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曲艺邂逅戏剧 专家学者探讨《小羊圈胡同》新范式
6月20日晚,曲艺舞台剧《小羊圈胡同》于北京老舍剧场首演,深度取材老舍先生经典作品,将京韵大鼓、单弦等传统曲艺与戏剧融合,开创曲艺舞台剧新范式,观众反响热烈,引发多方热议。7月4日下午,来自曲艺、文学、戏剧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就这部作品的艺术创新、跨界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曲艺与戏剧跨界融合
有意义的创新尝试
《小羊圈胡同》深度取材老舍《鼓书艺人》《月牙儿》《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断魂枪》五部经典作品,以鼓书艺人方宝庆一家为叙事主线,将五个独立故事巧妙编织成一部跌宕起伏的舞台长卷,生动刻画底层民众在乱世中的悲欢离合,既保留原著人文内核,又以创新视角重现老舍笔下的北平烟火与家国情怀。
研讨会上,《小羊圈胡同》编剧龚应恬介绍,曲艺应和时代建立起新的关联,该部作品是曲艺舞台剧的首次尝试,融入15个唱段,涉及京韵大鼓、单弦、天津时调、天桥拉洋片、卖菜谣、北京琴书、数来宝等13种曲种,曲艺表演总时长53分钟,致力于将曲艺与戏剧深度融合,讲述完整的有吸引力的故事,充分展示老舍先生的神韵和曲艺的魅力。
主演杨菲认为,该作品创作于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是一次曲艺与戏剧跨界融合的创新探索,曲艺舞台剧创排面临选题、编剧、表演方式转化等诸多困难,未来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提升作品质量。
石一枫从该作品曲艺唱词编写实践出发,提出曲艺创作需平衡好文学创作和表演性创作两者之间的度,唱词要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叙事需遵从老舍先生原著,抒情应关照当代观众所思所想,尝试将传统曲艺唱段表演形式和现代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实现旧瓶装新酒。
崔琦以书面形式参与研讨,他表示,《小羊圈胡同》要有自己的特色。创新求变就不要怕被人说“非驴非马”,老舍先生曾说:“非驴非马是骡子,力气更大”。希望该作品在进一步打磨中,情节更加紧凑、道具更加精细、台词更加讲究,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完美的曲艺舞台剧。
主演王宏坤表示,该作品曲艺唱段专业,有望写下中国曲艺与戏剧跨界融合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建议进一步强化人物的贯穿性和可视性、突出曲艺的灵活应变、增加包袱设置、进一步增强表演生动性,让更多年轻人能够通过该作品认识曲艺、了解曲艺。
张敏飞从出品方角度分享,介绍该作品在宣发推广过程中利用AI科技赋能艺术传播。特别推出线上纯享版鼓曲音乐专辑,收录梅花大鼓《月牙儿》等经典曲目,让观众走出剧场仍能回味曲艺魅力,实现“台上有戏、线上有声”的立体化艺术数字化传播。
运用曲艺表演特色
凸显老舍作品内核
周明夫认为,该作品利用蒙太奇手法将老舍五部经典小说串联流畅,形成可视性强的舞台艺术,于平实感人中传达老舍作品精神。建议在剧目段落起承转合间的结合点设计观众情绪爆发点,将唱段打磨得“锃光瓦亮”,成为经典曲艺片段。
兴安表示,该作品以传统曲艺说唱的叙事方法,融合现代舞台剧的结构方式,重新阐释老舍先生作品,抓住了北京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内核,是经典与创新结合的典范,有望成为曲艺创新发展的样板。
叶晓从文学母体出发,认为该作品改编扎实,抓住老舍作品经典人物跨时代的特质,形成天然的戏剧张力。在未来剧本打磨中,建议优化人物与主要矛盾的结合,还可增加导赏、介绍等辅助手段普及曲艺常识,帮助观众深入了解传统曲艺文化。
李征认为,在曲艺和戏剧的碰撞融合中,难点在于度的把握和曲艺演员角色的转变。戏剧侧重“现身说法”,曲艺更侧重“在说法中现身”。曲艺表演不仅要跳进人物扮演角色,还要跳出人物进行评述或与观众交流。希望该部作品继续打磨提升,更好地运用曲艺表演特色凸显老舍作品内核。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提出,本次研讨会,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实操建议,赋能剧目打磨提升。《小羊圈胡同》的创作初衷是将曲艺和戏剧融合起来,探索如何用曲艺讲故事。这部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学作品到曲艺舞台剧作品的成功转化,兼顾了文学性与艺术性,更在于编剧、导演、演员和多方共同努力,从曲艺本体出发,接纳更多艺术表达方式,探索出一条曲艺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网址:当曲艺邂逅戏剧 专家学者探讨《小羊圈胡同》新范式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43787
相关内容
驻华大使夫人邂逅中国戏曲 沉浸式探索东方美学(寻味中华|戏曲)赛博朋克演绎梨园戏 AI邂逅剧中女主角
(寻味中华|戏曲)玲娜贝儿“出逃”迪士尼,与沪剧“奇妙邂逅”
以全新方式呈演世界经典轻歌剧作品 “邂逅”音乐会登台
“昆曲王子”走进“名家艺术季”,是美好的邂逅还是新的开始?
明星攻略游戏怎么邂逅,明星攻略游戏怎么邂逅女主
曾志伟与羊的治愈邂逅✨
荷兰编舞家“邂逅”北京 与中国舞者合作包容性舞蹈展演
专家学者“对话宋金” 探讨宋金时期人文艺术之魅力
欧巴范儿十足 辰亦儒《完美邂逅》不要太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