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环球音乐本土化新打法:从抢巨星到押注内容创作的核心源头
最近音乐圈有个事儿,挺值得琢磨。环球音乐跟一位幕后大神——钱雷和他创立的勇士音乐厂牌,签了个全球发行的深度合作。
这事儿咋一看,好像是唱片公司和制作人常规牵手,但细品下来,信息量巨大,可能藏着环球音乐在中国市场布局的又一次关键进化。
为啥这么说?想想钱雷是谁?那英的《默》,周深的《大鱼》,雷佳的《人世间》,陈奕迅的《孤勇者》,王菲的《归途有风》,张碧晨的《笼》……这些近年横扫大街小巷、霸屏影视综的顶级金曲,都出自他和团队之手!他可不是个普通音乐人,更像是华语乐坛的“爆款OST制造机”。这些歌,往往不仅仅服务于影视剧情,本身就成了歌手们传唱度极高的代表作,威力惊人。
环球音乐这次合作的特别之处在哪?它不再是只盯着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大明星,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内容创作的核心源头——词曲作者、制作人、创作型团队。这释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环球音乐在中国的玩法升级了,它在深度绑定华语音乐的“创作心脏”。
想想看,音乐产业的核心是什么?归根结底是好作品。有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产出,版权价值、艺人经纪、演出市场、衍生开发这些业务才有根可循。环球音乐此举,无疑是跳过了中间环节,直接“掐住了源头活水”,眼光可谓精准且长远。
钱雷和勇士音乐代表了一种什么创作模式?
他们在当下“流量速食”的环境里显得有点“不合群”。他们不走流水线,坚持“慢工出细活儿”,每首歌都力求精雕细琢,量身定做。比如王菲在《如愿》里那种空灵与宏大的碰撞,周深在《大鱼》里极致纯净的声音处理,都能精准戳中时代情绪,引发广泛共鸣。这种对作品艺术性和流行度双重追求的理念,和环球音乐这样拥有深厚传统唱片基因的公司,气质高度契合。
那么,环球音乐能给勇士音乐带来什么呢?
答案就是顶级的资源和广阔的舞台。大家都知道环球音乐在影视音乐领域的统治级地位。想想看,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What Was I Made For?》,拿下金球奖和奥斯卡的《No Time To Die》,发行方都是环球!他们与包括久石让、谭盾、约翰·威廉姆斯在内的大师级配乐家合作紧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勇士音乐专注的影视音乐创作,将得到环球音乐在全球范围内庞大的影视资源和合作网络的强力支撑,未来的作品能触达的空间和产生的价值潜力巨大。
其实,环顾环球音乐最近半年在中国的动作,你会发现它早已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盘精心布局的大棋:聘请资深高管许雯静执掌运营,力邀刘欢成为全球独家合作艺人,在中国落地德意志留声机中国和蓝色音符中国这样高规格的古典爵士厂牌,在粤港澳大湾区扎下根来……每一步都在夯实本土化基础。
从早期的“多厂牌并行”(环球中国、Republic唱片中国、宝丽金、EMI),到后来深度绑定陈奕迅、战略携手周杰伦及其杰威尔音乐、联动时代峰峻、拿下《新说唱2024》独家合作、与摩登天空战略结盟,再到如今锚定钱雷这样的创作核心。
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轨迹:环球音乐的中国本土化,已经从最初的市场存在感建设,逐步深化为内容生态的深度构建。其目标不再仅仅是“签下大牌”,而是成为驱动华语音乐内容创新和品质升级的关键引擎。
由行业老将徐毅掌舵大中华区,搭配专业化的本土运营团队,环球音乐展现出的是一种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和耐心。在这个浮躁的快餐时代,一家国际巨头选择沉下心来,尊重创作规律,投资内容源头,推动品质升级,这本身就需要一种特殊的“勇士精神”。
未来,随着这些布局的发酵,我们或许能看到更多融合国际视野与中国文化底蕴的精品音乐诞生,也能看到华语音乐人通过环球音乐的全球网络,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这背后的故事,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你对环球音乐这种深度绑定创作源头的策略怎么看?觉得它会如何改变华语音乐格局?欢迎留言讨论!别忘了点个关注,第一时间获取音乐产业深度解析!
网址:拆解环球音乐本土化新打法:从抢巨星到押注内容创作的核心源头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02755
相关内容
Tiktok的巨头之路:从内容和体验创新,到海外本土化战略环球音乐本土化战略升级:与钱雷厂牌合作背后的新增长点
环球音乐联手钱雷,重视本土创作才能全球破局
上市影视公司巨资押注电影,“票房对赌”须以内容为核心
和势博纳解析:本土社交媒体巨头如何重塑内容生态?
娱乐内容:音频巨头们的新战场
美妆新消费的进阶与新生:巨头押注、资本看好、创业潮起
更长久、更深度、更创新,腾讯音乐与环球音乐升级打造合作新范本
文化产业70年逆袭: 本土娱乐内容从配角到主角
流量矩阵打法详解!掌握矩阵引流的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