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饭圈文化”的影响与高校思政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5-07-17 09:33

01饭圈文化概述

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粉丝文化已演变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它不仅体现在线上线下的群体互动中,更因消费者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备受瞩目。粉丝群体不再仅仅是个体分散的存在,而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饭圈”文化,这种文化以网络为纽带,汇聚了数量庞大的粉丝,并构建了正式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饭圈文化”的生态现状,分析其特点及成因,并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建议。

> 生态现状

“粉丝”一词,源自英文“fans”,在2005年因《超级女声》选秀节目而在中国广泛流行。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规模化粉丝团体,如“玉米”和“仙后”,粉丝文化的发展见证了偶像产业的成熟与流量明星的涌现。如今,粉丝群体愈发庞大,分工也更为细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话语体系。粉丝文化呈现出规模化、组织化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内部话语体系和有序的组织架构,以“粉丝福利”机制满足粉丝对偶像的亲密关系想象。

新浪微博《2018年粉丝白皮书》揭示,年轻女性依然是追星的主力军,90后粉丝占据半壁江山,高学历学生族更是成为追星主力。在各种类型的粉丝中,唯粉、理智粉、妈妈粉/姐姐粉等占据较大比例。这些粉丝平均年龄偏小,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接触到的文化多元且复杂,从而形成了一套非圈内人难以理解的话语体系。例如,“披皮”指黑子伪装成粉丝来影响路人印象,“爬墙”则是指原本喜欢一位明星但转而喜欢另一位。

这些独特的圈内名词在粉丝群体中享有广泛的认知度。通过简单的词语和字母,这些名词能够精准地传达出背后的信息,使得群体内部的交流更加高效。这种内部的话语体系不仅彰显了粉丝的独特身份标签,还体现了高度的群体认同感和凝聚力。它不仅满足了粉丝在群体中被认同、被接纳的心理需求,更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偶像的情感。

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还表现为通过“粉丝福利”机制建立的虚拟化亲密关系。偶像工业不仅是一个生产偶像的场所,更是一个虚拟化身与虚拟实在之间不断实践着想象性亲密关系的场域。这种关系通过“粉丝福利”等机制得以回应和满足粉丝对于亲密关系的想象。

> 文化现象成因

国内众多研究探讨了粉丝文化现象的根源。粉丝文化现象源于心理需求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粉丝寻找归属感和情感寄托,新媒体为粉丝提供了组织化的平台。蔡骐指出,粉丝热衷于群体狂欢而放弃个人追星,这主要归因于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文化观念的演变以及心理机制的变化。王艺璇则认为,粉丝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属阶层的社会属性,以及粉丝社群欲融入的整体网络环境,共同塑造并决定了粉丝社群的形成。此外,鲁婵提出,粉丝的追星行为源于追星观念和情感需求,这一过程不仅塑造了粉丝的身份认同,还推动了形象互动的深化。

02高校思政工作应对策略

> 积极应对粉丝文化

针对粉丝文化的强烈影响,高校思政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高校应理解粉丝文化的积极性,构建认同感并提升学生的参与感,通过正面偶像引导,加强校园文化的正向影响。首先,高校应正视粉丝文化的积极影响,理解并贴近学生,利用粉丝文化的认同感来开展学生工作。同时,要承认学生思维的多元化特点,注重因材施教,避免对追星现象的片面一概而论。通过深入了解学生追星对象的优秀品质和突出事迹,挖掘偶像的正面能量,以此激励学生,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

其次,高校应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所需的身份认同和解决问题的平台,让他们感受到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从而增强获得感。这包括增强学生的行动性和参与感,将主导文化的意识培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团体实践和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责任感使命感。

最后,高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成长素材。这包括发掘和树立校园中的正能量典型,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搭建主流文化与粉丝文化之间的沟通桥梁,发挥榜样力量,引导学生理性追星。

> 利用网络文化育人

高校应利用网络平台推动思政教育,结合粉丝文化的特点,设计互动性强的活动,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充分利用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有机融合,向青年学生传递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文化。借助新媒体平台,面向粉丝群体广泛征集优秀原创作品,为学生的技能展示提供舞台。通过恰当运用网络语言,缩短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机制。同时,紧密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传播。

网址:网络时代下“饭圈文化”的影响与高校思政应对策略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85960

相关内容

网络“饭圈”乱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网红文化对当代青年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网红文化对青少年影响及应对策略探析
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pdf
考研会考“饭圈文化”?揭秘潜在影响与应对策略!
心理学视角下的饭圈文化与体育现象——机制原理与应对策略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体育文化传播效果评估与优化策略
警惕资本裹挟下的“饭圈”文化对青年的影响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现状、特点及应对策略
“饭圈文化”催生网络乱象需关注反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