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陈奕迅相继入驻短视频平台,明星与平台关系迎来新变化
近期,华语音乐界的两位重量级人物相继宣布加入国内热门网络平台,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掀起了广泛讨论。
7月9日,知名歌手周杰伦正式入驻抖音平台,尽管尚未发布任何作品,他的账号在短短24小时内便吸引了超过1000万粉丝的关注,成为了该平台历史上涨粉速度最快的明星账号之一。截至最近数据,其粉丝数量已攀升至1165万,尽管增速有所减缓。
而在前一天,即7月8日,另一位天王级歌手陈奕迅也在B站发布了他的首条入驻视频,短时间内便吸引了超过50万粉丝,该视频的播放量更是突破了370万。这一系列动作再次将短视频平台的“明星争夺大战”推向了公众视野,但此次的竞争态势有何不同呢?
周杰伦以“周同学”的昵称在抖音开设账号,头像选用了他的官方二次元形象。尽管尚未发布任何内容,但账号的粉丝数量已经突破千万大关。入驻消息发布当天,与周杰伦相关的概念股股价暴涨,单日涨幅高达165.62%,收盘时仍维持在94.38%的高位,市值一举突破100亿港元。
这是周杰伦开通的第二个中文社交媒体账号。早在2020年6月1日,他便已入驻快手平台,当时还被誉为周杰伦的首个中文社交媒体账号。尽管更新频率不高,五年间仅发布了261个作品,平均约每七天一次,此外还有7场直播活动,但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了今年3月。
而在周杰伦入驻抖音的前一天,B站官方账号宣布陈奕迅正式加入,并发布了首条入驻视频。在视频中,陈奕迅搜索了自己的相关话题,观看了粉丝的翻唱作品,自嘲为“最大黑粉”,调侃了B站的弹幕文化,并透露自己喜欢观看“挤黑头”视频,这一系列的亲民举动让不少粉丝感到亲切。
值得注意的是,与多年前明星签约平台的模式不同,此次周杰伦和陈奕迅的官宣用词均为“入驻”。此前,周杰伦与快手的合作采取的是独家签约模式,传闻快手为此支付了超过4亿元的巨额费用,涵盖独家社交账号运营、音乐版权授权及线上活动合作等多个方面,但这一金额从未得到官方确认。尽管当时快手大力投入内容建设,签约了包括周杰伦在内的多位明星,但并未带来显著的日活跃用户增长。
五年后的今天,周杰伦入驻社交媒体依然备受关注,但平台的态度已发生显著变化。市场传言抖音以九位数签约周杰伦时,抖音官方迅速辟谣,称这一消息不实。
明星与平台之间的合作呈现出双向需求的特点。周杰伦在抖音的粉丝增长虽然迅猛,但后续略显乏力。早在2021年,为宣传电影《人潮汹涌》,刘德华入驻抖音,24小时内便吸引了2000万粉丝,两天内突破4000万,创下了抖音乃至全球社交平台单日涨粉纪录,这一速度连周杰伦也未能超越。
随着短视频平台成为国内流量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活跃用户数量远超传统社交媒体,明星通过入驻短视频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限制,维持了自身曝光度,迅速扩大了粉丝基础。同时,短视频平台也能利用明星形象标签,提升存量流量的活跃度。
周杰伦此次入驻被视为明星从“平台独占”向“全域运营”的转变,艺人们为了最大化影响力,开始同时在多个视频平台运营。一些处于事业转型期或被认为“过气”的明星,通过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入口获得了“翻红”的机会。例如,刘畊宏在抖音通过健身直播迅速走红,粉丝数量激增,直播最高在线人数超过1亿。
直播带货、广告植入、粉丝打赏等功能也拓宽了明星商业化变现的渠道。贾乃亮、戚薇等明星转型带货直播,带货效率远超普通主播,直播间单场销售额频频破亿。明星们还在短视频平台上重塑自己的形象,通过真实感和互动性更强的视频内容,展示了与以往不同的反差感和真性情,吸引了更多粉丝的关注。
对于平台而言,明星自带的流量属性是实现短期内流量爆发性增长的关键。然而,后续运营也成为了一个挑战。用户期待明星能够持续产出新鲜内容,而非成为“失踪人口”。此次周杰伦入驻抖音,也有粉丝对其快手账号的“低互动+高广告”模式表示不满,呼吁提高内容质量。
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用户期待入驻的明星能够成为社区生态的一部分,而非仅仅是短期的营销工具。短期内,明星仍是平台的“流量密码”和“商业杠杆”,但长期价值则取决于能否将明星融入社区生态,实现共赢。
网址:周杰伦陈奕迅相继入驻短视频平台,明星与平台关系迎来新变化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90207
相关内容
周杰伦入驻抖音,短视频平台成明星扎堆地?【观察】陈奕迅想「买」下抖音,互联网平台为何迎来明星入驻热?|SocialBeta
明星不再独家签约,多平台运营成主流:周杰伦、陈奕迅入驻抖音、快手、哔哩哔哩
从成龙入驻快手,看明星与短视频平台的关系!
从成龙入驻快手,看明星与短视频平台的关系
周杰伦入驻抖音风波:短视频平台为何陷入“天王争夺战”?
独家模式不再吃香?明星多平台运营成主流策略:周杰伦抖音入驻引发行业新趋势
周杰伦入驻抖音,李连杰快手开号,明星多平台运营成主流策略
独家不再吃香?周杰伦入驻抖音,明星多平台运营成主流策略
周杰伦再上抖音,平台不是「人傻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