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10年吴秀波访谈录集锦(原版文字记录)
记录了09年南方访谈、2010.11.12 吴秀波一天六访谈、名人堂和鲁豫有约,非常佩服秀波的好口才,说不出个道道,正好看到贴吧美文,真好!
http://s7/small/72670b09g7b81f101b956&69010年吴秀波访谈录集锦(原版文字记录)" TITLE="21. 10年吴秀波访谈录集锦(原版文字记录)" />
1.非常佩服秀波超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2011.1.9
我是学语言学的,我喜欢那些美丽而又正确的文字。
非常佩服秀波超强的语言组织能力。秀波的讲话常常具有很强的书面色彩,句子结构复杂而严谨、用词讲究、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段(例如排比句)。
很多即兴讲话在语法上都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颁奖礼上,看到某个演员准备表达一个复杂的思想,我总是替其捏一把汗,因为结果常常是惨不忍睹,能够在那种紧张的状态下把一个长句子说囫囵者寥寥无几。
而秀波说出的话,无论中间再多的枝蔓、修饰,最后基本上总能落回到句子的主干,句子无论从意义上还是结构上都十分完美。
我们在写作时,能够写下华丽而正确的句子,是因为我们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而秀波却有那样令人羡慕的能力,信手拈来,成就一句句令波蜜反复咀嚼、回味的经典。
语言能力,归根到底,反应了一个人智力水平。
秀波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的人,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还有鲁豫有约最后的这段话(感谢秀之琳提供的文字版):
“我拍戏这么长时间,我要练一万次以上的事情,就是让我的心跳永远保持匀速,就是在喊完开始的一瞬间,不管你对面坐着多大的演员,你这个戏对你来讲多重要,你的身体多差、多愤怒、多么悲伤、多么喜悦,都要保证你的心跳在喊完开始以后要和刚才一模一样,然后就是心情平静而略带愉悦。当我拍戏,一个戏将近500场,一场接近10个镜头,一个镜头将近拍4遍,我拍了二三十部戏的时候,那是以万计数的修行,没有什么外界的东西能够影响我,能够影响我的都是我自己心里的一些东西。如果我没有看你的节目,没有看到你节目里的那些人,没有看到他们得到那个年龄如此的安静,我不会紧张。”
如果说获奖感言还会事先稍微构思一下,那么这段话完全是即兴的,这在口语中可以说是质量极高的语言。我们如果边说边构思复杂的长句,说到后半部常常会忘记前面的逻辑关系,插入一个“不管”或者“如果”,再来几个排比,基本上就把自己绕晕了,再找不着北。可秀波的话常常会出现好几层逻辑关系,最后还总能收回去,不知道怎么办到的。所以我说他是一个逻辑思维很强的人。其实,他所擅长的象棋、台球其实也都是需要算度的。
秀波的急智能力很强,遇到再难的问题也都能化解。当问题很古怪很没水平或是无法回答时,秀波也总会抓住其中的一点,朝着某个方向扩展开去,看似和那个问题有关,其实又无关。其实这是一种很高超的言语策略,我们可以称之为“偷梁换柱”,既避免了回答尴尬的问题,又能不受牵制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刘新杰也常常使用这种方法在老谭面前、同事面前化解危机,但那是一种不动声色之下的急中生智,那是一个高智商的、经过特殊训练的间谍长期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练就的职业技能和生存本领。
而秀波对于这种策略的使用,则更像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他似乎不用经过刻意思考,便能悄悄地改变谈话的方向,自然到你会怀疑他是不是误解了对方的问题。在访谈中,看到他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化解了某次危机,我就会想,他是怎么做到的,在两秒钟之内找到对方话语中某个点,然后将之与自己的某段经历或某个感悟巧妙地联系起来。这也许不能用算度来解释了,这是一种天赋,也是生活磨砺所沉淀出的智慧。
如果文字不能真实的记录历史,就让表演记录历史中真实的人性。
==============
这是我最为佩服的一句话,不仅因为它本身的含义,还有它在文字上的技巧。
多数人造类似句子的时候会让后半句跟前半句保持一致格式,有极大可能说成“就让表演真实地记录历史”,而事实上表演是不具备记录历史的功能的。秀波非常巧妙地把“历史”变为定语,而非前半句中的宾语,让“人性”成为后半句的宾语。如此这般,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就正确了。
