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新剧《追风者》首播引热议 演技突破获观众与业内双重认可
2025年6月24日晚,由王一博、李沁、王阳领衔主演的年代剧《追风者》在央视八套及优酷平台同步开播。该剧以上世纪30年代上海金融战为背景,讲述青年魏若来(王一博饰)从懵懂学徒成长为红色金融家的传奇故事。首播当日即以破2%的收视率登顶黄金时段收视榜,网络平台单日播放量突破1.8亿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5亿次,成为2025年暑期档首部现象级剧集。
演技突破:从“流量标签”到“角色灵魂”
王一博此次饰演的魏若来,是一个从底层挣扎到理想觉醒的复杂角色。首播剧情中,他以一场“雨中质问”戏份引发观众热议:当发现敬重的导师沈图南(王阳饰)陷入金融腐败时,魏若来从最初的震惊到眼眶泛红,再到颤抖着说出“您教我的理想,原来都是假的”,情绪层层递进,台词铿锵有力。网友“影评人小鹿”评价:“王一博的微表情管理进步显著,三白眼不再是缺陷,反而成为传递角色隐忍与挣扎的利器。”
剧中另一场重头戏是魏若来目睹战友牺牲后的崩溃。王一博通过剧烈咳嗽、踉跄后退等肢体语言,将角色从压抑到爆发的心理转变刻画得入木三分。导演刘江在采访中透露:“这场戏拍了7条,王一博每次都能精准捕捉到角色情绪的临界点,甚至主动提出调整走位以增强画面张力。”这种对表演细节的苛求,与他早期在《有翡》中因台词生硬、表情木讷被诟病形成鲜明对比。
行业视角:导演与影评人点赞“蜕变式成长”
《追风者》的成功,离不开王一博与创作团队的深度磨合。编剧张鸢盎透露,为贴近角色,王一博提前三个月学习金融知识,并到上海老弄堂体验生活,甚至为一场算盘戏苦练两周。这种“沉浸式创作”态度,让曾与其合作《冰雨火》的导演傅东育感叹:“他已从执行导演意图的‘工具人’,成长为能主动参与角色设计的合作者。”
影评人“谭飞”在专栏中写道:“王一博的表演褪去了偶像剧的浮夸,转而追求内敛的真实感。例如与李沁饰演的沈近真互生情愫时,他通过整理对方衣领、低头浅笑等细节传递爱意,比直白的甜宠戏码更打动人心。”这种“去流量化”的表演风格,也获得业内认可——在2025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选中,王一博凭借该剧入围“最佳男主角”五强,成为首位获此提名的95后男演员。
观众反馈:从“质疑”到“真香”的口碑逆转
首播后,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路转粉”评论。网友“追剧小能手”表示:“以前觉得他靠脸吃饭,但魏若来的眼神里有故事,哭戏让我跟着揪心。”更有观众将王一博的表演与《无名》中的叶秘书、《长空之王》中的雷宇进行对比,认为他已形成“亦正亦邪、外冷内热”的独特表演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海外传播效果同样显著。日本ABEMA电视台宣布将于6月29日引进《追风者》,成为继《风起洛阳》后王一博第二部输出海外的作品。平台负责人表示:“王一博在亚洲市场的号召力,加上剧集的高品质制作,让我们对收视表现充满信心。”
未来展望:从“顶流”到“演员”的破局之路
《追风者》的热播,标志着王一博正式撕掉“流量明星”标签,向实力派演员转型。据透露,他接下来将主演程耳导演的新作《人鱼》,并参演兰晓龙编剧的战争剧《士兵突击·坦克》。制片人于冬评价:“他身上既有青年演员的可塑性,又有顶流明星的商业价值,这种‘双栖属性’在业内非常稀缺。”
从2019年《陈情令》爆红到2025年《追风者》破圈,王一博用六年时间完成了一场自我证明。正如他在白玉兰奖提名感言中所说:“演员这条路很长,我会继续用角色说话。”而观众用收视率和口碑给出的答案,或许是对他努力最好的回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