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大幕落下,李宇春还能改变这个时代的潮水方向吗?

发布时间:2025-07-13 02:38

引子:什么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流行?

如果时间定格于当下,关键词会是炙热的世界杯之夏,《我不是药神》与《邪不压正》PK正盛的暑期电影档,《中国好声音》、《中国新说唱》、《明日之子》、《潮音战纪》一系列如火如荼的音乐选秀,抖音快手上层出不穷的网红段子神曲梗,还是时尚达人们从米兰秋冬秀至各大品牌早春大秀一直步履不停的流行符号追逐?

然而,如果真要在国内找一个基于偶像,音乐、时尚、文化、粉圈、亚文化的流行文化正向范本,在我看来,没有比巡演历程近四个月,轰动成都、上海、深圳、南京、北京多城,刚刚于重庆收官的李宇春2018流行(liú xíng)巡回演唱会,更适合作为参照系了。

流行文化历史谱系上的多面体

作为从2005年开始,从选秀走出来的中国首位民选偶像,如今身兼歌手、音乐人、演唱会导演、演员、时尚icon、节目导师以及跨界艺术策展人的李宇春,在她身上,综合云集了各种大众的、小众的,主流的,亚文化的流行文化要素。

从代际上,她是80后这代群体的中坚代表,以填补内地流行偶像空白的开拓者之姿,与90后节点上的鹿晗、吴亦凡,00后节点上的TFBOYS三子,书写了内地流行偶像的三代谱系

地缘上,她就如这个国度大多数平凡小人物一样,来自西部内陆腹地的非中心城市,在她之前的流行文化书写者,都是像邓丽君、王菲、四大天王、周杰伦、陈奕迅这些港台巨星——但从她出道的2005年开始,以巴蜀大地为首的中西部地区开始涌现一个又一个的流行明星个体,不仅从主流文化,甚至从亚文化上,以引领者之姿完成了对北上广等沿海城市的反超,乃至对港台的反哺。

李宇春的“流行(liú xíng)”演唱会现场,从她和她的粉丝,可以某种程度上洞见这个巨变前夜的时代,大众文化、亚文化、地域文化、网络文化交融的多重特质。

https://y.qq.com/n/yqq/song/00467LeA1TSU69.html

本土的李宇春,她的初心所在

把《流行》专辑首唱会放在北京,把 “ 菜市场 ” 公众艺术项目放在上海,却把 “ 流行( l i ú xíng)”巡演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放在巴蜀盆地的成都与重庆。李宇春仿佛想要证明,自己的 “流行”,可以有多洋气,也可以有多接地气。

确实,就像《口音》这首歌,只能在成都和重庆,歌者以家乡话与台下交流,歌迷同样以带着川音的口味齐唱“特别特别地好听”呼应台上,这个表演,这个艺术呈现才是完整无暇 的,原汁原味的。

https://y.qq.com/n/yqq/song/004BDxrJ1ySDz9.html

作为一个艺术符号,李宇春这个人,可以视作是巴蜀本土文化与全球化潮流的Fusion,草根原生偶像与国际时尚先锋的合体。她很不忌讳,甚至自豪于自己的出身,但又充满自信地拥抱与吸纳世界。

就像上一次“野蛮生长”巡演的主打歌《西门少年》与《野蛮生长》, 这次她依然放在了演唱会第一Part,作为诠释《流行》的缘起。因为那是她的初心所在。

自2005年至今逾13年,她依然还是从那位从这块盆地走出来的热血少年——这片土地滋养了她,这个国度成长了她,这些人选择了她,并与她一起互相成长,互相成就。

世界的李宇春,前卫的时尚大秀

然而,李宇春在这片土地上诠释的“流行”,同样是世界的。 这个演出的音响、造型、舞美、灯光制作,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乃至在亚洲范围内,与香港、台湾的演唱会相比,也是一台顶尖的“三面台”大秀。

由当年从《皇后与梦想》、《少年中国》、《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一直合作过来的川音师兄暨老搭档谭伊哲团队操持全晚的音乐,操盘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录音的金少刚老师负责的音响工程,提供了国内最出色的馆内演出音效。

国内不乏诸如鸟巢、上体、天体等万人体育场举行的大型巡回演唱会,但在一片好大喜功的数字攀比之余,能够做到精致雕刻,忠于一场演出的音乐本质并不多。而“流行(liú xíng)”巡演的制作团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在用户聆听体验与交流互动需求上都做了很好的把控。

