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星二代资源垄断,公平竞争何在?
娱乐圈的婆罗门星二代。这个词听起来像个玩笑,但背后却藏着整个行业的一种隐形规则。资源垄断、机会内卷,普通演员在底层拼命挣扎,他们却从出生起就站在聚光灯下。这是天赋异禀?还是赤裸裸的世袭制?
吴刚给儿子改姓,把岳阳变成吴羽卿,只为了让他看上去更有辨识度、更容易被记住;陈飞宇出道即巅峰,从《秘果》到《皓衣行》,每一步都踩在流量风口上,导演团队全是顶配;欧阳娜娜横跨音乐、综艺和影视,不管表现如何,都能稳坐C位。一边是镜头追捧,一边是资本保驾护航。他们不需要试镜、不用跑组,更没有所谓熬出来的过程。而那些寒冬里坚持拍戏的话剧演员呢?大概连一场正经试镜的机会都等不到。
有人会说,这很正常啊,有背景的人本来就该占据优势。但问题不是他们有背景,而是这种优势已经压得其他人毫无喘息空间。一个典型案例:李庚希,高中辍学随母亲回国,两年时间直接跃升为电视剧女主角;邹元清,被骂演技差,却接连拿到重要角色。这些故事背后的共同点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父母。凭借上一代积累下来的人脉和资源,这些星二代绕过了所有普通演员必须面对的难题。他们不用担心市场竞争,也无需证明自己是否真的优秀。
对比之下,横店群演一天只能赚几百块,还要忍受高温或低温煎熬;科班出身的新生代花几年时间才能争取到一个三线网剧的小配角。在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人的努力甚至连进入观众视野的资格都没有。而那些靠家庭关系直通S级项目的星二代,则轻松享受成功带来的荣耀与财富。公平吗?显然不公平。
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几个特定案例,而是一种正在固化的发展模式。当越来越多家族掌控优质资源,当更多新人通过血缘关系快速登顶,中国娱乐圈正在形成一种闭环式生态。从开放走向封闭,从竞争转向世袭,这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大忌。如果新鲜血液无法注入,如果真正有才华的人被排斥在外,那么最终受到伤害的不只是个别演员,还有整个行业以及它赖以生存的大众信任感。
表面看,观众似乎习惯了这一切。不少粉丝甚至乐此不疲地维护偶像:她就是这么幸运!他家条件好又没错。但当你打开电视,看着毫无灵魂、台词空洞、生硬僵硬如AI般机械化表演时,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是不是也默许了一种退步?
过去十年,中国影视业经历了从辉煌到瓶颈期再到如今略显停滞的发展轨迹。有作品曾打破文化壁垒,在国际舞台赢得尊重,比如《卧虎藏龙》《英雄》。那时候,我们谈论的是创意,是突破,是叙事方式上的革新。而现在,每年的热播剧名单,总能看到同样熟悉的名字。同样熟悉的人脸。同样套路化剧情。创新消失,冒险也逐渐成为笑话。一切稳定且安全,但缺乏活力。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风险降低了。当制作方把重点放在谁红、谁火而非谁适合时,一个项目早已变成精密计算后的公式产物加上流量明星,加上家庭背景,再请几个老戏骨撑场面,就够了。这不是艺术创作,这是流水线生产。但消费者并不好糊弄。当票房崩盘,当收视率滑坡,当口碑扑街,一次次教训摆在那里,可悲的是,很少有人愿意真正反思原因在哪里。
这不仅仅关乎某几个人的问题,它关乎一个时代、一整片领域能否持续健康运转。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路径前进,中国影视可能会陷入自我毁灭式循环:好的编剧离开,因为没人愿意投资他们写实深刻但商业价值未知的新故事;好的导演妥协,因为只有迎合市场需求才能保证下一部电影不会赔钱。而观众呢,会慢慢远离国产内容,选择海外更加丰富、多元、有诚意的视频平台作为替代品。最后留下来的,只剩下一小撮人相互吹捧、自娱自乐罢了。
我们可以容忍失败,可以接受成长中的错误,但是不能允许这种近似于种姓制度般的不平等侵蚀整个系统。婆罗门星二代的出现,是对努力者最大的不尊重,也是对未来最大的威胁。在掌声给予这些特权阶级时,那些怀才不遇但依旧坚守岗位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至于答案,也许根本不存在标准解法。但是至少,有必要开始讨论,让更多声音浮现出来,让更多埋没人才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所以,现在轮到你说话了,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网址:娱乐圈星二代资源垄断,公平竞争何在?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54162
相关内容
星二代“世袭”娱乐圈,资本裹挟下,公平竞争何在?简述垄断企业的竞争策略。
星二代频现娱乐圈,资源争夺引热议,实力才是硬道理?
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什么
简答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垄断同竞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品牌媒介垄断案例分享会:探讨行业变革与竞争策略
从范丞丞绯闻看娱乐圈:顶层玩家的资源垄断游戏
星二代赢在起跑线,资源碾压引争议,公平在哪里?
竞争者间信息交换的反垄断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