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毕业的潮汕人,带着独角兽去IPO了
作者 | 千然编辑 | 吾人
又是一位潮汕人,朝着二级市场走去。
近日,商米科技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增加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为整体协调人之一,公司港股IPO继续向前推进。
商米科技的创始人林喆,是一位典型的潮汕创业者。19岁中专毕业后,他便开启了创业之路,从一开始干电脑销售,到携“全球最大安卓端BIoT(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之名叩响资本市场大门。这位潮汕创业者的新征程,或许才刚刚开始。
而在奔赴二级市场这条道路上,潮汕人执掌的商米科技并非孤军奋战。顺着港交所大门放眼望去,便有不少潮汕人创办的企业也在积极筹备赴港IPO。例如立讯精密,这家市值超2500亿元的“果链”龙头正筹划赴港二次上市,而站在立讯精密身后的潮汕女首富王来春也再一次被推至聚光灯下;无独有偶,同样开启“A+H”征程的,还有同为潮汕商人林木勤创办的东鹏特饮。
在“造福”这件事上,潮汕从不缺故事,从腾讯马化腾、国美黄光裕到晨光陈湖文、立白陈凯旋,潮汕商帮的造富故事早已载入史册。
而当下,硬科技赛道的聚光灯亮起,新一代潮汕力量正走向舞台中央——速腾聚创邱纯鑫摘得“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桂冠、月之暗面杨植麟以Kimi掀起AI风暴、卢策吾和王世全则孵化出一头具身智能领域独角兽穹彻智能……潮商血脉中的商业基因,在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上延续着蓬勃的生命力。
潮汕中专生,连续创业
潮汕人的创业之路大多从草根开始,商米科技也不例外。
1994年,19岁的汕头青年林喆从汕头市鮀滨职业中学毕业,在那个互联网尚未普及、电脑还是奢侈品的年代,没有继续求学只有中专学历的林喆,敏锐地察觉到了电脑市场的潜力,在街头租下一个铺面销售电脑。
凭借潮汕人特有的商业天赋和勤奋努力,他仅用两年时间就将月销售额做到300万元,成为当地最大的电脑零售商。然而,林喆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就,他深知,真正的商业机会往往隐藏在尚未被开发的领域。
1996年,林喆敏锐地发现国产POS机市场的空白。当时,国内的POS机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价格昂贵且售后服务不足。嗅到国产替代商机的林喆在1996年创立了川田科技,推出了中国首款民营POS机,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十分之一。这款价格亲民且性能稳定的POS机,凭借极高的性价比迅速在市场上获得了认可。在抢占国内市场后,林喆又率先开拓海外市场,将国产POS机推向国际市场。
为了让产品更有竞争力,林喆游学欧洲,并在2006年带领他的产品拿下了德国iF国际工业设计金奖(计算机类别)。但是,POS机的短板很明显,产业链较短,没有后续开发的潜力。也是这时,林喆脑海中冒出一个想法,“有没有一种可能,通过一个平台,可以把周边的消费者和周边的店都连接起来。”
于是在2013年,“我有外卖”的创意诞生,研发后开始在汕头市推广测试,在产品和模式都得到肯定后,林喆将总部迁到了上海。
在团队发展的过程中,各行业大牛也不断加入“我有外卖”。在推广方面,原美团天津城市经理和去哪儿的区域经理缪春舟加盟主导,同时还邀请了有丰富互联网营销经验的谌基平来负责市场。在各路人才加盟下,“我有外卖”在仅仅不到半年时间,发展商家已经超过了六七千家,各个城市的商户数据也在快速增长中。一年时间,“我有外卖”更是做到了除BAT、美团之外的第二阵营头名。
进入到2014年,因O2O概念的火爆,本地生活服务类创业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其中外卖行业的竞争更是变得异常激烈——这一年里,创业者和资本密集进入外卖行业,腾讯投资大众点评,后者又投资了饿了么;阿里投资了美团;百度收购糯米,推出百度外卖……在这期间,“我有外卖”也完成了融资,拿到了小米等机构的投资。
但随着巨头的纷纷涌入,市场份额很快被迅速瓜分。也正是在这时,目睹美团、饿了么日烧千万资本血战的林喆,做出了一个与风口相悖的决策——放弃估值数亿的外卖平台,转型为这场商战的“卖铲人”。