在场馆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能听到真鼓和电子鼓两套打击系统带来的出色动态。而对于每一个入场者,也同样能感受到制作方在听觉和视觉上予以的尊重,主创者在细节处的诚意与创意。

视觉上,这确实是一场内地流行前沿的时尚大秀。开场的一袭老虎印花红袍是Gucci创作总监Alessandro Michele设计的;压轴Encore的John Galliano先生经典作品“黑色热气球装”是Maison Margiela从博物馆专门调取出来的藏品;收官场那套带有西部元素的丹宁夹克,也带上了艺术家Vincent Dacquin手绘的“Chris Lee”。

按照时尚大秀规格打造的巨星演唱会,放眼全球也难有与李宇春比肩的歌手。例如很多欧美歌手演唱会,多半是按照表演需求做衣服,很少能像李宇春这样,能启用顶级时尚设计师来专为演唱会设计造型,像Dolce & Gabbana之于麦当娜,刘培基之于梅艳芳,都是凤毛麟角。如今的李宇春之于时尚设计师们,无疑是当代中国至关重要的一位流行缪斯

舞台上的李宇春,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化符号

作为一个当代中国最显著的时尚符号,“李宇春”这三个字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 藉着这个霓裳魅惑的舞台,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现实与未来——跟“流行”的专辑宣传海报与首唱会舞美一样,这次的演唱会视觉上同样不乏赛博朋克的元素,登月飞船与飞碟的视觉 背景,集成电路板一般的科幻线条投射灯,乃至以集束激光击打出的主题Key Word “流行”...... 个中的制作执行力固然值得称道,但更值得激赏的却是创作者的想象力与深层思考。

是的,相比起两年前的“野蛮生长”巡演,这次的“流行(liú xíng)”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热血,也不仅仅是情怀,还有冷峻的思考。

就像《Privacy》的舞美,以“公仔箱”+钢管+“九龙城寨”式的霓虹背景,把一个重庆森林般的后现代都市情欲、窥私、物化、资讯失控的异化症状展现无遗。与之呼应的,在这个演唱会的前言部分,李宇春就已经以一段存在主义的独白把这个消费社会的“流行”作了一番剖析与拷问。

在华语流行文化版图里,最深得后现代文化神髓的,是张国荣与王菲这两位巨星。而如今的李宇春,音乐上承袭王菲之幻,舞台上承袭张国荣之魅,连意念上,也逐渐在接近这两人背后的一代巨匠王家卫——只是,在那疏离冷峻之外,或许还多了一分宁浩的魔幻,徐克的浪漫,就像她唱《蓝》的时候,有如《深海长眠》的想象之翼,又如《水形物语》的奇幻倾情。

这样的李宇春,她所诠释的“流行”,既是现实主义的,也是未来主义的。

李宇春以舞台艺术所诠释的“流行”,不仅仅是王家卫的重庆森林舶来品, 而是有如重庆的洪崖洞一般,糅合本土、摩登与未来的,一座魔幻现实主义的天空之城。

“流行”的一体两面,与粉丝共同营造的行为艺术

李宇春的“流行”,或许是有着两重意义的,一体两面,乃至多面的“流行”。就像她自己所实验的,所观察的那样,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在她的“流行”巡回演唱会现场,也同时存在着两场演唱会:一个是思考者李宇春对“流行”的反思企图诠释,一个是她的粉丝对这位偶像的朝圣表达——一如她的歌曲里所描绘的一样。

演唱会现场感受她们的互动是一件奇妙而特别的体验,就像每一场的歌迷们在《年轻气盛》的独白诘问时都同步默契地齐口应答她的思辨,李宇春本人也在《今天雨,可是我们在一起》时甘当和声,而把主音留给全场大合唱的歌迷。她甚至不用做任何台上的提示, 就知道台下的人一定会接到她传出来的那记好球。

https://y.qq.com/n/yqq/song/001XeChK1lDb4f.html

李宇春每逢演唱会必唱的一首《和你一样》或许可以说明她们之间的感情。这首由上海玉米任淼和其他歌迷一起合作完成的歌也是玉米爱心基金的公益宣传歌。每一次的大合唱, 都像是一次她们的联手再创作。

