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萧红故居游
萧红纪念馆。本报资料片
□王颖
我曾在《呼兰河传》中与萧红相识,自此,去这位文学洛神的家乡拜访,就成了我的一个心愿。去年9月15日,我的愿望终于成行。
当我站在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下车地点,观望路牌,一边是萧红大道,一边是南二道街。我看着路牌,并不感觉陌生,我在大脑里还原着《呼兰河传》中东二道街的那些建筑。
萧红纪念馆位于南二道街204号,我沿着路牌的指向走着看着。不禁自语道:萧红,如果你还活着,现在回呼兰河畔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家乡的模样变了,你还能认得出来吗?
走进了萧红纪念馆。进门第一眼就看见那尊洁白的雕像,接着那似书般展开的“前言”进入了我的视野:“萧红一生追求独立、自由与平等,虽漂泊异乡,历经磨难……”看到这,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是呀,萧红自从逃离家乡,就开始了漂泊的岁月,一个女孩儿,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最后还是客死异乡。
我边走边看边回想着萧红的作品。故乡的一切,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她的灵魂,成为她灵魂的居所。现在家乡没有忘记她,为她修了纪念馆,恢复了故居的模样,让漂泊的灵魂,有了归宿。
我出了萧红纪念馆,随着人流走进了萧红故居。我想,如果萧红泉下有知,可以欣慰了。尽管活着的时候,家人的冷漠、逼婚,让她逃离家乡,但今日的呼兰给了她温暖,接引她的灵魂回归故里。这熙熙攘攘的人流,似乎在诠释着:“有的人活着,她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她还活着。”萧红是后者。
萧红的故居里,按照她作品里的描述,恢复了萧红家的模样。在故居中,我还看见一棵大树模式的族谱,是以萧红(原名,张廼莹)祖先张岱为主干的。想着萧红悲凉的一生,看着这因萧红而呈现人间的张氏族谱和简介,想替萧红问一下她的父母和祖母,如果你们知道被天下人所知晓,是因为你们不待见的女子萧红,还会那样对待她吗?转念一想,萧红的命运是那个时代造成的,也不能全怪家人,那时不只是她,还有许多妇女比她还惨,比如,她笔下的“小团圆媳妇”。
我想着,走着,来到了后花园。我停在萧红小时候和祖父在一起的那座雕塑旁,她童年温暖快乐的时光,都被凝聚在这座雕像上了。我在雕像旁照了相留念。
徜徉在萧红家五间正房及磨坊、西厢房、粉坊、草房、小偏房里,看着这些当年的陈设,不禁感慨:如果萧红现在还活着,回来看看,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份感动啊!这里复原了她的家呀!有那么多人喜欢她,因她而来“串门”,比如我,来哈尔滨,第一个想拜访的人就是她!
从萧红故居出来,在左前方,有一个“萧红文化街区”的长条石头坐落在那里,这应该是萧红文化效应的拓展吧。
萧红,这颗文学巨星,升空于1911年6月1日,陨落于1942年1月22日。不,她没有陨落,她依然还在星空上,金星上的一座山脉以她的名字命名。
萧红过早离世,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损失,她不仅是东北文学史上一个醒目的符号,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有重要影响的女作家。萧红不只是呼兰河畔的,也是中国的,乃至世界的。仰望星空,她依然在星系上闪闪发光。那光芒,是她不屈灵魂的闪耀,是她不朽文字的回响。她以笔为剑,刺破了旧时代的黑暗,以情为墨,绘就了人性的光辉。
网址:忆萧红故居游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82758
相关内容
拜谒萧红故居 | 杨扬哈尔滨呼兰萧红故居
名人故居,一砖一瓦皆故事
纪念萧红诞辰113周年主题活动举行
“踏着名人的足迹游市南”之老舍故居:打卡青岛的文学与历史记忆
上海旅游攻略,魔都名人故居:最“网红”的夏衍故居
游记:走进江南,打卡名人故居
这个春天,名人故居游热起来
红色旅游受欢迎 王若飞故居春节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
青岛众多的名人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