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起源到MV黄金时代:流行乐坛的视觉进化历程
在《从无到有:音乐载体进化史》的系列探讨中,我们聚焦了黑胶唱片、磁带、CD和MP3这四大音乐载体的演变历程。然而,除了这些声音载体的变革,还有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也值得关注,那便是MV。对于许多80后和90后而言,听歌时搭配MV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体验。但遗憾的是,如今MV在华语乐坛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甚至有些被边缘化的趋势。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MV的世界,探寻那些令人怀念的音乐视频背后的故事。
《从无到有:音乐载体进化史》特别篇:MV的兴衰与变迁
在探索MV的简史时,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的时代烙印。从早期的音乐录像带,到如今的数字化音乐视频,MV的形态和内容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MV始终是音乐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呈现方式,更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自音乐诞生起,声音与图像便紧密相连。无论是街角的吉他弹奏,还是音乐厅里的管弦乐团,人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也在欣赏着表演者的形象。然而,随着录音技术的革新,声音与图像逐渐分离,人们开始享受到纯粹的听觉盛宴。但人类是视觉的生物,单纯的听觉体验显然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于是,当电影技术在1890年代诞生时,人们便尝试将图像融入音乐之中。最早的音乐录像带可追溯至1894年的美国,一首名为《迷路的小孩》的歌曲被精心录制成移动幻灯片,尽管当时许多人连留声机都未曾见过,但这首歌的乐谱却售出了高达200万份。
《迷路的小孩》之后,有声电影时代悄然来临。1927年,音乐主题的电影《爵士歌手》问世,标志着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部影片以音乐明星Al Jolson的精湛表演和演唱为核心,实现了声音与图像的完美同步。银幕上,声音与影像再次紧密结合,共同讲述着故事,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随着电视的广泛普及,声音与图像的融合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广告音乐到乐队宣传,音乐视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在这其中,1975年皇后乐队推出的MV《波西米亚狂想曲》无疑成为了最为瞩目的焦点。在BBC的音乐节目中,该视频首次亮相,便引起了轰动。据摇滚史学家保罗·福尔斯所述,这首歌“标志着音乐视频首次成为全球大热歌曲营销的核心”。
继1975年皇后乐队推出《波西米亚狂想曲》后,音乐视频的魅力愈发显现。到了1981年8月1日,一个专为音乐打造的电视台应运而生,它就是后来声名显赫的MTV。在MTV的开播仪式上,一则别具匠心的登月宣传片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宣传片巧妙地将插在月球上的美国国旗替换为自己的LOGO,同时,旁白激昂地宣告:“Ladies and gentlemen,Rock and roll”(女士们、先生们,摇滚吧),这一声呼唤,仿佛开启了音乐视频的新篇章。
在如今众多由MTV制作的美剧中,我们依然能够欣赏到精心设计的片头动画。
而MTV在首次播放时,巧妙地选择了新浪潮乐队The Buggles的《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视频会杀死电台明星)作为开台之作。其背后的理念清晰明了——专注于全天候播放音乐录像带及音乐相关内容。然而,初期MTV的影响力颇为有限,整个MV曲库仅包含120首歌曲。
真正让MV与MTV现象级崛起的是1983年的迈克尔·杰克逊。那年,他将《Thriller》打造成一支风格独特的恐怖惊悚MV,并在MTV上连续播放。此举不仅让MJ声名大噪,更推动了MTV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结果是,《Thriller》专辑成为史上首张销量破亿的专辑,MTV的收视率也因此飙升,迅速风靡全球。
《Thriller》的MV不仅为迈克尔·杰克逊带来了巨大的名声,更推动了MTV的迅猛发展,使其步入了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MTV对音乐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MV在宣传方面的巨大作用和不可估量的价值。
2. MV在中国的发展也并不滞后。早在1972年,著名歌手许冠杰就已拍摄了《铁塔凌云》的MV,成为国内早期尝试音乐视频的先行者。在这部MV中,许冠杰身后依次展现了巴黎铁塔、富士山、自由女神像等世界知名地标,巧妙地借助这些元素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开启了MV在中国音乐界的崭新篇章。
继许冠杰之后,1981年,台湾乐坛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刘文正先生推出了台湾首支音乐录像带《飞鹰》,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台湾音乐视频时代的开启,更预示着MV文化在华语音乐界的蓬勃发展。
在《飞鹰》的MV中,刘文正身临其境地穿梭于阳明山间,迎着狂风与浓烈的硫磺烟雾,深情对唱着歌曲,其间还巧妙地融入了老鹰翱翔的镜头。尽管这些MV在今日看来或许显得粗糙且浮夸,但在那个年代,它们却如同狂风巨浪般冲击着人们的视听,成为华语流行乐崛起的有力推手。
随着80年代中期的到来,港台歌手发行专辑时拍摄MV已成常态。1984年,香港更是推出了专播MV的节目《新地任你点》,进一步推动了MV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MV也传入大陆,形成了“欧美传港台,港台传大陆”的文化传播格局。
继港台MV文化的蓬勃发展后,1985年,北京电视台也紧跟潮流,录制并拍摄了内地首支MV。这首MV由程琳演唱,内容是她为孩子们创作的儿歌《小螺号》。这一举动标志着MV文化正式传入大陆,开启了“欧美传港台,港台传大陆”的文化传播新篇章。
