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已是一方诸侯的曹操何以对投奔他的刘备独称英雄?
作者:李大奎
《三国演义》有名的桥段"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中,已是一方诸侯的曹操唯独对投奔他的久困之人刘备高赞: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那时的曹操,把持着东汉末年的朝堂,还打败了武力值天下第一的吕布,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而屡战屡败的刘备却如丧家之犬一样,被吕布驱逐后,无奈投奔枭雄曹操那里暂且栖身。
曹操对刘备的到来,可说是高规格的热情相待,不仅擢升他为左将军,还给予了优渥的待遇。
那时处在困境之中的刘备,虽有关羽张飞不离不弃的辅佐,兵力其实不足三千,内心其实是惴惴不安的。
不仅实力弱小,还身授衣带诏,相当于奉皇命参加了反曹地下组织,风险系数可想而知有多大。
可一家独大的曹操却对刘备非常看重,不仅安排入住自家府邸允许刘备自由种菜,还以青梅下酒,两人对酌闲话家常畅叙家国情怀,表示根本不认可袁绍、袁术、刘表等各路有实力的地方军阀,偏称"玄德久历四方",是配得上纵横四海与他共称天下英雄的。
这是何意?
是曹操惜才之下有意拉拢或者迷惑刘备,还是曹操与之惺惺相惜,或者是三分性质的故意试探?
也许兼而有之。
一代枭雄曹操之所以独称刘备才配与他共称天下英雄,一方面是"英雄所见略同"之下自然的真情流露,另一方面确也是非常有艺术的巧妙试探,以拉拢刘备"为我所用"。
熟读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作为皇室之后的刘备其实起点很低,最先也就是个靠编草鞋为生的平头百姓,后来在征剿黄巾起义中凭军功才好不容易谋得县令之职。
虽说他在辅佐徐州牧陶谦上赢得胜利,不久徐州却被吕布夺走,几乎是屡战屡败的状态,可谓"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尴尬之极。
而起点很高的曹操却不一样,起初担任洛阳北部尉、议郎、骑都尉、典军校尉等要职,后来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专权的董卓,之后就"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震天下。
由此有了延揽天下英才为之所用的雄心壮志。
不过,志向也不小的刘备虽说是小摊小贩这样的卑微历练,却凭着坚韧不拔的一己之力不屈不挠地发展,当时就有关羽张飞等勇冠三军的核心团队成员死心塌地跟随。
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足以表明屡遭挫折的刘备也是乱世中的一股清流,他看似穷困潦倒毫无建树的东奔西跑,其实能量巨大。
在曹操看来,刘备不过是深藏不露的困龙,实力远超袁绍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
明面上是名门之后的袁绍,也就是靠祖上福荫得来的"四世三公",尽管占据的地盘庞大,但他眼光狭小好谋无断,还优柔寡断不善用人,真到决一死战时,哪堪一击?