在彼时的林喆看来,当大家一堆人去淘金,也就是所谓的风口的时候,如果成为不了第一阵营倒不如考虑改变模式供应武器弹药给那些第一阵营的,“商米转到这个阵营之后,我们在这一块的资源,不管是投资方、团队、理念、产品、软硬件的操作系统、硬件的配合,目前都是走在第一阵营的,这样一下子把我们的不足、劣势变为优势。”
果不其然,在O2O热度逐渐褪去的2015年,已经做了一定准备的“我有外卖”在转型智能商用硬件异常顺滑。
2016年,“我有外卖”更名为“商米科技”。在转型之后推出的第一台设备V1依然从外卖切入,这款“外卖接单神器”让商米科技在3个月之内就做到了中国安卓POS机市场的第一,快速打开了智能POS机市场。
上海独角兽,二闯IPO
被小米看中的商米科技,为商米打开了硬件生态的大门,使其能够在智能硬件领域迅速崭露头角。
数据显示,商米科技在2014年完成由小米旗下金星创投联合深创投、胡泽民共同注资8000万元A轮融资后,2015年又完成了B轮融资,由大众点评、金星创投、深创投联合投资,融资规模达2亿元,且同年6月,微店再度追加1亿元B+轮投资。2017年9月,中民投与光速中国联合参与C轮投资,注入1亿元资金;2019年1月,蚂蚁科技作为领投方联合农银国际完成D轮投资,投资总额达数亿元;同年4月,蚂蚁科技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扩股方式再投入11.88亿元。
多轮融资将商米科技推向独角兽宝座。在2019年4月完成最后一轮融资后,公司估值突破10亿美元,成为商业物联网领域罕见的独角兽企业。
在股权结构方面,商米科技采用了同股不同权的架构,每股A类股对应10票,每股B类股对应1票。其中,实际控制人林喆持有商米科技100%的A类股和15.78%的B类普通股,为商米科技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商米科技的B类普通股中,蚂蚁集团的持股比例达37.56%,美团的持股比例为11.29%、小米的持股比例为10.72%、深创投的持股比例为9.48%。
图/IPO前商米科技股权结构来源/商米科技招股书
由上图不难看出,商米科技身后云集的互联网巨头与明星机构投资者,彰显了其独特的市场吸引力。这份青睐源于其突出的行业地位与业务规模——灼识咨询数据显示,按2024年收入计,商米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占据超过10%的市场份额。
商米科技的业务触角遍及全球,商米科技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客户销售解决方案,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其客户数量分别为2506名、2337名及2262名。此外,商米科技还拥有全球范围内最广泛的业务网络,其覆盖的行业垂直领域最广泛,包括超过100种行业细分垂直领域,如餐厅、超市、运动健身、诊所及物流配送。此外,商米科技的月活跃智能设备数量由2022年末的约320万台增长至2024年末的约490万台。
图/商米科技代表性客户/用户来源/商米科技招股书融中财经截图
简单来说,商米科技的设备类型非常丰富,覆盖15大行业及超过100个细分垂直领域,涵盖餐厅、超市、运动健身、诊所及物流配送等。从台式终端、手持POS,到自动识别商品的智能秤、移动收款终端、后厨管理系统……通过赋能众多线下商业场景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核心商业运营流程(如支付、会员管理、订单履约、存货控制及员工管理)效率。
从业绩数据来看,商米科技同样可圈可点。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商米科技分别实现营收34.04亿元、30.71亿元和34.56亿元。净利润方面,分别为1.60亿元、1.01亿元和1.81亿元。不难发现,商米科技在2023年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但2024年业绩表现有所回升,显示出公司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业务韧性。
眼下,这头来自上海的独角兽来到了港交所门前,计划登陆港交所市场,拟将募集资金用于BIoT软硬件解决方案的研发、加强供应链及生产运营、实施全球市场扩张计划,以及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商米科技首次向二级市场发起冲击。
