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是如何转型成功的?

发布时间:2025-07-11 08:38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而从内部打破是生命。没有哪一个行业不经过折腾就能成功。海尔的十年,是奋力转型的十年,眼看着后起者离自己越来越近,它只能加快前进的步伐。

2008年前后,张瑞敏曾经不止一次的公开表示过自己的危机感。那时,几乎每过一两个月,他就会渲染一下海尔集团沉重的现状,并借此眺望浪漫远景。

他的焦虑,来自于海尔规模之下隐藏的臃肿不堪,这是一个企业由小变大后常见的系统病,在海尔看来,只有转型,或许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在空中换引擎

2015年,海尔集团全球销售额为1887亿元,比上一年略有下滑,但利润从150亿元增长到180亿元,同比增长20%。营收的下滑早在张瑞敏的预料之中,他用“飞行中换引擎”比喻海尔在转型中面临的压力,“可以减慢速度,但不能减到失速,同时还要抢时间把引擎换了。”

传统企业的难处是,我不能一下子到底。互联网企业,可以亏损五年都不要紧,传统企业可不行。所以要把那些看似包袱的实体资源,变成优质资产。

数据驱动

海尔是国内较早上线虚拟社区的企业,这不是简单的让海尔遍布全球的几万名员工能够在线上社区聊天,而是希望打破组织隔离,当问题产生时可以由信息驱动,快速找到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正确的人,并将其组织起来。在此背后的技术支撑是庞大的数据库和大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在海尔可以建立起内部自动驱动、外部互联互通的全流程生态网。大数据平台将是未来海尔各种技术和商业创新的基础和支点。

过去两年,海尔的大数据平台逐渐建立,具备了初步的收集、存储、分析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能力,这样海量的数据就汇集在了一起。海尔整合了过往数千万的顾客的数据,为用户画像。在平台上可以查询每一位顾客的消费情况,如购买过哪些产品、咨询过哪些问题、售后维修状况如何。这些内部数据经过严格的脱敏处理后,再去做相应的分析。

通过条形码和二维码,海尔将每个产品从“生”到是“死的所有信息都串联起来,这也保证当售后产品有问题时,信息能够追溯到具体的人员。

以此,海尔最终搭起一个庞大的混合云,一些非关键的数据会放到公有云上,而与经营、用户有关的核心数据则放在私有云上。

云图是海尔大数据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其收集和分析的主要是外部数据。各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网站、媒体以及平台上有海尔有关的数据,都会被收集起来,通过名为“云识”的大数据技术分析、处理、归类并分发给不同的部门。

例如,用户评分是正面还是负面,是否有建议,与哪些产品挂钩。如果有问题,问题的原因是来自物流、设计或者是生产制造。这些信息在分类以后,都会直接推送给具体部门切实负责这个事情的人。甚至财务部门和人事部门也会得到相应的数据,比如有关行业发展、并购的信息。

当然,每个人的用词都不一样,互联网词汇又日新月异,云图也在不断的完善新词库。大数据是一种技术能力,无论是用户索引、条码索引,还是云图等应用,其实都改变了信息的传统流转方式,让海尔向信息驱动型公司更迈进了一步。

不同小微各显神通

当前,海尔的小微公司主要分为孵化小微和虚拟小微两大类。在海尔内部,基于既有产业的转型成为虚拟小微。相对于孵化小微,虚拟小微和海尔的大资源平台先关性较强,如研发资源和制造资源等,海尔在这些资源方面有领先优势,但也做互联网转型。

小微是原来利益共同体的“再升级版”。原来的利益共同体是虚拟核算,而小微变成实实在在的独立核算,小微公司可以自主决策、分配资金、自主用人。这种模式,有利于吸引全球一流人才、更好的设计创新孵化机制、吸引风投等。

小微公司对于人才的激励已有一套初步机制,做了“创客”的员工,其薪酬会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在创业阶段,员工一般只有基本薪酬四五千元;第二阶段,当你的项目进入拐点,即当产品有了客户预约,并且达到了当初签约时的目标和额度时,在你的基本薪酬之外,还会有超过预定目标的利润分享;第三个阶段则是在你的小微达到“引爆点”,即在公司“有一定江湖地位”之后,创业者可以跟投一部分;比如出资10万元占比20%,这时候创业者的收入除了基本薪酬以外,还有分红;第四阶段是小微公司已经形成小的产业生态圈,商业模式相对成熟的时候,除了集团的天使资金可以跟投,还可以引入外部投资人、帮助企业做大上市。

各小微公司通过前期准备,在商业模式已经有雏形之后,就可以递交商业计划书、路演等形式,来获取海尔集团的投资启动资金。在审核通过以后,各平台还承担着为小微公司对接外部资源和人才等职能。

海尔小微项目的产品,在上市之前大都通过网上预售、与用户直接交互等方式确定了初步的产量目标。雷神项目的问世,就是海尔与用户交互产生价值的一个样板。

雷神笔记本不是海尔制造的,李宁等人通过与粉丝的不断交互,再联合制造商、设计人员等,不断更新产品功能,实现了产品的迭代上市。为了能开发出一款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游戏本,起初,团队在各个电商网站搜集出了30万条用户对于游戏本的评论,并将这些评论整理在一起,这才有了雷神的雏形。而现在,雷神依然有很多用户交互平台,像QQ群、论坛、微信等,平台上的用户每天自发讨论跟游戏或硬件相关的话题,及时总结和发现用户的“痛点”。

以往,很多人担心自己的产品是小众市场,但中国没有小众市场,所谓的“小众”,其数量已经可能比得上国外的大众了。对雷神来说,刚开始大家以为玩游戏的人是少数,是小众群体。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市场居然有这样大的潜力。

不仅仅是雷神,还有“天尊”空调,这也是在小微成员和67万网友的交互体验中应运而生的。这些小微有共同点,即找准某一群体,通过微信圈、海尔商城、海尔社区和官微等网络平台与其建立联系,通过其提交的体验痛点和建议,找出用户需求。而在产品创意过程中,小微还会和海尔以及外部和合作机构就产品的研发、设计、营销、制造等进行沟通。因此,上市之前,这些产品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订单量。

大企业如何做创新,海尔给我们做了示范。当企业从传统的依靠自身资源“自我发展”,到成为平台型的“生态圈”;员工由被动执行者转变为平台上自主创新创业的创客。用户从被动的购买者变成主动参与的体验者,这些颠覆性的变化正在发生,而海尔也正在新生。

网址:海尔是如何转型成功的?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64124

相关内容

海尔是如何转型成功的?
阿黛尔的音乐转型是否成功?
明星如何成功转型
南笙由网红成功转型为演员,如今发展如何?
如何成功转型明星的方法
明星如何转型成功
海蝶音乐:成功转型背后的过人之处
艺人如何通过身份转型成为成功的营销师?
东鹏饮料是如何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
娱乐圈421:从偶像到实力演员,明星们如何成功转型的背后秘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