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诗性之美:品格之美

发布时间:2025-07-14 15:19

中国古典诗歌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生动文本。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从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品格之美。

图为沐浴在晨曦中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2024年12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屈原是诗国中的“烈士”,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楚辞》与《诗经》并称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他高尚伟岸的人格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永久的典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不懈地寻求人生的意义,最后以自沉的激烈方式结束了生命,但却在精神上得到了永生。

陶渊明是诗国中最著名的隐士。他的作品内容朴实,风格平淡,在当时几乎没有受到文坛的注意,但其身后的声名却与日俱增,成为深受后代士人敬仰的文化伟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以退隐躬耕的人生选择树立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典型,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平凡人生的意义,也证明了朴素乃至贫寒的平凡生活也可以具有浓郁的诗意。

李白是诗国中独往独来的一位豪士。他天性真率,狂放不羁,充分体现了浪漫乐观、豪迈积极的盛唐精神。李白的诗歌热情洋溢,风格豪放,像滔滔江河般倾泻奔流,创造了超凡脱俗的神奇境界,包蕴着上天入地的探索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用诗歌弘扬了昂扬奋发的人生精神。

杜甫是诗国中典型的儒士。他深切地服膺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以关爱天下苍生为己任,用诗笔倾诉了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因超凡入圣的人格境界和登峰造极的诗歌成就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诗圣”,实现了人生境界的升华。

苏轼是诗国中名实相符的居士。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从道家和禅宗吸取了遗世独立的自由精神,以坚韧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宽广的胸怀拥抱生活,以兼收并蓄的审美情趣体味人生,完成了对现实的精神超越。他的诗词内容丰富,兴味盎然,堪称在风雨人生中诗意生存的指南。

辛弃疾是诗国中少见的雄豪英武的侠士。他以军旅词人的身份把英武之气掺入诗词雅境,充满着捐躯报国的壮烈情怀,在词坛上开创了雄壮豪放的流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多读辛弃疾词,可以陶冶爱国情操,引发情感共鸣。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六位诗人,都以高远的人生追求超越了所处的实际环境,他们的诗歌蕴含着丰盈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品格之美的典型代表。除此而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志士仁人,也用优美的诗歌表达了对崇高人生境界的追求。当我们诵读这些家喻户晓的诗歌名篇时,一定会在人格上受到熏陶。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文明是诗的文明,诗渗透在文明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特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古典诗歌是最具可操作性的途径,古典诗歌的名篇名句比其他形态的古籍能更广泛地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以文化的熏陶和美的启迪。这种熏陶和启迪会伴随着优美的诗歌意境和生动的生活场景悄悄地进入心扉,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悄然滋润人们的心田,成为我们今天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从而构建起一种诗意栖居的美好生活。阅读中国古典诗歌,还能让我们从一个理想的视角来体悟中华美学精神,让诗性之美永远蕴含在人们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成为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文化根基的源头活水。

更多内容详见: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莫砺锋文章《简论中华文化的诗性之美》

(策划:许华卿)

网址:中华文化的诗性之美:品格之美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76172

相关内容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品诗词之美 诵中华经典,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商丘路社区开展诗词大会活动
《极简中国服装史》:从汉服中发现华夏文化之美
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
主创汇聚国图讲述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的传统文化之美
《中华好诗词》元宵特辑:穿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诗词文化的创新性表达
英美影视作品中人物性格塑造体现出的英美文化
唐诗之路 唐诗与道教文化
藏于诗中的性格:古代文人骨子里的含蓄与内敛
穿汉服品古乐 鄂台青年共赏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人民政协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