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梅根,手捧果酱罐,另一手推着亲骨肉,已彻底打响了属于她自己的“流量保卫战”。
翻开梅根的日程表,映入眼帘的便是“绝望”二字。自去年起,她的口碑与人气急剧下滑,与Netflix签下的天价合约,也成了压在她肩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大洋彼岸的英王室消息人士透露:如果梅根没有新作,她将面临巨额违约赔偿。
时尚圈,梅根的“基本盘”,也早已关上了大门。她曾凭借揭露英王室秘闻推出纪录片《哈里与梅根》小火一把,但这场火热过后,她的飘然也开始了。面对当年曾助她出名的时尚圈,梅根没有丝毫忏悔,反而一次性提出六个“不可能的要求”。
梅根要求:英美两版封面同时登上,掌控摄影师,拥有最终编辑权……
她的这一连串要求,激怒了《Vogue》主编爱德华·恩宁弗,当场拍桌而起:“连碧昂斯都拿不到这种待遇!”
梅根的高傲,背后并非毫无根据。因为《Vogue》美国版的总负责人安娜·温图尔,是梅根的“好闺蜜”。
然而梅根却忘记了:人际关系背后往往是价值交换。虽然她通过揭露王室秘闻的方式火了一时,但这份火热只能让她坐上“顶级网红”的位置,依旧无法迈入“好莱坞一线明星”的行列,而她所提出的要求,已经超越了这一层次。
即便是“亲姐妹”,安娜也无法答应梅根的要求。于是安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隐身,并将封面敲定权交给了网球天后小威廉姆斯。她什么也没说,仿佛什么都说明了。从那时起,梅根便被时尚圈边缘化,流量急速下滑。到了24年底,她从曾经的“北美网红一姐”跌至百大网红的位置。
梅根不甘心这样的衰退,并且随着人气的急剧下降,Netflix的耐心也逐渐枯竭。于是,她推出了新纪录片《爱你的,梅根》。
然而,梅根依然没有意识到,她的人气和支持来自何方。
果不其然,缺乏哈里王子的身影、没有王室秘闻的加持,《爱你的,梅根》收视惨淡,不仅如此,梅根还成了笑柄。
不仅如此,梅根经济状况的紧张,更加凸显了她过度自信。她在新作中大力推销自创的果酱品牌“ASEVER”,定价高达68美元。
这让梅根的黑粉们开始扒她的短处。没多久,68美元的“梅式果酱”被揭发与沃尔玛售价4.99美元的果酱几乎没什么区别。
若非要找出梅根果酱高价的理由,大概只能归结为,她是带着卡地亚钉子手镯搅拌的吧。
这一幕荒诞又可笑。
随着新作收视率持续下滑,果酱被扒得体无完肤后,梅根终于幡然醒悟:要想重新火起来,依然需要依靠“王妃”身份。
然而,哈里在继承了曾祖母的遗产后,就与梅根渐行渐远,到了25年,连镜头都不愿出镜。没有哈里的梅根,难道还算得上是“王妃”吗?
梅根马上采取了反击措施:那必须是!
她迅速晒出了一组“家庭照”:三岁的莉莉贝特光着小脚丫在草地上跌跌撞撞地奔跑,白色连衣裙被风掀起一角。
而梅根则是长发飘飘,穿着一身奢华的白裙,宛如顶级模特。
这幅“田园亲子照”看似温馨,又有些“田园大片风”的感觉。
然而,反转来得猝不及防。
梅根晒出的这组母女合照迅速走红,但背后隐藏着的是深思熟虑的算计。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梅根与莉莉贝特的“美好一刻”,仿佛是在模仿4岁夏洛特公主的草地奔跑画面。夏洛特那一刻的天真无邪,才成为全球网红,吸引了无数人心。而梅根的莉莉贝特,看上去却更像是一个“被妈妈牵着线的木偶”,完全失去了童真的自然美。
这可以用“东施效颦”来形容梅根母女的模仿。
梅根的这一“碰瓷”行为,再度将她的口碑推向极致的低谷。毕竟,孩子是无辜的,而莉莉贝特的模仿,只能暴露出梅根的谋划。
她显然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梅根,那个为了流量曾经出卖戴安娜王妃秘闻的人,如今又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动手脚。她曾为了更好地塑造自己的“独立女性”形象,选择脱离王室,但现在却又在不断靠近王室身份和光环,竭力抓住任何可能的热度。
然而,梅根的“碰瓷式育儿”又怎么能瞒天过海呢?
接着,梅根开始“新一轮的尝试”:她发布了一张阿奇王子的背影照,并称阿奇是“太阳”。
这一举动再次引发了轩然大波。
因为,这个背影与去年圣诞节时小王储乔治王子的背影有些相似,而梅根用“太阳”一词,更是暗示了阿奇与乔治未来“小王储”的角色契合。
然而,她是否意识到,当年她主动挑衅英王室时,她和哈里本想从王室独立出来,可她的行为却永远无法改变她的孩子已经不可能成为“骄阳兄弟”了。
梅根的“碰瓷育儿”最终会败走麦城——就像她的果酱一样,甜到发腻,糊得更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