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三国演义》骗了!历史上的周瑜到底啥样?

发布时间:2025-07-06 18:30

咱今天唠唠《三国演义》里那位,老是被诸葛亮气得够呛,最后喊着 “既生瑜,何生亮” 吐血而亡的周瑜。在书里,周瑜给人的感觉就是个心胸狭窄、嫉妒心爆棚的主儿,可历史上的周瑜,真长这样吗?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冲突性,在人物塑造上,那可没少下功夫。就说周瑜吧,在书里,他简直成了诸葛亮的 “背景板”,干啥都被诸葛亮压一头,还老是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搞出些小动作,最后把自己给气死了。这情节,读起来确实挺跌宕起伏的,但和真实的历史,可就差了十万八千里咯。

真实的周瑜,出身那叫一个显赫,妥妥的世家子弟。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做到了太尉的高位,父亲周异,也是洛阳令。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周瑜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仅饱读诗书,还精通音律,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当时江东就流传着一句话,叫 “曲有误,周郎顾”,说的就是周瑜对音乐的精通,哪怕是演奏过程中出现一点小差错,他都能立马听出来,还会回头去看。你想想,这得对音乐有多敏锐的感知力啊!

周瑜和孙策,那关系可不一般。两人年纪相仿,一见面就特别投缘,很快就结为了莫逆之交。在孙策创业初期,周瑜那可是倾尽全力支持。兴平二年,孙策准备回江东发展,写信给周瑜,周瑜二话不说,带着自己的部曲家兵,还准备了大批的舟船粮秣,就去和孙策会合了。孙策看到周瑜来帮忙,那高兴得不得了,直说 “吾得卿,谐也”,意思就是有了周瑜,这事儿就成了。后来,他们一起南征北战,打下了江东的大片地盘,周瑜也因此被孙策授予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当时周瑜才二十四岁,吴郡人都尊称他为 “周郎”。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这时候的东吴,局势相当不稳定,内部人心惶惶。周瑜呢,从外地带兵赶回奔丧,之后就留在孙权身边,担任中护军,和长史张昭一起,全力辅佐孙权。在孙权地位还不稳固的时候,周瑜可是坚定地站在孙权这边,用君臣之礼对待孙权,给了孙权极大的支持。而且,周瑜还向孙权推荐了鲁肃,说鲁肃有大才,可堪大用。后来鲁肃也确实为东吴立下了不少功劳,这也能看出周瑜识人的眼光。

说到周瑜的军事才能,那更是了得。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那可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当时曹操率大军南下,号称八十万,东吴这边很多大臣都被吓得主张投降,可周瑜却力排众议,坚决主战。他给孙权分析曹操军队的弱点,说曹军远途跋涉,已经疲惫不堪;北方人不习水战,战斗力大打折扣;而且当时天气寒冷,马没有足够的草料;再加上马超、韩遂在关西,对曹操来说也是个后顾之忧。周瑜认为,只要给我五万精兵,我就能打败曹操。孙权听了周瑜的分析,那是信心大增,最终下定决心抗曹。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若定,采用火攻之计,一把大火烧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这一战,不仅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也让周瑜的名声传遍天下。

可别以为周瑜只会打仗,在政治上,他也很有远见。他建议孙权 “据长江之险,守江东之固”,为东吴制定了长远的发展战略。后来,周瑜还提出了 “取蜀并张鲁,联马超” 的战略构想,想要为东吴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只可惜啊,天妒英才,建安十五年,周瑜在进军途中病逝,年仅三十六岁。孙权得知周瑜去世的消息,那是痛哭流涕,说 “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孤何赖哉”,这也能看出周瑜在孙权心中的分量。

这么看来,历史上的周瑜,那可是个有勇有谋、心胸宽广、忠诚不二的大英雄。他为东吴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东吴的顶梁柱。可《三国演义》却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这实在是太不公平啦。所以说啊,咱读历史小说的时候,可得留个心眼儿,别被小说里的情节给带偏咯,得去了解真实的历史,才能知道那些历史人物到底有多厉害。

好啦,今天关于周瑜的事儿就唠到这儿。觉得有意思的朋友,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走一波,保准您往后的日子,财源广进,好运连连!

网址:别被《三国演义》骗了!历史上的周瑜到底啥样?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47260

相关内容

三国演义中,大乔小乔的父亲乔国老,历史上到底是谁
《三国演义》里哪个人物和真实历史反差最大?应该是周瑜了
别被《三国演义》骗了,刘备、诸葛亮、关羽都和历史记载的不一样
“既生瑜何生亮”,历史上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
正史中的周瑜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三国演义4大英年早逝之人,他们活着可能会改写历史,周瑜最可惜
盘点被《三国演义》黑的最惨的五人,第一名不是曹操,也不是周瑜
三国演义带偏了的5大史实:诸葛亮一直搞后勤,根本没三气周瑜!
历史中,诸葛亮与周瑜的关系如何?周瑜:我不认识他!
《三国演义》里面的这几个人和真实的历史反差太大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