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善良遭遇人性的黑暗:明星与忘恩负义的二十年恩怨
2005年的秋天,上海火车站上演了一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戏码。炙手可热的女星孙俪与她的母亲本怀着满腔热情去接她们辛苦资助了四年的贫困学子向海清。然而,她们却不知道,此时的向海清已不再是那个怀揣五百元便泪流满面的寒门学子。
这段跨越阶层的善意支持,最终演变为网上疯传的“白眼狼事件”,其背后的真相比电视剧还要离奇。
回到2002年,刚刚步入演艺圈的小演员孙俪,在无意中观看了一部关于山区孩子的纪录片,立即决定匿名资助一位高一学生——向海清。每个月的五百元,足以让这个山区孩子不再为生活而发愁,也点燃了他心中对大学梦想的希望。在向海清复读失利后,孙俪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继续支持他。这对母女不仅承担了他的学费,还为他购置了手机,让他感受到来自城市的温暖。
然而,随着向海清得知自己的资助者是名明星后,事情的走向开始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在校园里,向海清逐渐学会了利用班干部的身份来获取话费补贴,并隐瞒资助情况,继续向孙俪索要生活费。他甚至穿着名牌运动鞋,向同学们炫耀“背后有人”。
当孙俪的母亲发现了真相后,决定暂停资助,这时,却收到了向海清发来的一封六千字的控诉信,信中一句“我连狗都不如”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起初,网友们对于明星的行为进行了痛骂,认为她在作秀。但作家韩寒的一句“孙俪在上海养狼”却为事件带来了戏剧性的转折。
随着真相被揭开,向海清的真实情况暴露无遗:明明靠着900元的助学金与兼职收入,却仍故作贫困,全身名牌却自称资助学生,甚至试图通过媒体进行勒索。当年为他们牵线的记者邱朝感到悔恨——本是想探讨慈善的伦理,结果却成为了一场炒作的工具。
孙俪对此选择了沉默,而向海清在求职时则因“白眼狼”的标签屡屡遭遇挫折,最终不得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小职员。
时光荏苒,二十年过去,那些昔日同窗在大城市中如鱼得水,而向海清却仍困在山村中仰望星空。他是否在看到电视中光鲜亮丽的孙俪时,回想起当年初到上海时,她母亲那温暖的拥抱?
孙俪继续她的公益事业,但从此,资助的对象全都成为了匿名。当初的慈善事件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当受助者将善良视作摇钱树时,我们还应该相信善良吗?如果当年的向海清没有被虚荣所吞噬,如今的他会不会走上不同的道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