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庚创投品牌基金,如何用百亿媒体资源池改写消费投资规则
当新兴消费品牌因预算不足错失市场良机,当价值数亿的广告位在深夜悄然空置,——这两个看似无关的痛点,在博庚创投品牌基金创始人谢瑾璇眼中却是天作之合。
2017年,在消费赛道营销领域深耕的谢瑾璇发现了一个行业悖论:头部媒体每年空刊广告资源超百亿,而同期80%的消费品牌因预算不足,在市场竞争的关键期被资本实力更雄厚的对手碾压出局。“许多先驱成了先烈”,并非产品不好,而是品牌势能不足。
八年后的今天,博庚创投品牌基金交出了一份颠覆性的答卷:以基金管理的模式,募集整合全国1400余家媒体公司作为LP,构建800亿综合型的媒体资源池,助力40余家被投企业实现品牌势能跃迁,其中3家已进入上市冲刺阶段。
一、资源证券化:品牌护城河,一场供给侧革命
2017年:痛点洞察与模式破局
在消费赛道深耕的谢瑾璇洞察到核心矛盾:消费项目的核心壁垒并非技术专利,而是品牌知名度与渠道覆盖率。许多企业虽在同赛道率先跑通“0-10”的商业模式,却在“10-100”的爆发期因品牌预算不足被后来者反超。”市场留给新新品类的时间窗口期通常只有12-18个月,没有充足的“市场弹药”等于放弃战场。“
2018年-2019年:LP资源募集与模式验证
团队以”媒体公司作为LP“的创新架构启动全国募集,历经艰难谈判和屡屡碰壁,2019年建成首期资源池,并于年末以”广告基金“形式试水投资。
2020年-2022年:规模扩张与瓶颈突破
2022年媒体LP池扩容至近500亿,新增影视综艺植入、明星推荐官等资源,但深层痛点显现:部分中早期阶段的项目,即便是获得了上亿的媒体预算,却依然难取得好的市场效果。
”媒体资源只是”弹药“,品牌战略才是”瞄准器“。谢瑾璇在内部复盘会上指出,许多中早期项目缺乏战略规划、品牌策划、市场规划、内容策划、媒体策略等能力,即便是有了充足的媒体广告预算,盲目投放也不会达到期望的效果。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