,没有一项涉及核心配方或技术的发明专利,产品生产依赖于包括中山中研、仪玳、科玛在内的十余家代工厂 。
品牌方对产品的掌控力不足,往往意味着风险。
比如薛之谦名下的潮牌Dangerous People,就曾被上海市监局检出羽绒服产品填充物含有害环境激素,品牌方在致歉时将责任明确指向代工厂。放眼内娱,同样搞轻资产创业,然后狼狈收场的明星数不胜数:陈赫的贤合庄、包贝尔的辣庄、杜海涛的辣斗辣……
反观国外,有影响力的明星们做生意,成功的没有几个靠“贴牌”。比如蕾哈娜的Fenty Beauty和维多利亚·贝克汉姆的Victoria Beckham Beauty,前者是与奢侈品巨头LVMH的合资企业,后者与各领域最顶尖的专家合作来确保产品品质和品牌信誉。
单从商业模式上来说,Fenty Beauty的成功尤其耀眼,值得中国品牌创业者学习。
其背靠LVMH世界顶级的研发能力、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遍布全球的分销网络,这个品牌的基础足够深厚,蕾哈娜这个创始人更多时候只是在负责传播品牌“包容性”的价值理念,其核心产品之一,近50款色号的粉底液,旗帜鲜明面向更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拥抱国际回报巨大,品牌上线首月销售额即达7200万美元,到2018年底年收入接近5.73亿美元,目前估值高达28亿美元。
中国品牌,出海受阻
当然,FBD也想国际化。
2024年5月,他们正式启动出海战略,首选地为文化与地理位置上都具有天然优势的东南亚市场,并相继登陆Lazada和TikTok等电商平台。
客观来说,这一决策符合近年来国货美妆品牌集体出海东南亚的大趋势,该地区庞大的华人华侨群体、相似的文化背景以及对美妆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其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理想第一站。
迈出国门第一步,FBD尝试把在国内被验证成功的模式移植到海外。范冰冰亲自出镜拍摄TikTok宣传视频,宣布品牌登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市场,并巧妙地结合了自己担任马六甲旅游大使的身份,以拉近与当地消费者的距离 ,品牌还与新加坡当地有“李佳琦”之称的头部主播Fredy合作进行直播带货,并提供范冰冰签名照作为额外激励。
但反响平平。
其王牌产品海葡萄面膜在Lazada新加坡站仅售出84盒,在Shopee马来西亚站的三盒套装也仅有252笔销售记录。虽然产品定价维持了其中高端路线(例如5片装面膜售价约20美元),但销量远未达到国内市场的火爆程度。
在TikTok上,FBD发布的视频内容多为品牌登陆市场的官方宣告,或范冰冰本人以创始人身份进行的直接宣传。这类内容在国内之所以有效,是因为用户对范冰冰和FBD已有充分的认知和信任基础。然而,对于一个全新的海外市场,这些缺乏深度互动和本土化叙事的内容,更像是单向的广告,难以激发一个陌生观众群体的购买兴趣。
跨文化传播领域有个概念,叫“文化折扣”,是指源于特定文化的文化产品(包括名人形象),在传播到其他文化圈时,其价值会因文化背景、语言和价值观的差异而打折扣。
简单来说,在国内,范冰冰这三个字自带流量,无论是她的个人经历、影视作品还是她“面膜狂人”的人设,都赋予了范冰冰在美妆领域极大的话语权。但剥离这种本土化的语境后,老外们眼里,她只是“漂亮的中国女明星”。
美妆领域,不是没有好的出海样本。比如花西子在进军日本等海外市场时,就淡化了在国内惯用的路数,转而输出精心包装的“东方美学”概念,深入研究当地市场,对产品色号、包装设计乃至营销话术都进行了彻底的本土化改造,最终成功立足。
品牌的全球化之路,很难简单地复制国内成功模式。对于FBD这样与创始人IP深度捆绑的品牌而言,其创始人的个人叙事恰恰是最难出口的“非卖品”。要想在国际市场的汪洋中走得更远,FBD必须学会讲述一个超越范冰冰个人、能够被不同文化所理解和接受的、全新的品牌故事。
只有进行产品差异化和深度本土化,建立独立于创始人的核心价值,出海这条路,才能真正迈出去。
参考资料:
范冰冰携自有品牌入局,美妆如何通过TikTok Shop布局海外? . 化妆品在线
范冰冰出海东南亚4个月后,自创品牌Fan Beauty怎么样了?.大数跨境
范冰冰从A股“消失” 但新的赚钱生意已经开始!. 每日经济新闻
国货美妆出海,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shopify
国货美妆创始人都想为自己代言.界面新闻
中国化妆品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华社
网址:范冰冰做电商了,从0到类目TOP卖家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13976
相关内容
范冰冰直播卖货,李湘做主播,明星都做电商,而她早就成为微商赢家!一年卖了14.5亿,范冰冰创业翻身
范冰冰出海记:从小红书到TikTok
范冰冰,靠一片面膜“杀”回来了
范冰冰下场卖货,明星拥抱直播电商将是大势所趋
一年卖14.5亿,范冰冰创业翻身
范冰冰下场带货、李湘卖貂翻车,艺人靠“电商直播”度过冬眠期?
3天爆卖20万盒!范冰冰的品牌靠一个素人火出圈了?
范冰冰“下海”卖面膜 明星带货容易卖货如何?
范冰冰出海创业,电商新战场中的狂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