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下饭”顶流,怎么不香了?

发布时间:2025-07-12 20:38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在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上,网络综艺创作主题研讨会人潮涌动。大家都想弄明白,曾经创意迭出,既深受观众喜爱、又被赞助商青睐的网络综艺,怎么渐渐“查无此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据统计,网络综艺的上线数量持续攀升,仅2024年国产季播综艺上线就有392部,视听总时长同比增18%。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观众热情却并未同步增长。许多新上线的节目,播放量寥寥,弹幕稀稀拉拉,讨论度也不高。即使是一些“综N代”节目,凭借过往口碑和粉丝基础有一定关注度,但热度也大不如前。

加“量”不加“热”,为啥会这样?首要原因在于同质化严重、创新力不足。打开各大平台的网络综艺,不是音乐展演,就是情感解析,不是职场探秘,就是明星竞技……场景看着眼熟,环节也大差不差,难怪观众的新鲜感和期待值大打折扣。

比如在一段时间里,恋爱类综艺扎堆出现,节目模式几乎如出一辙——集合了几位颜值高、履历优的素人嘉宾,通过各种互动环节来展现恋爱过程,再邀请明星观察员进行点评。就像刚买完一个商品,非要频频推荐同类型的“猜你喜欢”,得到的只能是审美疲劳。

神奇的是,虽然观看人数少了,但网络综艺的“声量”却不小,社交媒体热搜榜单上经常能见到相关话题。但这些话题往往是与节目内容无关的争议内容,不仅不能反哺节目,反而有“人设”“剧本”之嫌。

回归本源,综艺的艺术独特性就在于“真实感”“活人感”,有适度的剪辑取舍可以理解,但当嘉宾的言行举止和关系的发展走向,都明显露出为了流量而编排的“马脚”,观众会对节目失去信任,口碑自然也一落千丈。“人设崩塌”“剧本太假”,其实透支的是整个行业的生命力。

当然,影响节目质量的,也有商业变现难的因素。网络综艺对广告的依赖远超于其他视听产品,而当前广告更倾向于投放本身有观众基础的“综N代”。据报道,在2025年一季度综艺招商中,播放量前5的头部作品几乎吸走了大部分品牌赞助,前20的节目勉强有几个品牌植入,剩下的近40档节目几乎是零招商的“裸播”状态。为了降低成本,一些腰部及中小体量的节目在制作上偷工减料,画面粗糙、剪辑混乱、音效不佳等问题屡见不鲜,观众的观看体验自然不佳。

平台的用户争夺也带来了节目传播梗阻。据统计,去年各平台综艺独播比例高达92%,头部综艺跨平台用户重合率不足15%。这意味着观众要想看全自己喜欢的节目,就需要开通多个平台的会员,这无疑增加了观看成本。而且,不同平台的推荐算法也使得节目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优质的小众宝藏综艺则总在“冷门”里吃灰。

当下,视听产品极大丰富,短视频用几秒就能戳中笑点,微短剧靠反转剧情锁住眼球,这些新内容不仅占据着观众的注意力,也抢夺了品牌赞助的青睐。网络综艺要想重新赢回观众的心,创作者们只有摆脱悬浮套路,找到那些能与精准用户产生共鸣的真问题、真情感、真故事,提供高品质的视听产品,才能打开聚焦精准、制作精良、变现顺畅的正循环。

着眼未来,号称“最了解年轻人”的网络综艺,提供的不仅仅是娱乐,更须带来思想的启迪与情感的共鸣。我们相信,网络综艺只有回归有深度、有内涵的精品创作,才能逆风翻盘、乘风破浪,真正赢回热度,迎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这正是:

网综伴饭香,今朝褪锋芒。

深耕内容田,初心引帆航。

大家晚安!

(文|任飞帆)

图片

图片来源: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曾经的“下饭”顶流,怎么不香了?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69666

相关内容

除了肖战王一博,曾经的顶流都怎样了
顶流是什么梗 怎么理解顶流的意思
怎么理解顶流的意思,顶流是指什么
香港顶流姜涛为什么火怎么火的 姜涛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香港新顶流,已经打败张学友了,网友不解:他的歌也能和歌神比?
惠英红《我和我的祖国》:香港回归,拯救了曾经要饭的我!
霍汶希VS杜华:都是带顶流,怎么就这么不一样?
顶流明星突然进入直播,让做饭的我别加香菜,直播平台瞬间沸腾了
香港人为了保持年轻都不吃饭?看明星们怎么说!
花泽香菜为什么不笑了? 曾笑成表情包走红如今怎么样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