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四岁半开始登台演出、赚钱养家,她十九岁出道、迈入娱乐圈,她曾连续五年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她35岁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她是“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她不仅唱功顶级,演技也是一流的,她是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
她就是“香港的女儿”梅艳芳。
作家马超的新书——《了不起的邻家女孩——香港的女儿梅艳芳》完整介绍了梅艳芳的成长励志人生。
书中突出呈现梅艳芳二十余载演艺生涯中的艺术成就、社会影响以及对于慈善事业的奉献。在讲述梅艳芳的人生故事的同时,展现出梅艳芳积极进取精神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给读者以励志满满的感觉。
梅艳芳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覃美金带着四个孩子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
梅艳芳的童年是在孤独和悲伤中度过的,可她在三岁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歌唱天赋。
刚刚四岁半,母亲便把梅艳芳和姐姐带到荔园游乐场,用她们卖唱的酬劳来补贴家用。
过早的工作让梅艳芳从小就见识了世情冷暖、人性复杂,也养成了她“大姐大”的性格,每当有人欺负两个姐妹花,她总是挺身而出,把姐姐护在身后。
梅艳芳的卖力表演虽然为全家解决了生活问题,却为自己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那个年代不同于现在,唱歌是被人瞧不起的。在学校里,同学们排斥她,称她“小歌女”。她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表演和唱歌上,学习成绩自然不理想。十四岁刚读中一,她便辍学成了一名职业歌手。
读书太少,没能好好上学,成了梅艳芳一辈子的憾事。
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梅艳芳自小就知道,她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每天都卖力地唱着、跳着,虽然很苦很累,可她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有用的。
贫困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梅艳芳早熟的性格;孤独的成长经历,培养了她强大的抗挫能力;丰富的舞台经验,让她的表演洒脱、老练,这些为她后来成为“百变天后”奠定了基础。
1982年,为了促进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TVB与华星唱片公司联手举办了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
凭借着独特的低沉歌喉,时尚大气的台风,强大的舞台气场,梅艳芳在大赛上一举夺冠,并与华星唱片公司签下了八年合约,从此梅艳芳正式迈入娱乐圈。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梅艳芳出道不久便面临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恶意中伤,有好事者搬出她从幼年起便辗转娱乐场所的经历,把她描述成一个作风不正派的“坏女孩”。
被外界伤害,还要被母亲责说,没有避难港的梅艳芳常常借酒浇愁。若没有极为坚毅的性格,她恐怕早就放弃了。
幸好,华星唱片负责人和许多香港音乐人全力支持她,力挺她,更有形象设计师刘培基为她从内到外,打造了全新的形象。
在众人的帮助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梅艳芳终于走出困境,完美蜕变,逐步成长为舞台上的巨星,跻身世界一流歌手,成为独一无二的“百变天后”。
国外哲学家萨特说过,人生是一个不断走向瓦解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要用不断的奋斗来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使人生的过程发亮。梅艳芳就是那个不停奋斗,并且始终闪耀着耀眼光芒的人。
她从一个普通的草根女孩,靠着自己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舞台上的耀眼明星,这种不向命运低头的气概,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足以感动世人。
可惜天妒英才,转眼间,梅姐已经离世二十年。但她留下的诸多歌曲和影视作品却成了不能忘记,无法复制,没人能够超越的永恒经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