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转型的李易峰与从未定型的陈晓
关注时常看到明星们在转型,为什么要转型?是之前或主动或被动的被定型了。多年以前这个词听的还没有那么多,那个时候偶像多出在歌手圈(英皇TVB发展比较全面,也有很多演员偶像),唱而优则演,偶像要注意形象与粉丝问题,所以很多时候是大于角色的,需要角色为形象去迁就。
早期也没有经纪公司,剧组的制作组觉得哪个演员合适角色,就会去跟演员洽谈,这个时候演员是为角色服务的。而演员自己的选择也相对自由,如果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规划的,就不存在转型这个问题,一开始就会避免定型。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某个角色红了,找来的就都是这类型的角色,为了生计问题,最后还是只能拍,这类被动定型很无奈的,有不少老一辈的演员,就是这样被动定型,转型非常艰难,但踏踏实实拍戏,也有一片天地。
现在的演员被定型,与经纪公司有直接关系,大部分经纪公司会考虑在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再兼顾发展,演员的签约时间毕竟就是那么长,很少会考虑到中年以后。而影视制作公司就问题更严重,因为制作的剧目大多是企业擅长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当然,也有部分演员仅活在当下。
在我眼里,李易峰与陈晓都是很清醒的人。据说李易峰在签约公司的时候,是有提供剧集的男主角的,需要先有高知名度,才能再有更多选择,之后接了多部的公司同质化剧集,这也是签约的利与弊,但后期有了一定自主权,就在尽量选择更有内容的角色。现在的影视行业体量大,李易峰肯努力积累作品,转型成功只是时间问题,只是不同的阶段,适合的角色不同而已。
陈晓是一开始就没有过定位,他就是作为演员,在没有太多选择权的时候,演好现有的角色,在有选择的时候,选择喜欢的角色。他从未给自己定型,就不存在转型(个人认为,于正做一个影视公司老板还是不错的)。感觉他真的是一个没有太多杂念的演员,也很能选剧本,未来的演绎路会非常长。
为什么转型一定要去电影圈?是现在的电视圈更多的是偶像剧,时装剧,古偶剧,仙侠剧,民国偶像剧。整个剧就是作为偶像定位存在的,偶像就需要注意形象问题,需要让粉丝观众们觉得美美美,这种剧里形象就是大于角色,甚至大于剧情的,演员们在电视圈接不到太多的精彩绝伦的角色。当然,这一两年情况已经在渐渐改变,更多类型的精彩剧集出现,从雷剧当道,到服化道精良,到剧情精彩,以后演员一定不用转电影圈就可以转型了,有的演绎方式适合电影,有的演一有的适合电视剧,强行转道并不是好事。个人觉得孙俪就不是太适合电影,但电视剧就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