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投1.5亿 中国三星全面打造“美丽乡村”扶贫项目

发布时间:2025-07-08 02:02

2018年06月10日 21:31   来源:经济日报   

  初夏的贵州,山青水碧。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的白岩村,坐拥层层苍翠梯田,在晨雾和炊烟中宛若一片世外桃源。然而,深度贫困却成为当地挥之不去的梦魇,全村146户人家中有53家贫困户,贫困发生率高达36%。

  庆幸的是,这些数字或将很快成为历史。日前,中国三星在此举办“扶贫计划发布暨分享村庄奠基仪式”,白岩村将作为贵州美丽乡村项目的第一个着重打造村,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中国三星等多方设计帮扶下,实施以旅游扶贫为主导的美丽乡村项目,并打造特色农产品帮扶的电商扶贫项目。

  全面调整扶贫战略,中国三星聚焦“精准扶贫”

  活动现场,中国三星正式发布了2018年至2020年的扶贫新战略——聚焦“精准扶贫”,兼顾“科普创新”,通过产业扶贫、助残、扶智的方式,重点支持三区三州、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事业。

  据了解,未来三年,中国三星将投入1.5亿元,重点打造10个旅游示范村和农产品基地,并且在甘肃省临夏自治州的三个特困县改扩建15所农村小学,以及在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三州地区实施5000例先天性视障儿童免费复明手术,推动产业扶贫、助残、扶智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三星总裁黄得圭在现场致辞中指出,“目前是中国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今年年初中国三星全面调整了扶贫战略,集中公司优势资源,参与中国的脱贫攻坚战。”

  此外,中国三星扶贫模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员工的全员参与。当天,中国三星各个工厂、分支机构的公益负责人也齐聚现场,黄得圭表示“将动员10万名在华员工,一起吹响中国三星精准扶贫的号角。”据悉,中国三星将通过对产业扶贫村、援建学校等进行长期的对口帮扶,动员员工开展志愿者服务,食堂对农产品基地的农产品进行兜底收购等措施,让所有员工参与到扶贫新战略的落地实施中。

  对于中国三星的扶贫新战略,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陈志刚给予了充分肯定,“社会力量不仅贡献了大量资金,还探索创新出以产业促就业、以投资促发展的新路子。中国三星就是社会扶贫资源撬动地方扶贫产业发展、助力稳定可持续脱贫的代表。”

  据悉,贵州地区的脱贫攻坚一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早在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贵州尽快实现富裕,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去年11月,中央还颁布了《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中央资金及社会力量要重点支持“三区三州”,以及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和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贫困村。

  图为贵州省雷山县白岩村风貌。经济日报记者李春霞摄

  实现共同富裕 “分享村庄”落户白岩村

  作为扶贫新战略中产业扶贫的一部分,中国三星将继续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手,在白岩村打造“三星分享村庄”3号帮扶村。

  记者现场了解到,中国三星将按照“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原则, 对村里的废弃房屋进行修缮,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高端民宿,组织村民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招募村里的劳动力,帮助村民得到分红之外,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实实在在提高家庭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方面,中国三星已经有了相对成熟和丰富的经验模式。2015年时,中国三星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开启了“美丽乡村——三星分享村庄”产业扶贫项目,并先后对陕西省富平县薛镇十二盘村、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南峪村合计投入3000万元,推动当地的脱贫和发展。

  其中,河北省南峪村通过精准旅游扶贫模式,配合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扶持等措施,成功打造了“麻麻花的山坡”高端民宿品牌,对提高农民收益、改善农民生活带来了切实帮助。60岁的蔡景兰是村中的贫困户,她的老伴患有尿毒症,家里还有一位96岁的老人需要照顾。如今作为民宿4号院管家的蔡景兰,拥有工资、房租和分红三份收入,被村民戏称为“不出家门口,三薪赚到手”。而南峪村很多像蔡景兰一样的贫困户,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南峪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3450元,增长近一倍。贫困户和贫困人数也分别下降88%和80%,预计今年将提前实现全面脱贫。

  南峪村的今天,就是白岩村的明天,分享村庄项目让当地村民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而今年,三星将继续选定10个村庄,推广分享村庄经验和模式,旨在改善中国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实现村民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system)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拟投1.5亿 中国三星全面打造“美丽乡村”扶贫项目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52210

相关内容

产业扶贫让贫困户走上“造血式”脱贫路
云南增多个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三亚投资近2000万元建23个农业产业扶贫项目
脱贫攻坚!明星“下乡”演绎土味村干部直面矛盾
明星扎堆“赶村集”,是真扶贫还是作秀狂欢?
中国扶贫慈善基金会,中国扶贫慈善基金会金融管理机构管理局,
一块屏幕改变乡村扶贫“套路”: 县长、网红、明星与农民 “同台”直播带货
202个援藏项目签约 预计投入215亿元助力西藏脱贫攻坚
一块屏幕改变乡村扶贫“套路”: 县长、网红、明星与农民“同台”直播带货
廉江18家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启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