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扰乱高铁出行,公共安全谁来买单?

发布时间:2025-07-03 12:26

5月10日,歌手翟潇闻在沈阳北站遭遇粉丝围堵,导致电梯停运、通道瘫痪。这种情况并非首次出现:粉丝追星不仅把机场挤爆,还堵塞高铁站,甚至有极端粉丝为了拍照,爬树翻墙。这些表面“热闹”的场面,实则暴露了公共安全被忽视的严重问题。当“追星自由”与公共秩序发生碰撞时,必须明确:安全底线不可逾越,社会规则不可轻视。

高铁站并非“追星的舞台”,安全红线必须严格守住。作为人员密集的交通枢纽,高铁站的安全责任重大。然而,近年来明星被粉丝围堵事件屡见不鲜,高铁站混乱的情况层出不穷。安全隐患触目惊心:在翟潇闻事件中,粉丝围堵电梯口,导致电梯紧急停运,幸运的是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此前,甚至有粉丝为了追星,强行打开高铁车门,直接威胁到行车安全。这些行为已超越了“追星”范畴,构成了严重的公共安全威胁。铁路安全不容“侥幸”:高铁站设计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突如其来的大规模人流聚集,可能让设备超负荷运作。例如电梯故障、闸机卡壳等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沈阳北站的事件若无民警及时干预,后果可想而知。铁路部门应考虑是否将明星出行纳入特殊管理,提前规划专用通道,避免粉丝与普通乘客的流线冲突;对于违规闯入站台的粉丝,应加大处罚力度,不能仅靠“劝离”来解决。

追星热情应当有界限,粉丝和明星团队负有共同责任。事实上,明星出行的动态大多掌握在经纪人、公司和核心粉丝圈手中。有些明星为了提高曝光度,会提前在粉丝圈发布行程信息,甚至制造虚假粉丝气氛。需要意识到的是,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行为时刻处于公众视野中,出席商业活动或粉丝见面会本无可厚非。但在高铁、机场等公共场所,如果明星团队提前公开行程,纵容粉丝聚集,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明星团队也应承担一定责任。虽然部分粉丝认为“追星是个人自由”,且购买了高铁票进站,未必直接影响他人,但这种行为占用了其他乘客的出行空间,甚至堵塞通道,导致其他旅客出行困难,或引发安全事故,本质上是一种“巨婴”心态的表现。而且,法律明确禁止扰乱公共秩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围堵通道、强行冲卡等行为将被警告、罚款甚至拘留;如发生踩踏或设施损坏,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因此,在明星出行时,团队应避免过度追求曝光率,毕竟优质的作品才是关键,粉丝也应理智支持偶像,避免在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围堵,而是通过更好的舆论环境,支持偶像的作品。

面对公共安全,没有“特权”。几年前,《跑男》热播时,占用了大学图书馆的空间,结果引发了学生的不满和公众的批评。2019年,曾轶可在机场安检时,面对警察要求摘帽配合人脸识别的合理要求,不仅不配合,还对警察破口大骂,甚至录像挑衅,把自己凌驾于公共安全和法律之上。一些剧组、明星拍戏、逛街时未向交警申请封路,擅自封闭街道,阻碍其他人的正常出行,甚至放任工作人员殴打反抗的路人。对此,必须提醒这些大牌明星:没有普通民众,你们便没有存在的意义。在享受流量红利和公众人物的权力时,别忘了舆论和法律随时可能随时对你们采取行动,在公共安全面前,明星并非高高在上。

翟潇闻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高铁站、机场等公共场所是关乎万千人安全的地方,不是粉丝的狂欢舞台。无论是明星、粉丝,还是管理部门,都必须保持警觉,不能存侥幸心理。只有守住规则底线,才能让追星活动不越界,确保公共安全不失控。毕竟,再大的热爱,也不能凌驾于他人生命安全之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粉丝扰乱高铁出行,公共安全谁来买单?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36080

相关内容

粉丝高铁站追星险酿惨剧!粉丝疯狂行为谁来管?
粉丝接机背后现黑色产业链,不规范行为谁来买单?
首都机场公安:大量粉丝接机致拥堵,多人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处罚
粉丝高铁站堵电梯口致大拥堵,谁之过?
粉丝追星扰乱机场航班安全秩序,或被纳入失信人名单限乘飞机
娱乐圈的未解难题 粉丝行为谁来买单
粉丝追星在机场“刷关”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首都机场警方罚款
涉嫌“刷关”扰乱公共场所秩序,6名“粉丝”机场尾随艺人被处罚
涉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粉丝”机场尾随艺人被警方处罚
粉丝行为偶像买单?

随便看看