占据淮南富庶之地的袁术,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的草莽罢了。占据荆州的刘表,也就是安享自守、不思进取的平庸之辈……
他们都称不上真正的天下英雄。
反观兵力不强显得势弱的刘备,表现得狼狈不堪,其实是时运不济带来的不得志罢了,在他身上已经具备了原本英雄的元素与特质。
首先是刘备深得人心。
刘备担任平原国相时,有刺客来刺杀,从容不迫的刘备通过以礼相待等诸多方式,成功感化刺客,主动告之实情及注意事项后悄然离开。
黄巾军围攻北海时,孔融派太史慈向刘备求救,力量弱小的刘备并没有婉拒,反而是全力驰援。
还有刘备以人为本的气度,也让他深得民心。
如刘备樊城失守那年,不得不南逃,仍没有放弃跟随他拖家带口的十万百姓。刘备慨当以慷的一席话:"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不仅感动了身边将士,也让老百姓志愿追随,认定刘备才是真正靠谱的主。
其次,败多胜少的刘备有非凡的才能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得人心的刘备,不仅以仁义著称,还有卓越的政治智慧。他善于结交天下英才,早期的关羽张飞,之后的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名将,以及"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忠心耿耿的辅佐。
刘备能得到这些了不起的文臣武将帮衬,若没有过人之处,哪还统领驾驭得住?早就土崩瓦解了。
更难得的是,刘备并没有因军事上的屡战屡败而放弃恢复汉室为百姓谋福祉的坚定信念,他不抛弃不放弃远大理想的毅力,不仅展示了高尚的人格魅力,也体现了迎难而上的决心。
正是刘备敢于逆境崛起的强者心态,在卷土重来中始终秉持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才愈挫愈勇,不失青云之志,也让一代枭雄曹操看在眼里,不敢轻视。
并不因为刘备习惯性的爱哭表象,而误解他是懦弱之辈。
第三,刘备知人善用,有极强的领导力。
也许刘姓皇室天生就有领导特质。
汉高祖刘邦是这样,光武帝刘秀也是这样。皇室之后的刘备同样如此,在他不过是早根之时,就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关羽张飞赶来尊他为大哥,有了"桃园三结义"的班底。
后来糜竺、糜芳等无数名士的加盟,糜氏兄弟不仅不离不弃的一生追随,拿出全部资产相助,还把妹妹许配给刘备。
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后,也是真心实意的拥戴刘备。
这些感人的事例,充分说明有刘皇叔之称的刘备不只是真诚相待身边的人,还知人善用,且有极强的领导力。
事实上,刘备重用魏延,告诫诸葛亮不可轻信纸上谈兵的马谡等等,也印证刘备除了非凡的人格魅力外,知人善用的能力,的确无愧于曹操所言的天下英雄之称。
这也说明眼光精准的曹操点赞刘备配与他同称天下英雄,不是随口之言,的确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当然,曹操此时此刻之所以高赞刘备,也有试探笼络的意思。
因为袁绍等人不足为虑,唯有深藏不露还有皇室背景且面有异相的刘备,是人中龙凤,如果拉拢过来真心实意拥戴。
这对胸怀大志渴望一统天下的曹操,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上上之选。
毕竟是真正的英雄刘备"为我所用",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有利于更好地主宰腐朽不堪的东汉王朝,可以更快一统山河。
所以,面对潜龙刘备的投奔,意出望外的曹操自然是高度重视极力拉拢,通过"青梅煮酒"试探刘备与他是天下唯二的大英雄,也就成了一招绝妙的好棋。
不过,同为英雄的刘备当然不是等闲之辈。他当即看穿曹操的用心,在装傻充愣中也是巧妙应对,曹操明示唯有他两人才是真正的天下英雄时,便顺势借雷声大作佯装受了惊吓,还把筷子掉在地上。
以致曹操取笑他,大丈夫还会惧怕雷声。
都是英雄的曹刘两人便在精彩的交锋中平稳过渡,也就有了后来刀光剑影的"三国鼎立"。
综上而言,雄心壮志的曹操,随机应变的刘备的确各有千秋,不愧是唯二的当世英雄;曹操的眼光,刘备的城府,都是值得佩服的。尤其是身处困境的刘备,逆风翻盘的本事,常人哪可能做到?
难怪成了气候的曹操也独称刘备是与之比肩的真英雄,不是客套话,实至名归。
遂以记之,乙巳年六月二十八日于滨河边。
网址:读《三国演义》:已是一方诸侯的曹操何以对投奔他的刘备独称英雄?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71239
相关内容
《三国演义》被曹操一槊刺死的配角,历史上是威震三国的孤胆英雄正史记载中,曹操和关羽是啥关系?比《三国演义》更复杂
盘点7位曹操饰演者,第三位演完刘备演曹操,第一位已成经典
盘点被《三国演义》黑的最惨的五人,第一名不是曹操,也不是周瑜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司马懿是什么亲戚关系呢?
此人是曹操畏、刘备敬、孙权恨的英雄,却被演义抹黑成无耻小人
三国英雄人物谱(蜀国篇)
刘备和曹操的关系是怎样的?他们如何称呼对方?
三国演义:如果曹操收留吕布结局会怎样?
曹操与刘备:英雄与奸雄之评价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