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12岁女弃英国留学,执意赴韩当练习生吃苦

发布时间:2025-07-20 13:44

一个12岁的孩子,宁愿放弃英国的精英教育,也要远赴韩国,投身那被誉为“造星工厂”实则“血肉磨坊”的练习生体系,这本身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扇在当下中国教育“内卷”的脸上。演员黄奕的女儿黄芊玲,一句“你能当艺人,为什么我不行?”,不仅道出了一个青春期少女对舞台的向往,更无情地揭示了中国青少年在单一成功路径重压下的集体焦虑与挣扎。
12岁女孩梦想去韩国练习舞蹈,被妈妈质问“你以为明星那么好当吗?”女孩回应“你都当艺人了,为什么我不能?”认为当明星更有成就感,想亲身体验。

这出“明星梦”的戏码,始于黄奕7月18日发布的一段视频。视频中,正值升学关键期的黄芊玲,突然向母亲摊牌:不想去英国留学了,想去韩国当练习生。她坚信当明星更有成就感,甚至搬出母亲的艺人身份作为论据。黄奕的担忧溢于言表,她试图用残酷的现实击碎女儿的幻想:韩国SM公司练习生出道率不足0.003%,这意味着200万人中只有75个名额;每日训练18小时是常态,韩庚当年肋骨骨折的案例更是触目惊心。黄奕质疑女儿“没苦硬吃啊!你吃得起苦吗?”然而,黄芊玲的回应却直指痛点——英国的教育让她感到“压抑和无聊”。此事一出,网络炸开了锅,有人质疑黄芊玲的外形条件在韩国娱乐圈的竞争力,也有人拿小沈阳女儿沈佳润在韩国出道后发展不顺的例子来佐证明星之路的艰难。视频的最后,黄奕陷入了是否该尊重女儿选择的巨大纠结。

黄芊玲的“明星梦”,绝非孤立的个案,它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青少年职业规划的深层困境与社会成功观的单一化弊病。当孩子们宁愿选择一条充满未知与艰辛的非传统道路,也不愿继续在看似光明的传统教育路径上前行时,我们必须停下来,审视这背后的结构性问题。

中国教育的“内卷化”已是老生常谈,但其对青少年心理和职业选择的扭曲影响,却日益触目惊心。升学竞争的白热化,使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愈演愈烈。即便侥幸挤入名校,也无法保证未来的确定性成功。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5年趋势》报告指出,全球青年失业率高达12.6%,显著高于一般失业率。而中国,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突破1222万人,就业市场压力山大。这种无休止的竞争和不确定的未来,让青少年普遍感到压抑、迷茫,甚至绝望。传统教育路径的单一评价标准,更是扼杀了无数拥有多元兴趣和潜能的孩子,他们被困在“唯分数论”的牢笼里,看不到其他出路,于是,那些看似能快速实现自我价值的“第三条路”,即便荆棘密布,也成了他们眼中唯一的救赎。

然而,这条“第三条路”——特别是光鲜亮丽的明星之路,远比想象中崎岖。黄奕所揭示的极低出道率和高强度训练,是韩国练习生体系的真实写照,那不是培养艺术家的温床,而是批量生产商品的流水线,淘汰率之高令人咋舌。青少年往往只看到金字塔尖少数成功者的光环,却忽视了塔基下无数默默奋斗、身心俱疲甚至最终被无情淘汰的个体。盲目追逐表面的光鲜,可能导致青少年在缺乏充分认知和准备的情况下,付出巨大的时间、金钱和情感成本,却难以获得预期回报,甚至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这种“吃苦”并非为了成长,而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幻象。

黄芊玲的明星梦,本质上是对单一化成功标准的“反叛”。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奉为成功的圭臬,这种狭隘的定义,扼杀了青少年的多元兴趣和潜能。经合组织发布的《全球青少年职业准备现状》报告明确指出,年轻人理想职业与劳动力市场现实之间存在严重脱节,且职业不确定性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加剧。这无疑是对我们现有教育体系和成功观的当头棒喝。我们必须拓宽对成功的定义,鼓励孩子们探索更多元的职业路径,而非仅仅局限于“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

在此,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国际。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通过企业实践与职业学校理论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升学和就业路径。这种模式不仅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更实现了“学习有津贴、毕业即就业、生活有保障”的愿景。学生在企业中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在学校里接受理论知识学习,毕业后可直接就业或继续深造,甚至可以申请永居权。这套体系的成功,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单一壁垒,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这难道不比在内卷的泥潭里挣扎,或者盲目追逐虚无的“明星梦”更具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吗?

黄芊玲们的选择,是社会对教育内卷和成功观单一化发出的无声质问,更是对我们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理性的职业观和成功观。这要求教育者和家长,不再仅仅关注分数和排名,而是真正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具实践性和互动性的职业指导,让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不同职业环境,了解真实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同时,社会层面也应完善对非传统职业路径的制度保障和支持,破除职业偏见,让那些选择“第三条路”的孩子,不再是“异类”,而是被认可、被尊重的探索者。

否则,我们培养出的,将是一代在内卷重压下,要么疲惫不堪,要么盲目逐梦,最终迷失在虚假光鲜中的“工具人”。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单一的模板,而是每个人找到并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特旅程。是时候,让孩子们从“吃苦”的泥潭中解脱出来,去探索一片真正属于他们的广阔天地了。

网址:黄奕12岁女弃英国留学,执意赴韩当练习生吃苦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93930

相关内容

女儿想赴韩当练习生 黄奕:没苦硬吃,引发网友热议
黄奕12岁女儿弃学追韩梦 ,出道率0.003%引焦虑
“你以为明星那么好当?”黄奕回应12岁女儿想去韩国当练习生
黄奕和12岁女儿在别墅里一顿饭吃12道菜,聊着当明星有多苦
黄奕女儿想去韩国当练习生,母女间梦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
韩国练习生淘汰率仅0.003%,12岁女孩追梦警示社会
出道率仅0.003%!黄黄芊玲12岁欲闯韩国练习生圈
黄奕带女儿体验娱乐圈,12岁女孩不想读书只想当练习生,名利场的诱惑有多大?
“我不想学习,太苦太累,我想当练习生!”
黄奕12岁女儿向往舞台 想放弃英国留学赴韩当练习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