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生存之道,就是职场的丛林法则

发布时间:2025-07-10 22:08

最近开始涉猎一些综艺类节目,毕竟也是个IP嘛,迟早的事。

认识了一些娱乐综艺圈的朋友,听了不少贵圈的八卦,但我感触最多的,却是混娱乐圈的各种不容易。

很多读者经常批评我对职场的理解太功利了,太激进了,太压榨了,不近人情。

真的,我们职场人所讲的什么生存之道,什么丛林法则,和娱乐圈比起来,太温柔,太矫情了,弱爆了好么。

比如以下两点,在娱乐圈看来是常态,但对于职场人,却没那么容易做到。

1

成名要趁早

自张爱玲奶奶,不,张爱玲阿姨说出这句颇有争议却无比正确的话后,这句至理名言就是混娱乐圈的一条铁律。

娱乐的消费,属于内容消费,而内容消费,是有周期性的,并且周期特别短,今年火了明年过气的明星比比皆是,艺人的上升之路极其惨烈,刚出道的艺人,只有尽快通过作品证明实力,获得市场的认可,获得名气,才算暂时的安全落地。

因为只有成名,才会获得资本的青睐和资源的加持,才有机会在周期的浪潮下去之前,跳到下一片起势的浪上。

职场也一样,太多人都低估了30岁前的职场头五年,对于个人整个职场生涯的决定性影响。是的,你没看错,我用了很重的定语,是“决定性”影响。

很多人会觉得职场生涯的周期很长,好几十年呢,现在奋斗和以后奋斗是一样的。说什么以前偷过的懒,如今要加倍还,才能弥补。

我表示呵呵,即使现在加倍还,也是还不上的好么。最好的时间,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职场上有一个三十岁现象,就是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五六年后到达三十岁年龄关口的时候,往往是职场人再一次迷茫的时候。

一方面,这个年龄段,要买房,要结婚,甚至要生小孩,生存成本骤然升高;而另一方面,大多数人,这个时候仍然拿着鸡肋的工资收入。

那要不辞职创业吧,或者换个工作,但是这时候的机会风险是很高的,你想想,你的身体和精力都不如现在刚出道的二十三四岁的小年轻们旺盛吧,而且人家的工资要求只是你的一半甚至更低,你拿什么和人家竞争。

今年我身边好些三十岁出头的朋友,开始陆续来问我,说换个环境重新开始,问我投身什么行业比较好。

我说,如果你还年轻三五年,我一定会告诉你我认为哪些行业是风口,可以去尝试;鉴于你现在的年龄,我是保守派了,你再好好考虑,问问自己如果失败了,是不是可以接受。

其实人生只有很小的窗口期供我们绽放,错过了绽放的黄金时间,也就错过了整场精彩的人生。平平淡淡过一生,就是大多数人的命运,你要认命,这毕竟也没什么不好。

有些中年大叔的粉丝会说,不是啊,很多艺人是到中年之后才火起来的呀,你看人家吴秀波,现在多火。

我想说:同学,人家吴秀波并不是年轻的时候啥都没做,等到四十来岁突然说,我要火,然后就火了,你特么可能么!!人家年轻的时候做了那么多事,想火没火,最后抓住一两个机会,以中年大叔的IP形象弯道超车,这是一步险棋好么。

但更多人,是永远都没有机会的。还没红就已经过气,才是更多前仆后继、数不清的艺人们的宿命。

现在我们公司在招人的时候,如果招80后,那一定是来做主管和领导的。如果是员工,我们肯定不会招80后,一定会选择90后甚至95后。因为招80后的员工成本太高了,即使一个80后愿意拿职场新人一样的起薪,我们也不敢招,因为这意味着他在职场上没混好,已经被市场检验过不合格了。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是不是应该“成名要趁早”呢。

2

先炒红,再洗白

这是娱乐圈一贯的套路了,关注度先上,价值观在后。娱乐圈毕竟还是关注生意,流量生意,就好像一些非一线艺人哪怕拍戏不赚钱,但是知名度上来了,就可以挣广告的钱和各种通告的钱。

所以,红是接下来一切商业的根源。顺其自然不红,那就把自己炒红,各种方式,你懂的。

其实不仅娱乐圈,很多行业也都如此。比如做互联网是需要点野路子的,太斯文了就不行。

当时滴滴和易到在共享出行市场上厮杀的时候,周航带领的易到在用户体验上其实是比滴滴做的更好的。但是滴滴拿的钱更多,简单粗暴地通过补贴等方式蚕食市场份额,而易到并不屑这样做。结果呢,野路子的滴滴获得几乎垄断的市场后,开始搞大数据出行,专车精致服务等高大上的东西了。

职场上也一样,别人都在走的道路,肯定是一条正确但拥挤不堪,走不快的道路。职场版的“先炒红,再洗白”,指的就是我们要用特别的方式,让自己先上牌桌再说。

所以你得选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举个例子,普林斯顿商学院毕业的一哥们,同班同学都去红杉呀,IDG呀等一线顶级的投资公司,结果他去了当时的联想控股,一家二三线的投资公司。

普林斯顿的同学都感到不解,甚至觉得好笑。这哥们第一天报到,第二天开会的时候就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公司同事们羞辱了一顿,第三天就收到了通知说,柳传志希望见他,于是他出现在了柳传志的办公室,受到重用。

而他用降维打击的野路子策略所到达的地位,我在想那些进入红杉资本的associate或者analyst,要混到什么时候才能和沈南鹏坐到同一张桌子上呢?

比如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在香港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海外理财,尤其以香港保险为主。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说你堂堂研究生毕业,为什么要去做一份普通人都能做的事呢?

但我当时想的很清楚,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迅速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能在香港立足。而我也看到了这几年海外资产配置的风口,所以投身进去,最后证明我是对的。

我现在的新媒体事业能做起来,最初就是靠我在香港做保险事业的收入养出来的,不然,我现在可能为了生计,就不会继续写文章了,也就没有了现在的一切。

这就是我的职场“先炒红,再洗白”版本。如今这两块事业相互补充,都还做的不错。

其实再进一步说,我们都知道机会属于那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有领先这个时代的人,一定是不被这个时代所理解的。

要么你所做的东西太新了,大众看不懂;要么你做的东西太low了,大众看不上。

总之,就是:不被理解。

所以,要成为少数人,第一要有眼光,第二要有勇气,第三还要经得住舆论压力,而最后一点,可能是最难的。

在这三座大山面前,多数人都爬不过去。

最后想说,这年头,没有点娱乐精神,你就只能是职场圈的三线员工。

这两天在拍视频,我面对着镜头一脸尴尬,导演和我说,你要想着这个镜头是个姑娘,你要有一种和镜头谈恋爱的感觉。

卧槽。

作者:Spenser

香港第一自媒体 金融职场老司机

网址:娱乐圈的生存之道,就是职场的丛林法则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62373

相关内容

“口红一哥”前任怒揭真相:从顶流到“零度”人生,娱乐丛林法则下的性别迷思
职场的生存法则
《爱在星空下》贾乃亮陈意涵揭娱乐圈丛林法则
《星途璀璨》曝海报 讲述娱乐圈职场上生存法则
职场生存法则:同事间相处的7个黄金原则
丛林法则论文范文 丛林法则到巨头战争有关论文写作资料
谢娜的讨债江湖:一场10万饭局揭开娱乐圈的双面生存法则
金万柄的丛林法则朴灿烈?他是如何成为KPOP巨星的?
2025:娱乐圈血腥竞争背后的生存法则揭秘
职场新人的五条生存法则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