这里头,有还在校的学生,专程过来的外地粉丝、已经工作的母女两代,还有八十多岁的老奶奶。

在我看来,“流行”这个系列的演出本身,正是创作者李宇春和她的歌迷粉丝们之间互动而成的一出概念行为艺术。作为一名先锋公众艺术的策展人,李宇春本人的音乐及艺术实验触觉毋庸置疑,然而难得的是,她的粉丝们所表现出来的协同与默契,对她的理解与自律, 随她一道的成长同步率,不亚于他们对她的狂热。

一股清流,共同成长的粉丝文化

在李宇春的粉丝身上,兼具亚文化群体与大众文化群体的双重属性。自2005年以来,玉米们本身就是内地流行文化中最大的一个亚文化群体,其壁垒感不比当下的嘻哈、街舞、二次元亚文化群体逊色。

不像周杰伦之于80后,鹿晗吴亦凡之于90后,TFBOYS之于00后,同样身为内地流行文化精神图腾之一李宇春,她的粉丝却没有明显的代际感,只是基于对个性亚文化的认同感而集结。他们可能也是内地最大的一个可以打破年龄与阶层界限的亚文化群体。但这个群体的凝聚力与活跃度,就和李宇春个人的社会辐射力一样,对主流文化影响深远。

2017年,纽约消费情报公司博莫达的报告显示,李宇春在他们研究的400多名中国明星中是名列第一的高潜KOL。粉丝网的调查也显示,李宇春的互动指数、用户指数及人气指数在被调查明星中也是名列榜首。她的粉丝有一半以上横跨20岁到40岁,有很多是从2005年一直追随至今,忠诚度极高。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群体在狂热之外的自律自觉——李宇春每念到一个致谢名字时他们都会跟着道谢,唯独念到致谢歌迷时他们会齐口说“不用谢”;即便安可之后他们依旧会跟主题音乐合唱“流行”;每一次演唱会后他们都会自觉收集好自己和身边的垃圾统一放到垃圾桶里——整齐划一的良好素质在国内大中型规模集会里简直称得上是一股清流。

不管作为流行偶像,还是“流行”这个文本符号的书写者,李宇春对玉米们的粉丝文化塑造都是成功的。她并没有如法兰克福学派所理解的大众文化那样消费他们,而是如费斯克所表述的,召唤他们成为大众文本的建构者,以交互的形式参与再创造。

她的粉丝不仅仅是崇拜者,也是独立的参与者。

在她的演唱会现场随机抽访其中几位歌迷,无论是从其他省份过来的,还是本地的,对她的理解都极其一致——不仅仅是对她的音乐,也对于她所关注的这个世界,被她所启发,和她一样进行同样的思考,却又以每个人自己的方式,了解这个时代。

我问其中一位从小学开始一直追随她至今的歌迷,为何这么多年却依然还在听她?答曰,因为这十年来彼此都在相互成长,而偶像依旧还跑在前面,所以自己也不能拉下脚步,必须追赶上来。

大众文化的筑梦者 改变潮水的方向

一个偶像的上限,可以决定粉丝的下限。以亚文化的方式引导大众文化,未尝不可以改变潮水的方向,在某些航道上。

或许他们之前也不一定了解保罗·索伦蒂诺或Future Bass,但因为李宇春的原因,从而愿意打开自己的眼睛去聆听、阅读、思考,关心身边的世界,就像她这次以《一趟》所启发他们的那样——这个信仰崩塌的时代总需要有个筑梦的人。

一趟_腾讯视频

即便是个黑客帝国那样的梦,在思辨之前,也得先教大家仰望星空。 这就是李宇春的“流行”,当下内地最重要的一份流行文化正向文本范例。

网址:“流行”大幕落下,李宇春还能改变这个时代的潮水方向吗?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70468

相关内容

烎潮音发布夜名单流出,李宇春献唱新歌,华晨宇再度改编神曲!
李宇春:新时代女性典范,引领潮流的先锋
李宇春化身超模李携手刘诗诗引领最潮搭配,这才是流行穿搭风向标
李宇春时尚穿搭李宇春的流行时尚穿搭
【鹰眼·行业参考】寻找改变潮水方向的力量
从“春哥”到时尚icon,李宇春的穿搭变迁
李宇春出道13年:从流行到艺术,一个偶像的无限可能
李宇春谈偶像变迁史:那时选秀还不叫选秀
从出走到深入,「偶像」李宇春还在改变着什么
李宇春:1987 与艺术家的跨时空对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