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什么人拍什么电影,下次有“如履薄冰”还会拍出来
“人跟时代无法对抗,这是《投名状》的主题,也是《酱园弄》的命题”
在《投名状》之前,陈可辛已经看过不少讲兄弟情的电影,但他一直无法代入那种喝大酒、吃大块肉的义气和感情,因为他既不喝酒,也觉得自己没什么好朋友,他怀疑人性和友情,怀疑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投名状》对陈可辛来讲,就是他在当时的人生阶段很想探讨的问题。他一边拍一边找,找这部电影到底要讲什么。
刚开始拍,他想讲兄弟情义不那么可靠,拍着拍着觉得人性的黑白灰很难分辨,拍到最后,发现讲到了人跟时代无法对抗。他笑称,剧本一直在调整,到最后9个编剧组都“很恨”他。
“《投名状》讲到人性,我后来才发觉,人是很渺小的,因为我们都控制不了命运。庞青云(李连杰 饰)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甚至杀了兄弟二虎(刘德华 饰),小弟姜午阳(金城武 饰)以为杀了二嫂就能够救三兄弟的情谊,其实他们都很被动。最后连小弟要杀大哥的权利都没有,因为他们都在被更大的权力操控。这是我拍《投名状》的核心主题之一——我们真的很难操控我们的命运。”
“现在《酱园弄》更是这样一个命题,里面所有人的输赢、命运和结局,好像都不是因为TA个人的力量,都是因为一些外围更大的东西。但并不代表这种观点是完全悲观的,在悲观主义里面,我还算是一个挺乐观的人,因为不乐观的话,我也不会做到今天。”
陈可辛认为,人永远都是矛盾的,角色也是矛盾的,别把人想得太简单、脸谱化,他把“复杂”设为自己近些年作品的关键词,“这几天我们路演,观众都在问,雷佳音演的‘薛至武’为什么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其实人很多时候会做一些矛盾的决定,每个角色都是复杂的。一旦复杂,就不太符合传统商业片‘非黑即白’的要求。”
《酱园弄·悬案》剧照
陈可辛的父亲、导演陈铜民从小教他,商业电影最好非黑即白,好人要把大坏人除掉,要集中观众的情绪,让观众觉得很爽,“但我觉得人生不是这样,我不希望我的电影做出假象,电影用了很多包装,看起来好像很商业,但内核永远都很复杂。每个人看完一部电影,那部电影就是TA的,就不是我的,TA觉得怎么样就是怎么样,通过电影跟观众交流之后,这个电影才算是真正完成。”
谈起台词“如履薄冰”十几年后被认可,陈可辛很感慨,称自己不是那种“高冷”的导演,不是“观众听得懂就听得懂,听不懂就算了”,他一定要观众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
“我们当时弄了一块玻璃让李连杰走,还加了特效,呈现出来的画面就是他在冰河上走,其实‘如履薄冰’已经在镜头里。影评人说,就差那口气,那句话不说还好,说了那句话,就去不了(欧洲)三大电影节了。结果这几年,我朋友告诉我,网上都在流传那段戏和那句话。那我是应该去电影节,还是十几年后给别人流传好呢?”
下次遇到这种情况,陈可辛估计自己还是会把台词加上,“什么人拍什么电影,你骗不了人,装不了,因为你是什么就是什么。”
“我确实都找大明星,但又不甘于拍一部纯商业片”
从“漂泊三部曲”《双城故事》《甜蜜蜜》《如果·爱》,到“人性三部曲”《投名状》《亲爱的》《酱园弄》(下部还未上映),期间还有《中国合伙人》《夺冠》《独自·上场》(原名《李娜》,未上映)这样的奋斗题材,一路走来,陈可辛一直在合作知名度高的演员。
“其实我找的演员都比较难调,因为他们都有固定形象,我确实都找大明星,这非常符合商业规则。但是我又不甘于拍一部纯商业片,大明星来了,要用TA最强的魅力,在大明星身上找着一些小秘密,把这些小秘密换个方式写进剧本里,使观众看到TA从来没有在银幕上展现过的一面。”
陈可辛回忆道,其实演员很乐意去展现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黎明,拍《甜蜜蜜》前,他是外界眼中的“四大天王”、白马王子,但陈可辛发现他其实很天真、有时候傻乎乎的,在情感上非常单纯,后来就让黎明在《甜蜜蜜》里贡献了这样一层表演,能演出来是源于演员本身的性格特质。
网址:陈可辛:什么人拍什么电影,下次有“如履薄冰”还会拍出来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79826
相关内容
陈可辛:什么人拍什么电影,下次有“如履薄冰”还会拍出来电影学堂|陈可辛:一部电影能被观众理解,是对导演极大的安慰
上影节大师班|陈可辛:我只是电影工业的管理员
华西都市报揭秘经纪人法则 明星经营如履薄冰
路人抓拍刘亦菲是什么意思?路人抓拍范冰冰是个什么梗?
杨紫拍过什么电影
陈岚为什么不拍电影,跑到内地来“直播带货”?知情人说出了答案
胡冰卿和陈星旭什么关系 两人曾被拍到街头互动
演员为什么要半夜拍戏?演员辛苦吗?揭秘明星职业背后的艰辛
电影侧拍师对剧组有什么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