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者陈滢竹:唱自己 为民族声乐传承注入活力
近日,青年女高音陈滢竹博士毕业独唱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唱响。这场汇聚了民族韵味与国际视野、融合学术积淀与舞台实践的音乐会,不仅是她博士学习生涯的成果汇报,更成为中国声乐艺术新生代力量的一次精彩亮相。
精打磨 展现歌唱多样性
“在曲目选择上,小到一首民歌的处理细节,大到整场音乐会的结构框架,都倾注了导师的心血。”陈滢竹告诉记者,作为一场承载着总结与展望意义的毕业音乐会,她与导师、著名歌唱家雷佳反复打磨,力求构建一套兼具专业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曲目体系,展现其声乐多元驾驭能力。
上半场演出以钢琴伴奏为核心,由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任卓担任钢琴艺术指导,巧妙融入童声合唱与笛子等元素,凸显民族性与多元声乐形式的碰撞,曲目涵盖艺术歌曲、古曲、古诗词创作歌曲、民歌等多个品类。下半场的演出则定位为“戏剧魅力”主题,由指挥家肖超携手中国电影交响乐团进行伴奏,通过歌剧选段、中西方创作歌曲等,展现与大型乐团协作的能力。
“音乐会中有一些新作品,希望为观众带来新鲜感,更想展现我歌唱的多样性,让大家看到我的艺术喜好与专业能力的融合。”陈滢竹表示。
返场环节,《荔枝颂》与《边境的小鸟》两首曲目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这两首歌是我参加金钟奖比赛的获奖作品,对我意义重大。” 陈滢竹坦言,《荔枝颂》作为家乡广东的代表性名曲,在毕业音乐会上唱响,既是对艺术成长起点的回望,更是对家乡的深情告白。
唱自己 让作品真正动人
“博士阶段的学习,让我真正明白了‘唱自己’的意义。” 谈及三年来的成长,她最先想到的是导师雷佳的悉心指引,“导师不仅在专业技巧上为我把关,更在艺术理念上为我明确方向。”
在她看来,自己声乐学习的不同阶段有着清晰的进阶逻辑,本科阶段夯实技术基本功,硕士阶段积累曲目量与演出经验,而博士阶段则是审美境界的跃升。“导师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定要唱自己’,每个人的声音条件不同,不能刻意‘做声音’,装腔作势的声音没有生命力,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才能让作品真正动人。” 这一理念成为她博士阶段艺术探索的核心准则。
陈滢竹说,导师不仅鼓励她坚守民族声乐的根脉,更支持她尝试外文作品等新领域,“导师说,审美提升是终身课题,要在坚守自我中不断拓展边界。”
这种“唱自己”的理念,也让她在博士阶段摆脱了曾经的迷茫。硕士阶段积累了大量曲目后,她一度困惑于风格定位,而雷佳的引导让她更加明白:技巧是基础,真情是灵魂,唯有让声音与自我特质相融,才能在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如今,这一理念已深深融入她的演唱中,“未来无论是登台还是授课,我都会坚守这份对‘本真声音’的追求。”陈滢竹说。
勤探索 北京提供艺术土壤
博士阶段的艺术成长,不仅源于课堂的积累,更来自于重要舞台的实践磨砺。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山海情》中,陈滢竹饰演的“麦苗”一角,成为她艺术道路上的亮点。
这部融合了歌剧与话剧元素的作品,对演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而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语言关。“剧中所有台词都用西北方言呈现,这对我一个广东人来说,简直是全新的课题。”陈滢竹说,为了攻克语言难关,她从最基础的发音开始,逐字逐句对照录音练习,反复请教剧组的西北籍演员,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用西北方言与同事交流。从生硬模仿到情感自然流露,她在语言的打磨中更深刻地理解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山海情》让我更加明白,声乐演员不仅要会唱,更要会‘演’,要让声音成为情感的载体,让角色在歌声中活起来。”她说,这段历练,也为博士毕业音乐会的“戏剧魅力”主题板块提供了实践支撑。
“麦苗一角的坚韧与成长,和我在北京追逐艺术梦想的经历很像。”陈滢竹认为,北京的每一寸空气都充满着文化的滋养,从广东到北京,北京这个全国文化中心也见证了她的艺术蜕变。
北京丰富的文化演出资源成为她的“第二课堂”,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多元艺术的养分。“在这里,我能看到最顶尖的演出,能与各领域的艺术家交流,这种耳濡目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却又无比深刻的。”她坦言,正是北京浓厚的艺术氛围,让她在博士阶段对 “中西艺术互鉴”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生,她更深刻地感受到学术与艺术交融的魅力。“这里既是学术殿堂,又紧邻艺术实践的核心地带,让我能在理论研究中思考舞台呈现,在舞台实践中反哺学术探索。”陈滢竹认为,这种“学演互促”的环境,让她的艺术视野不断拓宽——从对中山咸水歌的活态传承研究,到对中西声乐技法的比较分析,学术积淀让她的舞台表现更有深度。
对于未来,她已勾勒出蓝图,将继续深耕民族声乐领域,同时尝试更多艺术形式,“不想给自己设限,艺术的魅力就在于不断探索未知的可能。”她说,“雷佳老师等前辈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品德是艺术的根基,歌声里流淌的不仅是技巧,更是人格。”她希望未来能将舞台实践与教学分享结合起来,把“唱自己”的艺术理念传递下去,让民族声乐的传承更有活力。
(责编:鲍聪颖、高星)
网址:歌者陈滢竹:唱自己 为民族声乐传承注入活力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04723
相关内容
茂名音乐才女陈滢竹:星海海浪中的璀璨之声陈滢竹:从高州走出的音乐才女,如何在歌剧舞台上绽放光彩
回顾《歌手》节目中传承的民族音乐之声,坚定文化自信
以科技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华为音乐空间音频让传统民乐重焕“新声”
盘点《歌手》节目中传承的民族音乐之声,坚定弘扬文化自信
八大民族音乐人献唱收官 《天籁之声》传承民族文化扬帆起航
民族乐器演奏家龙:用音乐传承与创新
【葫芦丝名家】可歌可敬的民族音乐葫芦丝传承者和传播者云南凤尾竹民族乐器厂
阿朵“死里复活”LIVE秀惊艳回归 携传承人助力新·民族音乐
藏族民歌弹唱传承人:加措老师如何让传统音乐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