当听到这句话时,我忍不住击节赞叹,太巧妙了。
语言能力是秀波吸引我的最初原因,能够面对众人如此精准而充满文化韵味地表达的人真的很少。之前,叹服过于丹。
而后触及内心的是文字背后所闪亮的思想,那么通透明了宁静淡泊,让心温暖。
进而是波蜜们的才华,美文如蟠桃令人馋涎,让人日日流连忘返。
http://s13/bmiddle/72670b09gd3137e144b7c&69010年吴秀波访谈录集锦(原版文字记录)" TITLE="21. 10年吴秀波访谈录集锦(原版文字记录)" />
2. 看访谈之吴秀波 2011-01-08 21:51
他的声音里有一种让人慢慢安静下来的东西,不止是低沉的语音,不止是柔和的语调,不止是舒缓的语速,而是那种与世无争,只关心自己内心的专注。他的笑容里,有一种让人心软的东西,无辜,无害,甚至无措,带着一点点羞涩,一点点天真的孩子气。
他神采飞扬,眉眼生动,令你炫目,你简直不能不被感染,不能不由衷地会心地笑起来。他安静下来,回忆着,思索着,斟酌着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眉心微蹙,目光迷离,于是你安静地等待。然而,这等待也是不必着急的,因为跟他在一起,时光是安详的,静好的,是让你不由自主忘俗的。
他身上有一种脱俗的气息。这并不是后天的修炼和领悟,而是与生俱来的。与其说这脱俗是一种气质,不如说更是一种天真。有些人天生就是这样,有着极敏感极细腻的触觉,关心内心的感情和乐趣,远胜于尘俗的生活,远胜于生活中实用的一切。他是这种人。
他也曾四处漂泊,历经冷暖,但他没有任由生活将自己变成一个更浮躁,更肤浅,更功利,更圆滑的人。他一直保留一份天真。也因为这份天真,他回忆过往,并不觉得苍凉和不堪,而是那些暖和的片段,静处的时光,沉醉的瞬间,因为那才是他内心最在意的,所以他最记得。
他同时睿智通透。无论访问者怎样给他设置陷阱,他从不踏入陷阱。你问他当了“巨星”有什么感受,他娓娓诉说他的演戏心得。他对他职业的诠释,让人动容。他每次访谈都有令人琢磨的东西,只是有的采访者看见了,懂得了,有的采访者看不见,懂不了。鲁豫看见,懂得,爱惜,回应。
他是谦和的,温润的,低调的,沉静的,善感的,甚至腼腆的。但不仅仅是这样。他有他的骄傲和锋芒。当被娱乐至上的主持人问到白头发和时髦的发型代表了什么,一贯羞涩的他简洁地说,这代表生命的正常。当被问到得到“飞跃大奖”有什么感想,一贯谦和的他微笑着说,他不敢飞。
他在千山外水之外,他在我们尘俗平淡的生活之外,他在我们此生不可逾越的距离之外。可是,我们在他的故事里微笑过,流泪过,沉醉过,欢喜过,这样,已经够了。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里,各自安度,这样,已经够了。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我们遇见了,便是得到了。
3.秀波之访谈—— 2010。12。23
估计和波蜜们沦陷的过程差不多,先是被刘新杰,焦阳等人秒杀,然后不甘心的在坑里奋力的往上爬,都爬到一半了,结果手欠,又看了波波的各种访谈,结果,完了,直接掉坑底了,算了,别爬了,死我也死坑里吧,虽然挤点。
前面已经说了最近这几次访谈,没了,这是我印象比较深的几次访谈。
对了,还有一个索尼的《最佳现场》,有人说,那里面的波波有点得瑟,我看还行,得瑟的比较克制,估计那会是他找着门的那时候,得瑟就得瑟下吧,人总得经历应该经历的一切嘛,一辈子就这么一睁眼一闭眼的时间,干嘛压抑自已。
说了以前,该说说期望了。
我希望波波上郭德纲的《今夜有戏》,也不知道郭大爷现在怎么样了,他的《今夜有戏》还有戏吗,我喜欢看到波波和郭大爷逗贫,然后让郭大爷挤兑两句,我一直认为现今急智人物,除了本山大叔,小崔,就属着郭大爷了。
小崔的《小崔说事》,现在也不知能不能受累过问一下演艺圈的事,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喜欢看到波波和小崔聊两句深刻点的,比何叔的靠谱。
要是能上静姐的《非常静距离》就更好了,静姐现在走时尚路线,我们波波是时尚帅大叔,这事靠谱。我很期待戴军的《超级访问》,风格不风格的放一边,他们在一起,可以多聊聊当年歌厅的事,我相信99%的波蜜都喜欢听,都想多了解了解波波当年的往事,领略一下当年波哥的风采。
千万别上朱军的《艺术人生》,我怕朱哥在叙述波波当年的经历,酝酿情绪的时候,波波憋不住,笑场了怎么办,太悲剧了,好歹是央企啊。
也别去李咏的饭局,每次我都担心,万一哪个嘉宾吃饭的时候不小心,牙上沾了菜叶怎么办,还在镜头面前嘚啵嘚啵地说呢。
我也歇菜吧,嘚啵了一大堆了,真是疯了,最后说一句,波波,就象你说的,你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希望你一切都好!
