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割韭菜”盛宴:岳云鹏演唱会事件深度剖析
岳云鹏个人演唱会的举办,引发了全网的强烈反弹,其“恶心指数”直逼近年来娱乐圈诸多负面新闻之首。这场演唱会,并非简单的跨界尝试,而是赤裸裸的“收割盛宴”,暴露了娱乐资本化的残酷现实以及部分明星对粉丝忠诚度的肆意践踏。
这场演唱会,票价之高令人咋舌,最便宜的门票也要几百元,堪比一辆电动车的价格;而VIP、头排等加价项目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如同炒鞋一般,疯狂敛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演唱会现场的种种问题:走调、偷懒、舞台杂乱、灯光浮夸、互动环节生硬造作,无不体现了其敷衍的态度和对观众的不尊重。网上的视频和图片更是佐证了这一切,无数网友吐槽“唱跑调了”、“割韭菜割到头发根儿去了”。 岳云鹏本人面对质疑,非但没有丝毫悔意,反而理直气壮地以“满足粉丝心愿”、“回馈粉丝”为由进行辩解,这种态度更是加剧了大众的愤怒。
许多人不禁要问,岳云鹏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开演唱会?他依靠的仅仅是几首翻唱歌曲和网络上的“流量梗”,将数千万粉丝当作了待宰的“韭菜”,一茬又一茬地收割。 曾经,岳云鹏凭借其草根逆袭的经历和幽默的相声表演,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五环之歌》更是红遍全国。然而,成名后的他,却迷失在资本的浪潮中,将唱歌、开演唱会等行为商业化,完全失去了当初的质朴和真诚。 许多老粉纷纷表示失望,甚至选择脱粉,更有甚者直言:“追星爱豆圈粉丝才有的刮骨割肉,怎么轮到岳云鹏如此大张旗鼓做切割?”
演唱会杭州站结束之后,上海站又迅速加场,门票依然被抢购一空,这更进一步证明了“娱圈镰刀割韭菜”的猖獗。老粉哭着求票,新粉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黄牛高价倒卖,平台中介也从中牟利,岳云鹏赚的并非只是钱,而是粉丝一次又一次的无奈和认命。
岳云鹏演唱会事件的背后,是娱乐圈资本化的缩影。谁红谁就被资本裹挟,疯狂吸金。流量和人设,都可以转化为现金。岳云鹏事件,正中娱乐资本化命门:曾经亲民的形象,如今变成了收割粉丝的“镰刀”。 有人替岳云鹏辩解,说他拼命工作是为了生活,但这并不能成为“割韭菜”的理由。娱乐可以变现,偶像可以吃老本,但明晃晃的“割粉”套路,最终只会损害粉丝的忠诚度,也注定会遭到市场的反噬。
这场演唱会最令人难受的,并非是跑调的歌声和敷衍的舞台,而是那种赤裸裸的不尊重。 观众的钱,是岳云鹏用努力换来的,并非他的理所当然。 一次次的“割韭菜”,最终只会让观众彻底醒悟。 岳云鹏与资本合谋的这场大戏,最终将面临舆论的反噬,铁粉也会变成路人。 娱乐圈的“割韭菜”行为,值得所有明星和粉丝深思。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别再为没用的返场鼓掌,也别再心甘情愿地排队当“韭菜”。 只有真诚的创作和对观众的尊重,才能赢得长久的成功。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