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入驻抖音
火速涨粉
就在昨天(7月9日),抖音官方账号“@抖音大明星”用一句“这次是真的@周同学 来了!”,官宣了周杰伦入驻抖音的好消息。
图源:抖音
短短24小时,在尚未发布任何作品的前提下,周杰伦的抖音账号“周同学”粉丝数就已然突破1000万大关,热度可见一斑。
要知道,上一个在抖音创下现象级涨粉速度的,还是几个月前初次开通个人号的“北大韦神”韦东奕。
彼时的韦神,仅用了三天就完成粉丝数从0到1900万的飞跃,如今的华语乐坛第一人“周董”,或许能跟他一较高下。
还记得早在2020年,快手就高调宣布,与杰威尔音乐达成版权合作,不但拿下了周杰伦全部歌曲及MV的短视频平台授权,还成功接到这一顶流的“独家合作”。
当时,周杰伦的快手账号“周同学”在签名上写得很清楚:“全网唯一,只在快手”。
五年的时间过去,抖音终于在周杰伦的流量上分到了一杯羹。
图源:新浪科技
虽然网传的“9位数天价签约费”已经被抖音相关负责人辟谣,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到了2025年,周杰伦“转会”抖音,注定不是简单的重复。
资本市场率先嗅到了风向,在抖音官宣周杰伦之后,多只“周杰伦概念股”借势大涨。
其中,由周杰伦母亲叶惠美等人实控的港股巨星传奇,在消息发布当天一度大涨100%,负责周杰伦2025年巡演策划的锋尚文化也于午后直线涨停。
我们必须承认,时至今日,“顶流”这个词,在周杰伦身上依然有效。
平台博弈的背后,
是内容重构
事实上,“流量争夺战”并不是最近才打响的。
但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各大平台还在抢着签明星?
在笔者看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流量的稀缺性。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5年全景生态流量春季报告》,截至今年3月,全网用户总数为12.59亿。
其中,抖音(含极速版)MAU达10.01亿,同比增长12.3%;快手为5.73亿,同比增长4.8%。
图源:QuestMobile
现实情况证明:平台之间用户高度重叠,新增空间趋于枯竭。
而当用户增长放缓,平台之间的竞争便只能在“存量池”中打仗。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星作为“拉新利器”、“粉丝经济入口”,无疑是平台再造流量焦点的最强抓手。
在这场战争中,周杰伦的象征意义远高于短期收益。
他不仅自带一个高度忠诚、消费力强的粉丝群体,
还能激活平台上的音乐内容生态、文娱创作氛围、粉丝UGC互动,并为品牌主、演唱会、电商直播导流——这是典型的“一鱼多吃”。
图源:抖音
更何况,抖音早在2022年便上线了流媒体音乐平台“汽水音乐”,但一直没能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和酷狗音乐等老玩家中跑出多大的声量。
如今,抢下周杰伦的音乐版权,无疑为汽水音乐“上桌”增添了一枚有力的筹码:
要知道,对于音乐播放器而言,“周杰伦”的名字基本意味着15%的DAU(日活跃用户)增幅。
抖音的内容帝国,还在扩张
回望过去一年,抖音最核心的两个关键词无疑是“变现”和“治理”。
一方面,据抖音电商业务负责人康泽宇此前透露,抖音电商2024年GMV约3.5万亿,同比增幅30%,已超越京东,成为中国电商第三极。
图源:36氪
另一方面,面对主播“塌房”、带货翻车等事件频发,平台开始主动“去头部化”,转而扶持商家与中腰部创作者。
到了2025年,这一趋势进一步明确:
平台一边强势引入周杰伦、吴彦祖等顶流补充内容势能,一边打通广告、电商、直播三大变现路径,构建完整闭环。
显然,明星效应在这里不仅是“吸睛”,更是“吸金”。
与此同时,平台治理也在同步加强。
7月8日,抖音发布《深化治理举措 守护未成年人用网安全》通知,强调未成年人直播禁令、打赏限制,并着手构建未成年人内容专属池。
图源:抖音黑板报
而再往前一周,抖音电商也通报了关于虚假宣传专项治理行动的最新进展:近期,平台处理了上千名违规达人和超500个问题商家。
我们可以预见,抖音正试图摆脱“靠热点走量”的粗放增长模式,转向“靠体系做厚内容”的精细增长模式。
而周杰伦的加入,不只是一次流量注入,更像是一次“验证平台策略的试验样本”:
能否借助超级明星,在不牺牲平台治理红线的前提下,实现多维商业协同?
能否将粉丝文化,转化为内容创作热潮和品牌价值增量?
这是抖音下一阶段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其“内容帝国”继续扩张的关键。
“拿下周杰伦”,对抖音来说,是一次平台影响力的再确认,也是一次商业路径的再启动。
但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抖音正式从“靠算法推送”的内容逻辑,迈向“靠IP构建”的结构生态。
未来,抖音不会只靠明星,也不能只靠爆款。
真正决定它发展上限的,是是否能在明星、商家、达人之间,建立起可持续的“内容-商业-监管”三重闭环,真正成为一个可承载多元创作、稳健运营、健康消费的平台。
周杰伦的入驻,是高光起点,而抖音的征途,才刚刚进入真正的“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