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分析
剧本分析
戏剧《俄狄浦斯王》对后人最著名的影响应该是恋母情节的揭露,但是本文我将通过自己的论述来阐释剧作中表达的人的存在本身的意义。
另外还会结合剧作《美狄亚》来分析中外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一、人的存在
通过俄狄浦斯的故事,索福克勒斯所要传达的是一种哲学精神和自我意识,它是常人所忽视的,乃至难以理解的东西。
在俄狄浦斯王中,索福克勒斯不是在讲述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在谈论存在本身的意义。
所以我们在阅读剧作的时候,情节的发展从开始的“谁是凶手”辗转到了“我是谁”的问题。
追求自由平等正义光明,向来是人类所标榜的人生的终极价值。
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意志和命运的冲突,虽然从小受到杀父娶母的诅咒,但是俄狄浦斯王还是忠于人追求自由的初衷,向世人昭示了关于自我的深刻认识。
那么我们来看俄狄浦斯王是如何认识自我的。
1、命运的反抗。
正是这种不屈于命运的反抗精神把俄狄浦斯一步步推向悲剧的深渊,但是他又不惧怕这种悲剧,因为悲剧总在发生,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
古希腊人把死看做是一场美丽的梦幻,死亡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痛苦的事情,所以他们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
所以我们看到俄狄浦斯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能理性看待,因为他不惧怕悲剧相反的是敬畏真理。
2、生命的追求。
俄狄浦斯王是一个具有强烈行动意识的悲剧英雄,即使面对重大变故,依旧追求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那就是放逐,我觉得这是古希腊人对生命的敬畏的体现。
人生是有限的,如何在这有限的生命里书写无限的生命,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为什么而活,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抗拒无限的痛苦和折磨。
而这条道路恰好就是通向自由的道路,也是我们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如同俄狄浦斯王一样,只有饱尝生命的辛酸、领悟无差别对待,才能放开心灵的枷锁飞向自由的天空。
3、自由的真谛。
追去自由,但是我们更多时候是被世俗所限制,没有办法摆脱世俗的看法。
人最怕的不是做梦而是梦醒之后五路可走。
俄狄浦斯王让人敬畏也体现在这一点,当一切毁灭之后,他勇敢的承担这一切,而不是逃避,就像歌队劝他去死,他选择了火。
就像希腊人崇尚的,死是一件极其快乐的事,如果选择死,那就是逃避。
所以俄狄浦斯王选择刺瞎双眼开始流浪,这样的选择是对自己精神和灵魂的解放,也是自由的最高境界,是人认识自己并且超越自己的表现,也就是此时,俄狄浦斯王的形象开始变得丰满伟岸又肃穆。
俄狄浦斯王最后戳瞎眼睛,自行放逐,用这种悲壮的斗争照亮了生命阴暗的一面,命运可以剥夺我们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可以把我们打到,却不可以将我们征服。
所以,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为什么能够经久不衰,就是因为他用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简单传说为世人谱写了一部生命壮歌。
即使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是我们还是能够在这部经典的作品中读到人类的普世价值观。
所以有时候,哭还是比笑来的更加充实,哭泣过再欢笑,这欢笑才更灿烂。
二、女性形象的分析
历史的长河中,妇女的地位都是十分低下的,男女不太平等,男人压迫女人,就如同美狄亚在剧作中发出的不平之声:在一切又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
因此我们无论是在西方的还是东方的一些剧作中描写女人都
是极端的,不健全的甚至是人格扭曲的,而似乎坚强而不健全的人物最合乎戏剧家的需要。
《美狄亚》,是破碎的妇女心灵的悲剧。
那么我们结合具体的古希腊文化来看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在历史的进程中,女性的地位随着父权制社会的形成逐渐从女神跌落到女人,因此女人在古希腊的地位是十分渺小的,丈夫在男女两性社会中是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
另外,西方是一个信奉宗教的社会,基督文化以罪恶感文化委基础,人出生便意味着原罪,人活着就意味着罪孽,对他们来说,死亡时解脱苦海的最好办法。
此外,西方民族以个人为本,古希腊人更是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自我是主导一切行动的核心。
在这种文化下生长的人是没有道德意识只有自我意识的。
因此,我们看到美狄亚的复仇道路,就会理解很多,为什么他痛恨自己丈夫的背叛却唯独让丈夫存活,因为活着并且接受一切苦难就是对他最好的报复。
2、但是我们同样是从两部作品中看到了女性的悲哀,他们无论是自己复仇的还是没有复仇的,最后都不能得到作为人最后的自由。
那就是俄狄浦斯王的妻子或者母亲选择自杀而美狄亚则是精心安排自己的退路使自己不至于流亡。
这样的结局不仅是女性丧失作为女性的主体意识,同时也是丧失作为人对自由的认识。
而这就是男性笔下的女性。
男性的人格价值在于取得社会成就,而女性则在于被男性选择,一旦背离男性那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而这也就是女性悲剧产生的原因。
这些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实质上反映了父权制社会下女性地位的沦丧以及女性话语权的消亡,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此外,我们还从东西方作品中的女性身上看到了东西方女性的差别。
但是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什么牺牲的总是女人。
东方的女性,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内敛的个性,他们从小受到三从四德的思想影响,他们所谓的幸福都受到世俗眼光的考量,言行举止受到约束,他们之恩能够依附于男人而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所以我们再一些作品中看到女性复仇的方式(杜十娘、窦娥等),他们依旧尊崇道德的束缚,相信世俗的力量,寄希望于社会舆论,而借助方式是将自己毁灭,撕碎自己来表达对世界的憎恶,但同时又希望借助自己的毁灭能够获得世俗的怜悯,殊不知留下的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段谈资。
反过来我们看古希腊女子复仇的方式,虽然是极端的表现,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那是对人性最公平的待遇。
所以他们更加偏重复仇者主体精神世界的感受,他们强调对人的重视,认为人作为主体应该高于社会和自然的地位,所以我们看到美狄亚复仇的方式是撕碎世界来表达她对世界的不满。
同样作为女性,生活在东方世俗下的女性,即使对于复仇我做不到美狄亚那么绝对,但是我还是很欣赏西方人的这种价值观,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要比东方人更加纯粹。
所以说,特别是对女性,世上没有所谓的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更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
网址:剧本分析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05623
相关内容
如何分析剧本分析人物演员如何分析剧本
剧本人物分析全攻略
浅谈演员如何分析剧本
演员如何分析剧本与角色
影视剧本创作的市场分析.pptx
《日本《狂躁35分钟》剧情分析》
电影剧本结构分析.pptx
话轮转换在剧本中的功用分析
演员经纪必备:剧本分析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