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风云榜上“悬挂”的尴尬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看了第7届音乐风云榜八强名单,难免会让人生出这样的感慨。在内地“最受欢迎男女歌手”的名单中,羽·泉、张靓颖、赵薇、何炅这样的歌手,已经被称为“前辈”,统统out(出局、过时)了。
那雄踞榜单的人物,又是什么来头?
拉出榜单,内地男歌手——俞思远、马天宇……内地女歌手——厉娜、刘力扬……如果你没有观看2006年的选秀节目,可能你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可是,即便你看了,你还是说不出他们究竟唱了什么歌。
可风云榜上的风向就是这样明确。男歌手八强中,选秀明星占据五席;女歌手八强中,更有七强来自选秀节目。这刚出炉的音乐风云榜单,分明带着选秀遗留下的烈火烹油的味道。看到这样的结果,手里攥着一把专业歌手的唱片公司火了,言辞激烈地说:“整个音乐圈都乱套了。”动不动又开始怀疑奖项的公平性了。
奖项是否公平,我们不敢妄下评论。但是乐坛上,选秀歌手的改朝换代,的确已经是主旋律,其他很多榜单也反映出这个现象。音乐风云榜最受欢迎男女歌手奖是全民票选的奖项,去年薛之谦和周笔畅分获该奖,榜单对新生力量的支持已经初露端倪。
这时候难免会有爱“怀旧”的人出来跳脚,指着整个音乐圈的鼻子骂道:越来越不专业了,越来越不尊重前辈了!在他们眼中,音乐圈简直成了无知小子的欢乐舞台。
批评是有利于进步的,但是有些批评让人一眼看出利益的立场,未免显得太没智慧。跳出这个人声纷扰的娱乐圈,把它嵌入时代的背景中,超然地看待一些现象,也许这种“含金量”不高的娱乐文化也有它热闹的合理性。
今天空前繁盛的所谓娱乐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在以前是不曾出现的。笔者也曾跟一些人讨论过“文化”,记得跟我省民俗文化专家潘鲁生聊天,他说,以前的中国文化以宫廷文化和文人文化为主流,通俗的民间文化本来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它依旧是文化。
又想起跟山东大学王忠武教授的对话,他说,大众文化来自一个相对自由的市民社会的空间。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们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大众文化终于有了独立的空间,它虽然在中国的时间不长,却成为了现在最热最红火的文化,因为它反映了市民的需要。
所以呀,你别鄙视
无厘头的娱乐文化,别鄙视“庸俗化”的大众选择。如果你有对抗的情绪,那是在对抗“市民的需要”!你对抗得了吗?歌迷们就是拥护他们自己投票选出来的姑娘和小伙儿,他们也许唱得不好,没有绚丽的技巧,但他们体现了平民的趣味,是咱自己造的。
在大众趣味的溺爱下,上榜的歌手一时风光,但也别得意忘形,因为你是被大众趣味左右的,你永远左右不了大众趣味——你上的是瞬息万变的音乐“风云”榜。出局的歌手也不必悲哀,若真看破了红尘,向着“小众”的方向发展,未必不是一条“精英”化的路线——你可以去投靠标榜实力的“中国原创歌曲总评榜”。
总之,俗就要俗得匍匐于众生,精就要精得不畏高处寒。就怕那种不上不下的主儿,跟不上大流,又不肯下苦功夫,却有个愤世嫉俗的毛病,真叫人可怜。
网址:音乐风云榜上“悬挂”的尴尬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97705
相关内容
东方风云榜折射乐坛尴尬现状 场上热闹场下要思考超女撑场音乐风云榜 歌手入围奖项遭质疑
潘云侠听云轩说相声,曹云金尴尬瞬间,你这是在砸何云伟的挂吗?
盘点音乐颁奖典礼上的十大“尴尬瞬间”
风云榜(百事音乐风云榜)
视频:音乐风云榜 颁奖 王筝 陈奕迅
得票不及新人薛之谦 何炅离开《音乐风云榜》
音乐风云榜昨落幕 一线明星寥寥超女大出风头
“中国的格莱美” 音乐风云榜颁奖提名揭晓
第8届音乐风云榜提名揭晓 李宇春出局张悬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