2021年6月,商米科技便向上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请,但后于2022年3月自愿撤回申请。如其所言,“鉴于在联交所将为本公司提供一个国际化平台,以提升我们的全球市场知名度;接触国际资本并优化我们的资本结构;进一步提升市场形象并协助我们吸引国际人才”,所以启动H股筹备工作。而结果如何,有待市场反馈。
潮汕“胶己人”排队IPO
中国潮汕地区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其深厚的商业土壤孕育了无数商界巨擘。
在潮汕商帮的基因库中,深藏着两套独特的生存密码。一套属于李嘉诚时代,20世纪70年代,这位出身潮州北门街的商人,用收购和记黄埔的惊世之举,将“潮商”二字铭刻在全球商业史册;另一套属于马化腾时代,1998年,汕头青年在深圳华强北创立腾讯,用QQ这只企鹅撬开中国互联网万亿市场。两代人的足迹划出鲜明轨迹——从地产、零售、日化等传统领域,到互联网、消费电子等数字战场。
如今,第三套密码正在生成。新一代潮商正以硬科技重绘商业版图——“港激光雷达第一股”速腾聚创创始人邱纯鑫,现象级AI产品Kimi的缔造者、月之暗面90后创始人杨植麟、云鲸智能创始人张峻彬、独角兽穹彻智能创始人卢策吾和王世全……群星璀璨。他们正接过前辈旗帜,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商业数字化等前沿领域延续着潮汕商帮的全球影响力。
在奔赴二级市场这条路上,也常见潮汕人的身影。
在林喆带着商米科技二闯IPO身后,是“果链龙头”立讯精密在7月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项。公司正在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发行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相关细节尚未确定,本次H股发行上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东鹏饮料在年报净利激增63%后,突然抛出港股IPO计划——账上110亿理财资金与13亿分红方案,暴露其寻求全球化渠道的野心。正如其所言,公司发行H股,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不会损害公司及股东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
此前,也有潮汕人带着企业成功敲响上市钟。
最新一幕发生在今年6月,来自广东深圳的周六福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而周六福正是由一对来自潮汕的李姓兄弟创立。
2000年之后,来自汕头的小伙李伟柱放弃了家乡的银行工作,转战深圳从事金融相关工作。2002年,李伟柱进军珠宝行业,在水贝成立了珠宝镶嵌厂,主要给珠宝厂商供货,赚到了第一桶金。后在2004年,李伟柱的哥哥李伟蓬加入一同创业。招股书显示,李伟蓬与陈创金成立了深圳市周天福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即周六福的前身。后经一系列股权操作,兄弟二人开始联手闯荡珠宝江湖。
再往前看,2024年首个港股IPO速腾聚创也出自潮汕人邱纯鑫之手。
生在潮州的邱纯鑫,从小就被做生意的长辈们深深影响,商业思维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正如邱纯鑫所说,“做生意成为我的本能,真的是我的本能。我们也知道难,但潮州人的特点,就是勤勤恳恳,想方设法赚钱。公司成立的第一天,整个就是商业化运作,只有努力拼杀、打磨出好产品,才能让自己的高大上情怀落地。”
如我们所见,资本市场的潮汕军团正加速集结,可以预见,二级市场钟声将为潮商接连敲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千然,36氪经授权发布。
网址:中专毕业的潮汕人,带着独角兽去IPO了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73673
相关内容
融了12轮的深圳明星独角兽,要IPO了报告:全球独角兽新增速度减缓,中美独角兽发展情况各具特色
寻找独角兽:带着初心与热爱,走向有光的未来
汕头超声IPO
潮汕人在中国的地位如何?
昔日明星独角兽企业卖身腾讯,喜马拉雅怎么了?
四川百亿明星独角兽,要IPO了
曹德旺“胞妹”在江苏县城,干出182亿“超级独角兽”,再次冲刺IPO!
AI芯片独角兽秘密申请IPO,OpenAI奥特曼参投,英伟达为竞争对手
郭施亮:独角兽与白马蓝筹谁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