http://s9/mw690/72670b09gd313a3a190a8&69010年吴秀波访谈录集锦(原版文字记录)" TITLE="21. 10年吴秀波访谈录集锦(原版文字记录)" />
4. 吴秀波访谈录集锦 (原版文字记录) 2011-03-09
http://tieba.baidu.com/p/1021232620
引子——
秀波接受过许多记者的采访,正是通过这些个采访让我们对秀波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大多数喜爱他的人,都没有把他看成明星,而是把他看成了一位同道人,一位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一位可以身心交融的挚友。你不由得不被他真诚的话语感染着,感叹着,感伤着,你不由得要去关心他,爱护他,维护他。因为那些他带给我们的那些引起共鸣的内心感悟,似曾相识的经历,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那些纠缠不清的却不能放下的思考,总能不经意中敲打着我们内心柔软的地方。
而媒体人对他采访后也会留下了这样的感慨--------
去年《电视指南》记者对秀波的采访后写道------吴秀波对所有问题的回答总是令人惊喜,反而你开始担心得到这么多会不会太奢侈,可他就这样毫无保留地表达。回答的角度有很多,他选择的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那种,带着勇敢、诗意、纯粹和哲学。原来表达可以这样,我从不知道。
最近一期《达人志》刊物有这样大的描述-------过去的几个月,他(吴秀波)接受了超过200个记者的专访,年度红人、至高人气奖项拿了也不下十余个,照理讲,略有曝光过度之嫌,但奇怪在,每一次见他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话题也都新鲜,他有本事让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回味。当然,这里的重点还在于他的态度,一般的演员在记者的疲劳轰炸之后,多半会有程式化的应对方式,或者干脆把不耐烦表现出来,但他不会。在他看来,每一秒的人生都不可复制,所以他的眼睛永远保持着新鲜的顽童般的神采,他也十分擅长把每一次的交流变成一次有趣的禅修课程,虽然他说他没有信仰。
吴秀波,用他对待人生的真诚态度,得到了媒体和观众一致的爱戴!
网上秀波的访资料有太多,如散乱的珍珠。在这把能收集到的媒体等对他的采访,集中在一起,不加任何评论。只为看着方便。
(因为不一定会收集全面,故时间顺序不定)
目录:
【002楼】第一篇:《凤凰网.非常道》2010年11月24日(137期)秀波:蝶变 主持人:何东
【026楼】第二篇:吴秀波接受《广东电台南方生活广播》专访2009年12月27日 记者:卓 晶
【039楼】第三篇:MSN《星月对话》2010年10月13日吴秀波:目标像儿子一样活着 记者:王江月
【054楼】第四篇:《南疆影视》杂志(2008年第2季)杂志 秀外慧中 波澜不惊 记者:党梆灵
【079楼】第五篇:《搜狐先锋人物》(2011年1月5日)吴秀波:隔断人情我想慢下来
【088楼】第六篇:《都市主妇》(2010年第12期)吴秀波 不坚持的人生 撰文:李 平
【099楼】第七篇:《电视指南》(2010年第04期)深度专访吴秀波:风光无限 记者: 姚珺文
【05页122楼】第八篇《达人志men's uno》(2011年第3期)吴秀波:放下也是一种坚持
【05页127楼】第九篇《天天新报》(2010年11月4日)吴秀波:我只是个手艺人 记者:潘昕
【05页131楼】第十篇《腾讯-名人坊》2010年11月吴秀波:从儿子身上感受父爱 记者:有鸣
【05页143楼】第十一篇《网易娱乐》2010年10月25日吴秀波:演过的角色我都不敢回头再看
【06页159楼】第十二篇《鲁豫有约》2011年01月5日吴秀波:迷一样的男人 记者:鲁豫
【07页192楼】第十三篇《新报》(2010-11-27)吴秀波--戏外自卑戏里狂妄 记者:宇浩
【07页198楼】第十四篇《北京卫视.最佳现场》2010年10月16日吴秀波-- 黎明之前 记者:大左
【07页210楼】第十五篇《羊城晚报》2010-10-23 吴秀波:只有我知道031的结局 记者:肖执缨
【07页220楼】第十六篇;《文化在中国网站.音乐盒子》2001年10月13日专访吴秀波 主持人:王磊
【08页227楼】第十七篇:《扬子晚报》2010年11月06日吴秀波:我认为演艺圈最干净 记者:辛良
【08页229楼】第十八篇:《北京电视周刊》2010年10月7日(40期)吴秀波: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记者:朱子
【08页235楼】第十九篇:《山东卫视*明星面对面》2010年5日15日吴秀波的坎坷人生 记者:辛凯
【08页241楼】第二十篇:《新浪网 》2010年08月11日 独家对话吴秀波:我是个纯导体
他在他所言过的电视剧中所演绎的台词,也是和其他演员不一样,有本事让他说的每一句台词感觉太好且都值得回味,他演绎的台词不可复制。他把演戏当作修行。
http://s5/mw690/72670b09g7b81f7896b24&69010年吴秀波访谈录集锦(原版文字记录)" TITLE="21. 10年吴秀波访谈录集锦(原版文字记录)" />
网址:21. 10年吴秀波访谈录集锦(原版文字记录)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08666
相关内容
杨澜访谈录:戏的孩子 吴秀波杨澜访谈录文字版
吴虹飞新作《名流——吴虹飞访谈录》出版
杨澜访谈录文字版的博客
雷军 杨澜访谈录 文字版6篇(全文)
访谈记录范文(56篇)
韩东:《毛焰访谈录》后记
访谈录范文(61篇)
访谈录格式(访谈录格式 例文五年级)
胡晓宜文化访谈录《他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