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怒斥“京圈公主”标签:导演为演员正名的行业突围战

发布时间:2025-07-03 22:38

首映礼上的“愤怒宣言”:创作者对舆论标签的反击

2025年6月30日,《恶意》首映礼现场,导演陈思诚的发言意外成为焦点。面对网络盛传的“果郡王”“京圈公主”等标签,他直接开炮:“都是扯淡的!”这番情绪激动的表态迅速引爆舆论。

陈思诚特别为女主角李庚希辩护:“没有那么多阴谋论,没有被资本控制,我们就是一帮爱电影、为理想努力的人。”他引用罗曼·罗兰的名句“看清了生命的真相却依旧热爱它”,强调创作者的专业价值不应被简单标签化消解。这种导演公开为演员站台的行为在内娱实属罕见,背后折射的是行业长期存在的困境——舆论场中,专业评判往往让位于猎奇式的人设消费。

为何李庚希值得被正名?新人演员与行业生态的共生关系

李庚希的争议颇具代表性。一方面,她确有徐静蕾提携的背景;另一方面,她在《漫长的季节》等作品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这种“资源与实力”的辩证关系,恰恰反映了内娱生态的复杂性。

与日韩成熟的演员培养体系相比,内娱缺乏对新人合理的容错空间。一个年轻演员稍有成绩,就可能被扣上“资源咖”的帽子;而一次失误,又可能遭遇“一棒打死”的舆论审判。陈思诚的发言,实际上是在呼吁建立更健康的评价维度——既承认行业资源分配的现实,也要给真正有潜力的新人成长空间。

资本阴谋论VS创作初心:一场关于电影本质的辩论

陈思诚特别驳斥了“资本操控”的说法。数据显示,近年《消失的她》等高口碑电影的成功,恰恰证明了“资本≠质量”的行业现实。

观众对“资源咖”的敏感心理有其历史根源——流量明星德不配位的案例确实存在。但将这种警惕扩大化为对所有新人的质疑,反而会打击创作积极性。陈思诚的愤怒,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非黑即白评判方式的反抗。

导演发声的破局意义:从个体抗争到行业觉醒

这次事件的价值远超八卦范畴。首先,它标志着权力结构的松动——导演从幕后走向台前捍卫演员,打破了资本/舆论单方面定义艺人价值的旧秩序。

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一个根本命题:我们是否能用作品本身而非出身标签来评判创作者?正如《恶意》的片名所暗示的,行业需要更多“去伪存真”的勇气。当观众学会用票房投票而非用标签审判时,中国电影才能真正迎来健康发展的新时代。

网址:陈思诚怒斥“京圈公主”标签:导演为演员正名的行业突围战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37510

相关内容

陈思诚怒斥“京圈公主”标签:导演为演员正名的行业突围战
陈思诚:说李庚希“京圈公主”是扯淡,演员的价值应由作品和演技来决定
陈思诚(中国内地男导演,演员,编剧)
陈思诚(中国内地男演员)
陈冠希七年前片场怒斥副导演的背后真相:从冲突到合作的心路历程
肖战《藏海传》突围:流量演员如何摆脱标签?
陈思诚否认李庚希是资源咖,称“京圈公主” 传闻是扯淡
陈思诚:说李庚希“京圈公主”是扯淡
从演员到导演,陈思诚如何一步步升华的?
150亿!陈思诚凭什么成为中国最会赚钱的导演?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