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河南零售巨头“胖东来”竟然有了一个“几乎相同”的名字——“胖都来”商场正式开业,商标设计也与“胖东来”高度相似,核心元素“DL”一模一样。看来,商场负责人可能别有用心,希望借着“胖东来”的知名度为自己的新商场带来流量。
就在开业期间,演员赵亮(因在《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饰演“三德子”而家喻户晓)在社交平台发布了道歉声明,公开为自己曾为“胖都来”商场录制的开业祝福视频向公众道歉。这一声明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赵亮的形象也一时间成为舆论的焦点,事件的背后暴露了娱乐圈明星代言背后的流量陷阱与商业伦理的困境。
开业当天,商场门口悬挂了数十条明星祝福横幅,赵亮、叶璇、丁勇岱等十余位明星通过视频或现场方式为商场站台。然而,5月3日,胖东来官方发布声明,指出“胖都来”商场涉嫌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已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并向赵亮等明星发出律师函要求澄清合作关系。
赵亮的道歉声明中表示,自己是出于“人情帮忙”录制视频,未收取任何费用,也没有对商场名称和胖东来的相似性进行深入核实;在争议出现后,第一时间要求删除视频。尽管如此,这样的解释并没有平息公众的质疑。网友们纷纷扒出,在商场开业前,商场曾以“胖东来学习考察”为宣传点,而“董事长姓都”的解释也被认为是站不住脚的。
这并非赵亮第一次因代言而陷入争议。近年来,明星因代言、站台等行为而遭遇舆论风暴的事件屡见不鲜,尤其是涉及P2P平台、虚假宣传、保健品等领域,明星的商业背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法律和道德审视。
从法律角度来看,明星站台有很大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星作为广告代言人,对代言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需要负责。如果合作方涉及侵权、虚假宣传或非法经营,明星可能会因“共同侵权”被追究连带责任。2024年,某知名明星因代言涉嫌传销品牌,面临高额罚款,并引发了对明星代言审查机制的强烈质疑。
从道德层面分析,公众对明星站台的期待,早已不单纯是为了商业互利,而是希望明星能为产品提供“价值背书”。赵亮道歉声明下,高赞评论直言:“胖东来是良心企业,胖都来是山寨碰瓷,你站台时想过消费者吗?”这种质疑的核心是对明星责任的拷问。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往往基于对明星的信任做出购买决策,明星的“站台”行为本质上为品牌提供了无形的信用背书。
业内人士表示,赵亮近年来因逐渐淡出演艺圈,转行养鸡并通过直播带货赚取收入,这次站台更可能是“资源置换”而非单纯的帮忙。明星为了短期经济利益,往往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参与各种高风险、低质量的商业活动,这种“为五斗米折腰”的行为,正加速透支赵亮作为“三德子”角色积累的国民好感。
事实上,赵亮事件暴露了明星站台乱象的集中体现——首先是背调机制的缺失。很多明星的团队仅核查合作方的资质文件,却忽视了商标侵权等潜在风险。而在这次“胖都来”事件中,只要稍加检索,就能发现该商场与胖东来的商标纠纷早已引起媒体关注。
其次是危机公关的滞后。赵亮在争议发酵三天后才发布道歉声明,而声明中的“未收钱”“未核实”等说法被批评为避重就轻。对比去年某顶流明星因代言品牌涉嫌传销被罚后,其工作室在2小时内发布了解约声明并赔偿消费者,赵亮团队的危机响应速度和处理方式明显不够及时和诚恳。
此外,赵亮事件中的涉事明星,大多是过气艺人。网友们戏称这些明星为“十八线明星的捞金狂欢”。在流量经济的背景下,一些明星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参与低质量、高风险的商业活动,这不仅伤害了公众信任,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这一事件也给明星们敲响了警钟。在当今的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的获取可以迅速,但信任的建立却需要时间。明星在商业合作中,必须进行更加细致的背景调查,全面评估合作方的资质、信誉、市场口碑等,避免为有争议的品牌站台。同时,明星还应增强危机公关意识,在争议发生时迅速回应公众关切,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负面影响。
治理明星站台乱象不仅需要明星自律,也需要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行业协会应制定明确的明星商业行为规范,对代言、站台等活动进行约束;监管部门则应加大对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净化市场环境。
赵亮的道歉,实际上是娱乐圈“流量至上”逻辑的一个缩影。正如网友所言:“你可以为五斗米折腰,但别指望消费者为你的腰包买单。”明星们在商业利益与公众责任之间,必须做出明智选择,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公众的唾弃和市场的淘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