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多个城市的音乐节热闹非凡,流量明星们的身影几乎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频繁的混乱和争议,让本该是音乐狂欢的现场,变成了粉丝们与主办方、艺人之间的冲突战场。
从赵露思在舞台上因为时间问题狂鞠躬道歉,到罗云熙因互动超时而压缩了周深的演唱时间,音乐节的混乱几乎成为了常态。原本专属于歌手和乐队的舞台,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影视演员和网络红人占据,流量至上的风潮正在席卷整个行业。
这些演员本是凭借演技吸引粉丝,而如今,他们摇身一变,穿上演出服,登上音乐节的舞台,成了歌手。赵露思、罗云熙等小花小生开始在舞台上尽情演绎,而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红也不甘示弱,纷纷登上音乐节的舞台。这一切的背后,是音乐节变成了一个“跨界镀金”的地方,商业化的风潮使得舞台上的音乐创作和艺术性都被稀释。
尤其是在五一假期,接连不断的近30场音乐节中,粉丝和艺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票价因为流量明星的加入而水涨船高,但普通乐迷却往往只能听到杂乱的广告和混乱的现场,原本纯粹的音乐氛围早已消失殆尽。
然而,主办方的管理混乱却从未得到妥善解决。元气森林音乐节因交通事故导致演出时间压缩,甚至一度因为广告播出时间过长,导致歌手的表演受到影响。而在太湖湾音乐节,演员与粉丝互动超时引发了粉丝的不满,主办方却推卸责任,将矛盾转嫁到艺人和粉丝之间,逃避了自身的问题。
更让乐迷心寒的是,音乐节的场地和设施也远未达到预期。简陋的音响设备、尘土飞扬的场地、昂贵难吃的餐饮,甚至网络问题导致的票务混乱,都让音乐节的体验大打折扣。元气森林音乐节甚至因为反复通知的更改,导致现场气氛冷清,粉丝们的愤怒也达到了顶点。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相信,尽管如今的音乐节市场充斥着资本与流量的冲击,真正懂音乐的声音终会崭露头角。音乐节不应是流量明星的“吸金秀场”,更不应成为资本逐利的工具。它应当是音乐人与乐迷心灵共鸣的乌托邦,是自由与热爱的象征。
随着流量泡沫的褪去,专业音乐的力量必将回归舞台,音乐节将重新点燃每个乐迷心中的激情与梦想,成为一个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