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娱乐8月29日文:据中国网消息,近日,导演贾樟柯出席了温哥华电影学院2016届毕业典礼,谈及国内演员高片酬现象,他表示“演员是无辜的,这是市场的结果。市场有这样的需求,才能推高片酬。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让中国电影从快速地野蛮地生长中,变得理性下来,整体的环境在好的生态里面,各方面才能合理。”
贾樟柯作为导演的崛起依靠的是故事,这在现下资本逐利的影视行业是很难复制的。
现在的一部商业片,尽管收视与口碑是极端的不同,但动辄耗亿的大阵仗成了标配,华丽的收视率和票房背后是观众的漫天吐槽,吐槽剧情老土、吐槽特效5毛、吐槽演员面瘫,良心影视剧少之又少。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天价片酬”专题新闻,一时间成为业界热议话题。《如懿传》两位男女主片酬加起来合计1.5亿,更是被点名批评。好像一桩疑案终于找到突破口,原来烂片频出的直接原因是明星片酬太高。
明星片酬高了,制作经费就被占用了,编剧和后期配音人员酬劳也就变少了,能去实景拍的镜头只能用5毛特效代替了,能去用心处理的情节硬伤缠个老套的绷带就粉墨登场了,结果,烂片出来了,大家来找茬火了,全民来吐槽也跟着火了……这一连串的因果衔接绝对不是无懈可击。将演员作为一项职业,明星要获得价值而非价格才是这一职业的立身之本。
小鲜肉们和小花们的天价片酬并不能证明其自身价值,反而,他们在已经赚的钵满盆满时更需要一部好的作品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吊诡的是,市场并不需要他们的价值,大制作的商业片只需要话题度和明星阵容就能获得不菲的收视或者票房,好口碑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终极目标。
今年暑期档电影《致青春2》豆瓣评分起初为3.7(PS:这个评分唯一对不起的就是男女主角的盛世美颜),就是这么低评分的影片最终还是收获了3.3亿多票房,与一部没有明星阵容加持又命运坎坷的暑期档动漫电影相比,后者票房收入只比《致青春2》的亿位数后的零头多一点点。
这足以证明,明星的票房号召力和强大的粉丝基础在内容匮乏的商业片噱头中是多么弥足珍贵,明星就是一部影片最大的卖点,而非故事本身,也不是后期的精良制作。一部影片一旦获得成功,在缺乏创新的影视行业,它就会成为一类影片,一种故事非要讲透、讲烂、讲离谱、讲玄幻方能罢休,就像被玩坏的青春题材。跟着,明星在这些影片中难以获得价值,反而在资本的追捧下,在价格的水涨船高中,不知不觉地消解了自己。
目光放长远些,最终获益的不会是那些拿到上亿元片酬的明星,而是在影视行业游逛的资本。
图片来自知乎
连卖海参的都开始进军影视圈了,泛娱乐概念提出后,影视概念被丰富了,同时,内容也被蚕食了。
贾科长说,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是野蛮生长,得等这个市场环境的浮躁沉淀为理性。
(PS:“海参市场不景气,进军泛娱乐蓝海”相关信息详见8月19日蓝鲸娱乐文章)
注:登于【蓝鲸娱乐】(微信公众号:lanjingyl,新浪微博:@蓝鲸娱乐官微)。若有任何问题都请联系我们,可直接留言,也可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