然而,与港台地区成熟的MV制作相比,内地早期的MV制作显得更为简陋。以《小螺号》为例,除了开头的浪花与音乐相映成趣外,其余部分均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演唱画面,缺乏多样化与创意。
与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相似,大陆MV制作起初以模仿港台音乐为主。但进入90年代后,随着音乐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陆MV制作逐渐走向专业化。特别是在摇滚乐领域,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加入,为MV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作品。例如,何勇的《钟鼓楼》便是在张扬导演的指导下诞生的佳作。
而崔健的《一块红布》与《快让我在雪地里撒点野》,都是在导演张元的执导下完成的。此外,窦唯的《高级动物》也值得一提。
随后,宁浩与管虎这两位后来名声显赫的导演,也曾涉足MV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张国立也执导过多部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MV,如《雾里看花》、《春天的故事》以及《今儿个高兴》等佳作。
《雾里看花》MV探秘
993年,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了一档名为《金曲榜》的栏目,专门播放音乐录像(MV)。该节目汇集了两岸三地众多知名歌手的MV作品,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继《金曲榜》之后,1995年MTV中文频道又在中国落地。该频道不仅延续了MTV 24小时不间断播放音乐录像的传统,更推出了《天籁村》和《光荣榜》等针对华语音乐市场的特色节目,进一步丰富了观众的视听选择。
千禧年之际,中国迎来了MV的繁荣时期,堪称黄金时代。此时,MV在东亚的火爆程度已超越欧美,不仅革新了音乐宣传模式,融入了评价体系,更在音乐使用场景上带来了变革,推动了KTV文化的盛行。与以往相比,这一时期的MV画面更为精美,制作更加精良,叙事性也显著增强。特别是港台音乐的MV,如周杰伦的《以父之名》和《半岛铁盒》、光良的《第一次》和《童话》,以及梁静茹的《勇气》和陈小春的《独家记忆》等,都成为了广受欢迎的经典之作。
光良的《童话》MV,仅在短短两三分钟内,便能够娓娓道来一个如微电影般的爱情故事,引人入胜。然而,就在华语乐坛的MV达到如此巅峰之际,却也预示着其即将迎来的飞速衰落。
3. 在21世纪10年代之后,MV的繁荣景象仅仅维持了短短10年,便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回顾历史,2003年MV在东亚地区正风光无两,然而在美国,它的发源地,却已显现出衰败的迹象。随着互联网和音乐流媒体的迅猛发展,美国人对于MV的热情似乎逐渐减退。
MTV的收视率增长乏力,甚至出现微幅下滑,MTV的高层管理人员迅速察觉到了这一危机。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他们开始逐步将MTV的主要内容从音乐领域转向真人秀节目和电视剧的制作。
000年,MTV每日播放MV长达8小时,然而到了2008年,这一时长缩减为3小时。到了2010年,MTV更是彻底放弃了“音乐电视”的品牌名称。同年,周杰伦却以破纪录的方式重铸了MV的辉煌:他为《跨时代》MV的制作与拍摄投入了巨额资金,高达千万元。
然而,即便是周杰伦这样的巨星,其破纪录的投入也未能完全扭转MV在华语乐坛的衰落趋势。首先,随着音乐行业整体收入的下滑,MV的制作预算遭到了严重的缩减。除了极少数顶尖音乐人外,大多数音乐人已无法负担MV的制作费用,这导致他们推出的视频内容往往简单且缺乏创意。其次,综艺选秀节目的崛起也对华语音乐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兴音乐人不再依赖传统的音乐推广方式,而是通过网络平台来获取更多的曝光机会。
随着音乐行业的泛娱乐化趋势加剧,MV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更多地成为了小众粉丝的专属内容。与此同时,短视频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娱乐习惯,手机成为注意力的主要聚集地,而短视频则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个完整音乐都变得稀缺的时代,花费几分钟观看一段音乐视频似乎变得不那么必要。因此,过去十年间,华语MV的整体质量和普及程度均有所下滑。甚至在2021年,MTV音乐电视台中文频道也宣布停播,进一步印证了华语MV市场的萎缩。
然而,MV并未彻底消亡。尽管在欧美市场一度衰落,但近两年却意外出现回暖迹象。各大歌手依然保持着制作和发行MV的热情,同时,韩国和越南等地也涌现出众多热门MV,在YouTube等平台上的播放量轻松过亿,并在短视频平台上以片段化的形式进行病毒式传播。
然而,MV的未来依然充满变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音乐人正日益突破媒介的限制,从而使得MV不再仅仅局限于伴奏的功能。例如,泰勒·斯威夫特亲自执导并主演了《All Too Well》的微电影版MV,而波兹·马龙则为《Circles》创作了别具一格的双手机音乐视频。
在音乐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MV的未来走向变得愈发难以预料。然而,有一点可以确信无疑,那就是MV将为音乐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让他们能够自由挥洒视觉创意,探索更加立体的艺术表现空间。同时,视觉叙事作为音乐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网址:从音乐起源到MV黄金时代:流行乐坛的视觉进化历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91573
相关内容
盘点香港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从春晚金曲看中国流行音乐的辉煌历程
从初代选秀歌手到国际巨星:张国荣音乐之路上的成长历程
香港流行音乐50年:从崛起到交融
《华语流行音乐金曲排行榜》致力于挖掘推广华语乐坛优秀音乐作品
从距离到产生美 中国流行音乐的国际化输入历程
华语乐坛的发展历程:从谭张争霸到四大天王
MV“竖”化背后,酷狗音乐如何再造音乐流量新模式?|音娱观察
周传雄:从音乐新秀到乐坛传奇的多彩历程
新专辑首创14集音乐连续剧MV,G.E.M.邓紫棋揭开流行乐坛历史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