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饶人,转眼鬓成霜"这诗用在67岁的王朔身上,真是贴切得让人心酸。
前几天有网友在郊区菜市场撞见他,老爷子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满头银丝几乎找不着一根黑的,远远瞧着跟李亚鹏似的——倒不是长得像,就是那种被生活磋磨得没了脾气的气质,哪还有当年"京圈老炮"的威风劲儿。
目击的小年轻说当时压根没认出来,还是王朔自个儿先开口:"甭拍了,现在都靠朋友帮衬着。
"说这话时他手里拎着塑料袋,装着两棵白菜一把小葱,脸上挂着笑,眼角的皱纹里却藏着藏不住的累。
这场景真叫人唏嘘。
想二十年前,王朔可是文化圈的香饽饽,小说改编影视剧跟下饺子似的,酒桌上随便说句话都能上热搜。
现在倒好,逛个菜市场还得自己提经济状况:"没啥存款,写不动了,全靠老朋友搭把手。
"消息传上网,立马炸了锅。
有网友翻他五年前的采访,老爷子早就说过"现在年轻人谁还看我们那代人写的东西",这话听着就透着心酸。
要说这倔脾气可把日子过得够呛。
朋友聚餐抢着买单,钱包掏半天摸不出几张票子;想买精装版《红楼梦》,比价比半天还是拿了平装本。
住的老破小没电梯,爬六楼得歇两回。
邻居张大妈说他常在楼下石凳上发呆,"早些年觉得是个人物,现在看着跟胡同口晒太阳的老头没两样"。
不过也有人觉得"靠朋友接济"这话不靠谱,冯小刚上节目就说过:"王朔那张嘴,十句话里八句是逗闷子。
"可当记者拍到他穿开胶皮鞋买烟,社区证实他办了老年优惠卡,这些实锤让质疑的人都没了声响。
往深了想,这事扯出个挺扎心的话题:名人老了该啥样?
有人觉得他年轻时候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哭穷纯属作秀;也有人翻出他早年捐希望小学的旧闻,纳闷怎么好人没好报。
更多老读者想起他书里那些玩世不恭的"顽主",没成想现实比小说还唏嘘。
网友说的在理:"他教我们用嬉笑怒骂怼天怼地,可没教怎么跟皱纹白发和平共处。
"旧书店老板还留着王朔的签名书,老爷子嘴上说"卖不动就当柴火烧",可每次来都盯着新书区看半天。
这场景真够魔幻的——当年被他毒舌过的作家现在直播带货风生水起,他倒为了几毛钱跟菜贩子讨价还价。
说到底,王朔这事儿像面照妖镜,照出咱们对名人晚年的复杂心思。
有人觉得活该,谁让他年轻时候嘴毒;有人心疼,觉着该给老艺术家多点体面。
可吵来吵去,核心问题就一个:咱们该怎么看待那些曾经风光无限,如今泯然众人的时代弄潮儿?
王朔的"落魄",到底是他自个儿选的活法,还是被时代车轮碾过的无奈?
他说"靠朋友接济",是真过不下去了,还是变着法儿讽刺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这些问题的答案,怕是王朔本人都说不清。
但至少提醒了我们:再耀眼的明星也是肉身凡胎,会老会病会为柴米油盐发愁。
与其猎奇人家"落魄",不如多点将心比心。
毕竟潮水总有退去的时候,有人在浪尖上耍帅,就有人在沙滩上晒夕阳。
活得通透的人明白,每种人生选择都值得尊重——甭管是继续扑腾还是躺平看云,能把自己日子过明白了,就是本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