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借助高科技建设名人影像库
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通过手机看到阮玲玉、谢希德、陈望道等众多名人极为罕见的影像资料。根据6月26日上海音像资料馆与上海人文纪念博物馆签署的合作协议,今后,上海音像资料馆内部使用的名人珍贵历史影像将走进上海人文纪念博物馆,供市民先睹为快;此外,两家单位还将借助高科技手段,在上海音像资料馆收藏的7万多部集珍贵影像资料的基础上,建设一座涵盖300余位海上名人的影像库,为上海发掘、弘扬海派文化服务。
上海音像资料馆(暨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媒资管理中心)收藏着从1898年以来的新闻纪录片、专题片以及各类影像素材7万多部集,是弥足珍贵的“上海百年影像史志”。其中,光在片库里的影像资料就有100多万小时。
这些资料原先主要提供给电视台内部使用,一旦编导有需求才会调出。据上海音像资料馆副馆长汪求实介绍,上世纪80年代,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有大量的历史胶片堆在角落里。“这些可是我们音像资料馆的镇馆之宝啊。为何不能让它们为这座城市服务呢?”
为了让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能够逐步向市民开放,上海音像资料馆决定与上海人文纪念博物馆合作,每年建立20余个与上海息息相关的名人先贤的影像资料库,通过数年的努力,打造一个多媒体、数字化的海上名人影像库。
据上海人文纪念博物馆馆长王计生介绍,第一阶段合作的名人数量约为300人。据其介绍,今后他们将在名人纪念碑上标识二维码,公众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就可以连通网上纪念馆,通过手机终端播放名人的人生小电影,观看人文纪念馆里名人的藏品,将静态的纪念碑变成活的影像。当然也可以直接到纪念馆里,欣赏名人生前的珍贵影像。
签约当天,首批15位海上名人的珍贵影像与公众见面,其中就包括老上海著名影星阮玲玉的一段珍贵录像。此外首批亮相的还有谢希德、陈望道、贺绿汀、桑弧等海上名人的影像,大多数影像此前从未“走出深闺”。
上述一段经过修复的时长18分钟的视频展示了阮玲玉的银幕形象,其中有阮玲玉最后一次公开亮相的珍贵镜头。据汪求实介绍,“我们这里有阮玲玉自杀的那天晚上,电影公司开派对的镜头。阮玲玉当年处于默片时代,其中有几十秒是阮玲玉在唱歌的镜头,虽然不是很清晰,但可能是她在世时唯一的声音资料。”
据悉,建立先贤影像库是上海“留根”城市文脉的一部分。目前,上海社会科学院正在对300名与上海有着密切关系的著名历史人物进行系统研究。通过这些努力,将最终打造一座涵盖上千位历史先贤的“上海名人资料库”。
(来源:中国文化报)
网址:上海借助高科技建设名人影像库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38005
相关内容
助力重庆建设中国科技影视名城 永川科技片场揭幕名人档案数据库建设与知识库构建及可视化展示
技能提升资源库建设成交公告
猎头行业高端人才库的建设与发展
数字人文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地方历史名人资源库建设及应用
名人迁居地图、汉代图像信息库:数字人文平台助力学术研究
数字人文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地方历史名人资源库建设及应用——以宜昌历史名人资源库建设为例 – 中国数字人文
如何高效建立人才库?这五个步骤很关键!
以科技创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工程推动农业科研“顶天、立地”
明星数据库助力你的数据仓库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